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F10026)

作品数:8 被引量:127H指数:3
相关作者:宣尧仙辛艳飞余健房健民顾利强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烟台荣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注射用
  • 4篇发育毒性
  • 3篇生育
  • 3篇生育力
  • 2篇毒性
  • 2篇毒性作用
  • 2篇人参
  • 2篇恒河猴
  • 2篇安全性评价
  • 1篇动物
  • 1篇毒代动力学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药浓度
  • 1篇药物
  • 1篇药药

机构

  • 13篇浙江省医学科...
  • 3篇同济大学
  • 3篇烟台荣昌生物...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13篇宣尧仙
  • 6篇周国亮
  • 6篇张立将
  • 6篇由振强
  • 6篇宋翼升
  • 6篇辛艳飞
  • 3篇余健
  • 3篇房健民
  • 3篇顾利强
  • 2篇陈云祥
  • 2篇高海燕
  • 2篇杨红忠
  • 1篇陈智勤
  • 1篇高永亮
  • 1篇张丽丽
  • 1篇李峰
  • 1篇卢觅佳
  • 1篇赵余庆
  • 1篇徐潘生
  • 1篇陈浩

传媒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2013年(...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在恒河猴体内的毒代动力学
<正>"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一种将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受体(TACI)的胞外可溶性肽段与人IgG1的Fc段在体外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可通过TACI对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两个...
辛艳飞周国亮顾利强黄敏王文祥房健民宣尧仙
文献传递
LC-MS/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人参果抗肿瘤活性成分25-OCH_3-PPD
2012年
目的建立Beagle犬血浆中25-OCH3-PPD浓度的LC-MS/MS测定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提取,采用选择性反应监测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检测仪器为Thermo TAQ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离子源为APCI源,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493.4→425.5(25-OCH3-PPD)和m/z 180.2→110.2(非那西丁);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4.6×150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5:95,V/V)。结果 25-OCH3-PPD的线性范围为5~1000 ng/mL,方法的绝对提取回收率为87.7%~98.0%,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均小于11.2%,血浆介质对25-OCH3-PPD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测定影响程度均小于15%。结论该方法经考察符合血浆样品的测定要求,可以应用于临床前Beagle犬血浆中25-OCH3-PPD的测定及其药代/毒代动力学研究。
高海燕辛艳飞李巍顾利强余健宣尧仙赵余庆
关键词:LC-MS/MS法血药浓度
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与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2014年
疾病模型动物主要应用于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在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具有特殊药理作用(如降糖药、降血压药)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中,疾病模型动物的引入可能更有利于具有特殊药理作用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本文就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自身特点研究的进展和在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存在的优势、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作简要阐述。
高永亮杨红忠宣尧仙
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家兔胚胎及胎仔发育的毒性作用
2011年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CT-18)对家兔胚胎及胎仔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受精后的雌兔随机分为RCT-18高、中、低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5只,于妊娠第6~18天分别经皮下注射RCT-18 51.3、14.7、4.4 mg/(kg.d)和0.9%NaCl注射液,每2 d注射1次,共7次。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动物的一般反应、体重及摄食量变化,于妊娠第28天解剖孕兔,对着床、吸收胎、死胎、活胎、黄体进行计数,对胎仔的体重、身长、尾长以及外观形态、内脏和骨骼发育等指标进行考察。结果各组孕兔、胚胎形成、胎仔生长发育、外观形态、内脏和骨骼发育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多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T-18对妊娠家兔未见明显母体毒性和胚胎-胎仔发育毒性,无致畸作用。
陈云祥徐潘生张立将由振强宋翼升张升李红文黄敏王文祥房健民宣尧仙
关键词:胚胎发育毒性作用
云南白药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
目的评价灌胃云南白药对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方法 SD大鼠每天灌胃云南白药,每天1次,雄鼠和雌鼠分别给药4周和2周后将按1:1合笼,连续交配14 d,记录交配情况。雄鼠给药至交配结束,雌鼠给药至妊娠D7。设...
周国亮张立将宋翼升由振强宣尧仙
关键词:生育力发育毒性
云南白药对大鼠的胚胎-胎仔发育毒性
目的评价口服给予云南白药对妊娠大鼠的母体毒性、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和致畸性。方法将交配成功后的雌性SD大鼠于孕期第6~15天连续10 d经口给予云南白药,设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4,1.4和0.5 g/(kg·d),阴性对...
宋翼升张立将周国亮由振强宣尧仙
关键词:发育毒性
参麦注射液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109
2013年
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和麦冬两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注射液,主要具有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对于参麦注射液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其药理作用物质基础。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中主要含有原人参二醇型、原人参三醇型、麦冬皂苷以及多糖等多种物质。随着液质联用技术在参麦注射液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注射液中多种成分被分离并鉴定,参麦注射液中主要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已经在多种动物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Rb2,Rc,Rd,Re,Rg1以及麦冬皂苷D是参麦注射液中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尽管参麦注射液中多种活性成分结构较类似,但是它们的药理学和药动学性质均有一定差异,尤其在血浆半衰期、最大血药浓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异,表明在针对参麦注射液以及类似的复方制剂研究时需要对其各种活性成分同时进行详尽的研究,仅选取其中一两种成分难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
余健辛艳飞宣尧仙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人参麦冬
云南白药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
目的 评价灌胃云南白药对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方法 SD大鼠每天灌胃云南白药,每天1次,雄鼠和雌鼠分别给药4周和2周后将按1∶1合笼,连续交配14d,记录交配情况.雄鼠给药至交配结束,雌鼠给药至妊娠D7.设...
周国亮张立将宋翼升由振强宣尧仙
关键词:生育力发育毒性
云南白药对大鼠的胚胎-胎仔发育毒性
目的 评价口服给予云南白药对妊娠大鼠的母体毒性、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和致畸性.方法 将交配成功后的雌性SD大鼠于孕期第6~15天连续10d经口给予云南白药,设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4,1.4和0.5 g/(kg·...
宋翼升张立将周国亮由振强宣尧仙
关键词:发育毒性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4年
中药制剂组分较为复杂,作用靶点较多,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仅关注单一成分或生物效应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中药药代动力学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新领域,研究者们在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和药动/药效学模型结合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整合药代动力学、药代标志物、指征药代动力学和中药复方谱动学新研究方法等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余健辛艳飞宣尧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