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451008004001669)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光忠舒航李昭杰曾少建周东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静脉
  • 3篇动静脉畸形
  • 3篇颅内
  • 3篇静脉
  • 3篇静脉畸形
  • 3篇畸形
  • 2篇动脉瘤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治疗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栓塞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外科手术治疗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2篇颅内动静脉畸...
  • 2篇颅内动脉

机构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4篇陈光忠
  • 3篇詹升全
  • 3篇林晓风
  • 3篇周东
  • 3篇曾少建
  • 3篇李昭杰
  • 3篇舒航
  • 2篇唐凯
  • 2篇李铁林
  • 1篇林志俊
  • 1篇李贵福
  • 1篇周德祥

传媒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与颅内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与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血流相关的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eldinger技术,在栓塞20个动脉瘤的同时,栓塞全部或部分畸形血管团,对残余部分畸形血管团,按计划分期进行再次栓塞治疗(9例)或进行放射治疗(3例)。分析DSA结果及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效果。结果20例与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患者中,有18例Spetzler分级在Ⅲ级以上。共发现与颅内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22个,其中位于畸形血管团内11个,基底动脉末端2个,病灶同侧颈内动脉C1段2个,后交通动脉起始部3个,供血动脉段4个。共栓塞了20个动脉瘤,其中使用弹簧圈栓塞5个动脉瘤,11个畸形血管团内动脉瘤及供血动脉上的4个动脉瘤,均以Onyx及Glubran胶进行栓塞。颈内动脉C1段及后交通动脉起始部的2个小宽颈动脉瘤未予处理,现尚在随访中。脑血管造影随访9例,随访时间为1.5—13.0个月,9例再次进行残余畸形血管团栓塞时,见动脉瘤栓塞致密,症状较术前改善。3例残留较少的病例术后进行了伽玛刀放射治疗。结论与颅内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多见于中、大型血管畸形,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陈光忠舒航詹升全李昭杰曾少建周东唐凯周德祥林晓风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放射学血管内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术前栓塞的利与弊
2011年
颅内动静脉畸形(aneriovenous malfornation,AVM)的治疗,强调综合措施及个体化原则.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放射外科治疗以及上述两种或三种方式的联合治疗.能够快速、彻底地消除病灶的方式,首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但有部分病例因病灶体积较大、位置在功能区或结构复杂等因素,常需联合采取其他治疗方式.
陈光忠李铁林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供血单元在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cAVM)的空间结构,提出"供血单元"的概念并初步探讨其在cAVM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获取9例cAVM患者栓塞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对其中6例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灌注铸型,理解并提出"供血单元"的概念,并应用其指导10例Spetzler-Martin Ⅱ~Ⅲ级cAVM患者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分析其临床指导价值。结果 cAVM空间构筑学极其复杂,但无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数量如何,均存在一个或数个供血动脉"集中供血区域";这些区域是cAVM的基本组成单位。1次NBCA或G lubran胶注射主要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Onyx可在数个区域内弥散。10例血管内治疗的患者1次性治疗治愈率3/10,1次治疗选择靶血管条数1.7条。术后1例患者发生短暂性肢体偏瘫,其余病例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我们将这些"集中供血区域"称之为"供血单元",它是cAVM基本组成单位。在cAVM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中,可根据"供血单元"的多少以及相互间的沟通情况选择相应的栓塞材料和方法。
陈光忠舒航詹升全林晓风李昭杰曾少建周东李贵福李铁林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73例DSA影像显示直径〈5mm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治疗策略,并分析早期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病例随访采用DSA(46例)或磁共振血管造影(11例),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4年。结果术前经DSA诊断的73例79个动脉瘤,经手术探查证实并给予处理的77个;未处理的2个动脉瘤中1个未予探查(多发性动脉瘤),另1个为A2段分支动脉瘤,术中未探查到。行手术处理的77个动脉瘤中单纯包裹术的有3个、单纯夹闭术的有59个、夹闭加包裹术的有12个、烧灼后包裹的有2个、行动脉瘤切除的有1个。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的有59例,4分的有10例,3分的有2例,2分的有1例,1分的有1例。1例行包裹术的动脉瘤较前稍增大,2例夹闭术的动脉瘤颈部轻度复发,其余动脉瘤未见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对DSA不能证实,但具有明确动脉瘤破裂征象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积极开颅探查。
陈光忠李昭杰林晓风詹升全周东舒航曾少建唐凯林志俊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