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75022)

作品数:25 被引量:278H指数:12
相关作者:杨利民韩梅韩忠明王云贺赵淑杰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防风
  • 5篇东北铁线莲
  • 5篇生物量
  • 5篇物量
  • 4篇色原酮
  • 4篇光合特性
  • 3篇学成
  • 3篇药理
  • 3篇正交
  • 3篇色谱
  • 3篇生长发育
  • 3篇种子
  • 3篇萌发
  • 3篇净光合
  • 3篇净光合速率
  • 3篇化学成分
  • 3篇黄酮
  • 3篇光合速率
  • 2篇药理作用
  • 2篇叶绿

机构

  • 25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平市食品药...

作者

  • 24篇杨利民
  • 21篇韩梅
  • 14篇韩忠明
  • 11篇王云贺
  • 10篇赵淑杰
  • 4篇林春新
  • 4篇宋波
  • 3篇刘翠晶
  • 2篇李彦颖
  • 2篇李轶雯
  • 2篇张永刚
  • 1篇孔伟伟
  • 1篇杨荣艳
  • 1篇张清华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2篇分析化学
  • 2篇特产研究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种子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药材
  • 1篇吉林农业(下...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由于受种子生理休眠作用的影响及硬而厚的种皮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使东北铁线莲种子发芽慢、发芽率较低。现研究了东北铁线莲种子的形态学、种子活力等特性及不同温度、不同低温层积天数、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5℃低温层积140~160d,95%浓硫酸浸泡20s处理效果最好,可以提高东北铁线莲种子的发芽率。
林春新杨利民宋波韩梅
关键词:东北铁线莲发芽特性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防风色原酮微波辅助提取及含量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优选防风色原酮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确定防风的最佳采收期。方法:以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防风色原酮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并测定不同采收时期防风色原酮的含量。结果:防风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3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min;不同时期防风色原酮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5月10日防风中色原酮含量最高,5月20日抽薹后防风色原酮含量迅速下降,进入10月份以后,防风色原酮含量逐渐上升。结论:采用微波提取技术提取防风色原酮,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防风最佳采收期为春季5月上旬或秋季10月中旬。
韩忠明王云贺李轶雯韩梅杨利民
关键词:微波提取色原酮正交试验采收期
遮荫对3年生东北铁线莲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8
2011年
采用人工遮荫的方法,研究了遮荫处理(全光照CK、遮荫30%、50%、70%和90%)对东北铁线莲生长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铁线莲株高随着遮荫梯度的增加而增高;30%遮荫处理茎粗最粗,根茎生物最高,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而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则是30%遮荫处理与CK、70%和90%处理差异显著;东北铁线莲各器官生物量对光照强度的响应不同,表现为根茎生物量比、根冠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降低,茎生物量比和叶生物量比则随着光照的减弱而增加,说明在遮荫的条件下,东北铁线莲优先将生物量分配给茎和叶,用来增加叶面积,以便于接受更多的光能,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东北铁线莲光合色素含量随着遮荫梯度的增加而增加,90%遮荫下的东北铁线莲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相反叶绿素a/b的值却最低;尤其是3年生东北铁线莲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升高,能够使东北铁线莲充分吸收散射光,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30%遮荫处理东北铁线莲净光合速率为10.86μmol.m-.2s-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东北铁线莲Gs先增加后降低,Ci则是先降低后增加,30%遮荫处理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但随着遮荫梯度的增加,东北铁线莲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光合作用合成产物总量减少,导致70%和90%遮荫条件下生物量较低;遮荫不利于东北铁线莲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的积累,不同处理,东北铁线莲齐墩果酸含量差异较大,以全光照和30%遮荫处理齐墩果酸含量较高,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因此,在生产实践上,对其进行适度遮荫,既保证东北铁线莲药材的质量,又提高药材产量;同时,若不以采收种子为目的,建议在8月份以后采收东北铁线莲药材。
韩忠明赵淑杰刘翠晶王云贺韩梅杨利民
关键词:生物量叶绿素光合特性
不同生境朝鲜淫羊藿生长与光合特征被引量:19
2012年
选择朝鲜淫羊藿野外生存的林缘、林窗和林下3种生境,研究朝鲜淫羊藿形态特征、光合特征、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及分配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朝鲜淫羊藿株高、茎径、总叶面积等形态指标随光照强度减弱明显减小,各生境间差异显著。随光照强度降低,朝鲜淫羊藿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叶绿素a/b降低,而胞间CO2浓度、光能利用效率、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各器官生物量积累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各生境间差异极显著,其中,林缘地上生物量是林窗的1.6倍,林下的3.1倍。生物量分配方面,叶生物量比、叶面积比率、比叶面积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加,根状茎生物量比和根冠比降低,林缘、林窗与林下差异极显著;林下、林缘、林窗朝鲜淫羊藿地上部分生物量比分别为0.733、0.659、0.664,林下朝鲜淫羊藿与林缘、林窗存在不同的光利用策略和生存策略。朝鲜淫羊藿作为极易遭受利用和生境破坏威胁的物种,宜在适度荫闭的林缘和疏林下开展野生抚育或仿生态栽培。
张永刚韩梅韩忠明刘翠晶杨利民
关键词:朝鲜淫羊藿光照强度
药用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不同时期光合作用特性比较被引量:21
2009年
通过对防风光合特性及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二氧化碳浓度(Ca)、气温(Ta)、叶温(Tl)和相对湿度(RH)等环境因子的同期观测,系统地研究了防风净光合速率(Pn)等在不同时期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吉林省防风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防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7月份防风光合速率中午降低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8月份、9月份防风光合速率中午降低则主要由气孔限制引起,7月份高温低湿是限制防风Pn的主要环境因子。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不同步是引起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光合有效辐射直接影响防风叶片的光合速率,从而影响防风有机物质的合成与转化,对防风生产力起到直接的限制作用。不同时期防风Pn与PAR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时期防风叶片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反映有所不同,环境因子中对Pn直接作用由大到小为7月份Ta>PAR>Tl>Ca>RH,8月份为Tl>PAR>Ta>RH>Ca,9月份为Ta>PAR>Tl>Ca>RH。
韩忠明王云贺韩梅杨利民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环境因子通径分析偏相关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与鉴定鹿药中黄酮类化合物被引量:31
2009年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与其它色谱联用的方法分离纯化鹿药中的化学成分,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5,7,3′,4′-四羟基-3-甲氧基-8-甲基黄酮(1)、8-甲基木犀草素(2)、3′-甲氧基木犀草素(3)、木犀草素(4)和槲皮素(5),它们均为首次自该种及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HSCCC以V(氯仿):V(甲醇):V(水)=4:3:2混合液为溶剂,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分离纯化得到3个分别含化合物1,4和5的主要部分,经HPLC检验纯度分别为98.3%,96.7%和95.3%;还有1个含有化合物2和3的较纯部分,通过SephadexLH-20柱色谱,以V(甲醇):V(水)=1:1混合液洗脱将二者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紫外、红外、质谱、核磁等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
赵淑杰韩梅韩忠明李彦颖杨利民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槲皮素
中药资源生态学及其科学问题被引量:21
2008年
中药资源生态学是中药资源学和生态学相互交叉形成的研究中药资源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新兴分支学科。文中探讨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概念、内涵、对象、范畴及早期中药资源生态思想,提出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的几个关键性科学问题,如中药资源的生态地理分布与区划研究、中药资源质量形成与控制的生态因素研究、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中药材生产中生态环境质量研究等。中药资源生态学正处于发展时期,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其理论、内容和方法还需要不断完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深化和探索。
杨利民
关键词:中药资源生态学可持续利用中药材质量
鹿药生长发育特性、繁殖特性及生态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野外踏查与野生鹿药移栽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鹿药的生长发育特性、繁殖特性及生态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鹿药整个生育期约160d,从4月中旬到10月上旬划分为出苗期、茎叶生长期、现蕾期、开花期、果期和枯萎期6个生长发育时期;鹿药主要是通过根茎进行繁殖,由根茎前1年形成的顶芽萌发为地上茎,而根茎每年伸长生长1节,根茎的寿命为6年;在灌木丛和林下两个生境条件下,地上部分株高、茎粗、鲜重和地下部分根茎长、根茎鲜重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是随生长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且灌木丛优于林下生境。
赵淑杰李彦颖韩梅杨利民
关键词:生长发育时期生物量繁殖特性
鹿药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研究被引量:25
2010年
采用浸提、索氏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等技术制备鹿药提取物,包括:鹿药水提液、醇提液、醇提水溶液,醇提液浓缩后经大孔树脂柱水洗后依次用妒为30%、50%、70%、90%的乙醇洗脱分离得到Ⅰ、Ⅱ、Ⅲ、Ⅳ4部分干物质,从Ⅲ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3-甲氧基-8-甲基槲皮素(A)、8-甲基木犀草素(B)、3L甲氧基木犀草素(C)、木犀草素(D)和槲皮素(E).采用邻二氮菲-Fe^2+-H2O2氧化法测定鹿药提取物抗氧化清除羟基自由基(HO·)的能力,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除鹿药醇提液之外,其他提取物制备液都具有清除HO·的作用,清除率23.30%~98.07%,其中5个黄酮单体化合物清除HO·的能力较强,且随浓度增大清除作用增强,并且作用强度明显好于对照维生素C.可见鹿药中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赵淑杰韩忠明李彦颖杨利民
关键词:提取物黄酮羟基自由基抗氧化活性
东北铁线莲适宜种植密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为筛选东北铁线莲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在60cm垄作下,设计3个种植密度,即株距5、10、20cm,研究了2、3年生东北铁线莲产量、形态特征、干物质分配、产量增长动态、单位面积产量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随之增加,但地下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没有显著性变化,单位面积产量变化随叶面积指数增大呈对数函数增长趋势。[结论]东北铁线莲适宜种植密度为60cm垄作下约5cm株距,3年生产量可高达3740.87kg/hm2。
王云贺王少江韩梅杨利民
关键词:东北铁线莲种植密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