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11-026B)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周益军邓晟林玲张昕杨家荣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基因
  • 3篇双价基因
  • 3篇土壤
  • 3篇棉花
  • 2篇抗病
  • 2篇分子检测
  • 2篇CH
  • 2篇I+G
  • 2篇LU
  • 1篇致病力
  • 1篇致病力分化
  • 1篇生物群落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群...
  • 1篇葡聚糖酶
  • 1篇葡聚糖酶基因
  • 1篇群落

机构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张昕
  • 3篇林玲
  • 3篇邓晟
  • 3篇周益军
  • 2篇魏锋
  • 2篇肖蕊
  • 2篇朱荷琴
  • 2篇杨家荣
  • 1篇娄永尚
  • 1篇王振宇
  • 1篇简桂良
  • 1篇金中时
  • 1篇王凤良
  • 1篇章如意
  • 1篇马奇祥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棉花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土壤中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分子检测方法被引量:10
2011年
为了建立快速、准确检测土壤中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方法,本试验将提取自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株V991的DNA稀释成不同浓度,同时提取在灭菌土中接入不同数量的V991孢子后制成的人工病土中的DNA,并采用五点取样法提取自然土样中的DNA,选用落叶型黄萎病菌的特异性巢式PCR引物,对上述DNA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采用巢式PCR法可检测到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株V991的DNA浓度为1×10-4 mg/L,同时每克人工病土中含有10个V991孢子也可被检测到,该方法灵敏性比常规PCR法提高2~5个数量级。用该方法对所取自然土样进行检测,均可检测到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存在。
张昕简桂良林玲邓晟周益军
关键词:巢式PCR分子检测
转双价抗病基因(Glu和Chi)棉花苗期抗病能力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早春播种期、适宜播种期与初夏播种期(晚播)6个处理的试验,观测各品种苗期的出苗率、死苗率。结果表明:转双价抗病基因(Glu和Chi)棉花在早春播种期(低温)条件下,各品种间出苗率均低于30%,有差异但不太显著;死苗率低于抗病对照且远低于受体,但各品种的死苗率均高于35%。在适宜播种期下,随着气温升高,棉花的出苗率也随即提高,各品种的出苗率差异不显著,均达出苗要求(>70%),而抗病性仍是转双价抗病基因棉好于抗病对照,更好于受体。初夏晚播时,由于温度较高,各品种间的出苗率和死苗率基本无显著差异。
王振宇马奇祥娄永尚
关键词:棉花播种期抗病
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和分子检测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性的土传病害,是目前我国棉花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病害。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落叶型黄萎病菌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所造成的损失更是毁灭性的。近年来,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扩散蔓延迅速,为了调查落叶型棉花黄萎...
林玲章如意张昕邓晟周益军
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株系的抗病性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人工病圃、重病田、苗期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转双价(Glu+Chi)基因棉花株系中棉所24进行抗病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与受体中棉所24相比,不仅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显著增强,而且对苗病、叶斑病和铃病的抗性也有所增强,对早衰的抗性影响不大。同时对棉花生育期、结铃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对比,转基因株系与受体中棉所24相比,出苗率降低,生育期推迟。
张昕金中时王凤良邓晟林玲周益军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抗病性几丁质酶基因葡聚糖酶基因
转Chi+Glu双价基因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为研究转Chi+Glu双价基因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揭示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利用Biolog代谢指纹方法分析了种植转Chi+Glu双价基因棉、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转基因棉花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不显著,而转基因棉花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花期和铃期显著高于常规棉花(P<0.05),真菌数量在花期和铃期却显著低于常规棉花(P<0.05)。与非转基因棉花相比,转基因棉花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在花期和铃期显著增加,转基因棉花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在花期、铃期和吐絮期显著高于常规棉花,Simpson指数在花期和铃期则显著低于常规棉花。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花期转基因棉花和常规棉花对31种碳源的利用差异较大。转基因棉花在苗期和蕾期对羧酸类、氨基酸类和多胺类,花期和铃期对糖类、羧酸类和双亲化合物类的利用分别较常规棉高;吐絮期转基因和常规棉花对所有碳源的利用均较低,其中转基因棉花对糖类和羧酸类的利用高于常规棉花。研究结果显示,种植转Chi+Glu双价基因棉花在花期和铃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显著,其与转Bt基因棉花无明显差异。
魏锋朱荷琴肖蕊杨家荣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BIOLOG
转Chi+Glu双价基因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转Chi+Glu双价基因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揭示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检测种植转Chi+Glu双价基因棉、转Bt基因棉和非转基因常规棉在不同生育期的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单酯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转Chi+Glu双价基因棉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土壤蔗糖酶、土壤脱氢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对土壤脲酶和土壤碱性磷酸单酯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种植转Chi+Glu双价基因棉花不会影响棉田土壤生态系统的安全性。
魏锋朱荷琴肖蕊杨家荣
关键词:转BT基因棉土壤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