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630220)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卫东张恒义范辉陆张维王向东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建设用地
  • 1篇地权
  • 1篇信息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宅基
  • 1篇宅基地
  • 1篇中国外汇
  • 1篇生产函数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失地
  • 1篇失地农民
  • 1篇土地节约集约
  • 1篇土地节约集约...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效益
  • 1篇土地权
  • 1篇土地权益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建设用地

机构

  • 6篇杭州师范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刘卫东
  • 4篇张恒义
  • 2篇范辉
  • 1篇王向东
  • 1篇王世忠
  • 1篇陆张维
  • 1篇郑凯文
  • 1篇王增磊

传媒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经济地理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求知导刊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生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文章通过中外研究比较分析,直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来衡量外汇储备的变化,选择我国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寻找各因素和外汇储备的相关性,分辨影响外汇储备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并分解各个因素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国内生产总值对外汇储备有长期影响,其贡献度随着时间加大;外商投资回报率和净出口值对外汇储备有短期影响,其贡献度很大;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利率也是引起外汇储备变动的短期因素,但由于其传导机制长,贡献度较小。
王增磊张恒义
关键词:外汇储备影响因素VAR模型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目的:研究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改进C-D生产函数修正的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方法。研究结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总人口每增加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211 0%,城市化率每提高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054 2%,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025 5%;货币资本投入每增加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015 7%。研究结论:(1)人口增长是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2)城市化是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驱动力,城市化率的提高并没有导致建设用地总量的减少。(3)社会富裕水平和建设用地总面积之间不存在环境Kuznets曲线。(4)货币资本和建设用地之间的替代关系不明显,技术进步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王世忠
关键词:建设用地岭回归驱动力
安徽省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度研究——基于耦合关系动态评价
2018年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复合的系统.本研究在分析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徽省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模型,用动态耦合度阐明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和变化态势.结果表明:2005-2014年,安徽省土地利用经济社会效益一直保持居高增长趋势,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总体下降,期间略有波动.在这10年间,二者的耦合度总体上升,介于26.91°-54.37°之间,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两者具有偏离耦合发展的潜在趋势,安徽省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层面与生态环境层面之间的张力不容轻视.
张恒义潘端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度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被引量:18
2015年
借鉴协调发展度模型,探索了浙江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之间协调发展状态的时空演变,并分别分析了四者在"四化"协调发展中的功能大小与方向。结果表明:(1)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浙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浙西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水平与区域的地势地貌、工农业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有关。(2)浙江省"四化"水平均逐渐提高,在研究前期四者发展缓慢,研究后期均发展迅速。"四化"之中的两两相对发展度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发展历程、经济社会基础、主导产业和城市功能等因素有关。(3)定量分析表明,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中农业现代化发挥的作用最大,城镇化作用次之,工业化的作用非常微弱,而信息化则没有发挥作用。(4)浙江省在"四化"协调发展中要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挖潜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促进作用,理顺信息化与其他三者的关系。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四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范辉刘卫东张恒义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以宁波市为例被引量:7
2018年
基于供求分析模型、脱钩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建设项目供地分析,揭示经济发达地区城乡转型过程中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研究显示:(1)2010—2015年,宁波市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表现为强负脱钩模式,供求不平衡加剧;(2)农村新增建设项目需求多元化且主要来源于外部需求,主要通过增量供给方式满足;(3)农村建设用地增加主要是因为工业用地和房地产开发向农村地区延伸,农村房屋拆迁和征地成本等地价因素对于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影响显著。以上结果进一步表明,未来农村建设用地合理供给,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严格控制和建设项目用地的批后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关键。
郑凯文刘卫东张恒义
关键词:城乡转型农村建设用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宅基地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现阶段征地中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主要是因为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权力-依赖关系,且双方对对方的影响和权力是不对称的。通过利益相关者的结盟,可以改善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权力之间的不对称程度。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权力-依赖理论,提出从5个方面保护失地农民合理、合法权利。(1)征地补偿标准由市场确定。(2)完善土地产权权能,提升失地农民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力。(3)失地农民通过与其他群体结盟(如媒体、网民、民间维权组织等),增强应对地方政府的力量。(4)在失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实行相对封闭的链式管理,使其相互制约。(5)提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
范辉刘卫东张恒义
关键词: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利益相关者理论
论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的科学化被引量:21
2015年
科学化不足的问题限制了"规划分区"在土地利用的规划与管制、城乡建设的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应有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文献资料分析、实践经验归纳等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规划分区"的理论内涵、理论依据、实践类型和实践操作,以提高"规划分区"理论认知和实践应用的科学化水平。研究指出:1"规划分区"是以土地利用未来综合体为划分对象,在性质上属于土地利用未来分区,是土地利用"通则管制"的载体和依据;2"规划分区"应以土地利用分异、发展和相容三大规律为科学依据;3对于"地域规划分区"与"类型规划分区"、"特征规划分区"与"功能规划分区"等,空间规划应择情选用合适的类型;4"规划分区"实践中应做到基于充分的数据调查和分析、有科学的划分原则和单元系统、进行科学的边界管理、对成果进行科学的应用等。
王向东张恒义刘卫东陆张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