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0141110042)

作品数:13 被引量:137H指数:8
相关作者:李雁姬忠贺彭开文张倩孙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腹膜
  • 9篇细胞
  • 7篇化疗
  • 6篇灌注
  • 6篇灌注化疗
  • 6篇腹膜癌
  • 6篇腹腔
  • 6篇腹腔热
  • 5篇热灌注
  • 5篇热灌注化疗
  • 5篇细胞减灭术
  • 5篇腹膜转移
  • 5篇腹腔热灌注
  • 5篇腹腔热灌注化...
  • 4篇肿瘤
  • 4篇肿瘤细胞
  • 4篇转移癌
  • 4篇胃癌
  • 4篇腹膜转移癌
  • 3篇肿瘤细胞减灭...

机构

  • 13篇武汉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李雁
  • 6篇姬忠贺
  • 5篇张倩
  • 5篇彭开文
  • 4篇孙建华
  • 4篇武海涛
  • 3篇杨肖军
  • 3篇刘九洋
  • 3篇龚俊
  • 2篇杨国樑
  • 2篇熊斌
  • 2篇黄超群
  • 2篇程伏林
  • 2篇吴晗
  • 1篇刘少平
  • 1篇刘俊方
  • 1篇周云峰
  • 1篇唐利
  • 1篇谢丛华
  • 1篇袁静萍

传媒

  • 5篇肿瘤防治研究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新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斑与腹膜转移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乳斑(milky spots,MS)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腹膜,主要组成细胞包括腹膜间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不同成熟阶段的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基质细胞。腹腔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种植在乳斑形成微转移灶,最终形成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本文就乳斑的大体解剖(形态、大小、分布)、组织学特征、生理功能以及病理反应方面进行综述,以全面系统地认识乳斑,进一步了解乳斑与腹膜转移癌的关系。
刘九洋李雁
关键词:乳斑腹膜腹膜转移癌
洛铂联合多西他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分析洛铂联合多西他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腹膜癌(peritoneal carcinoma,PC)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PC患者行CRS+HIPEC治疗,药物为洛铂50 mg/m2、多西他赛60 mg/m2,加入12 000 ml 0.9%氯化钠溶液加热至(43±0.5)℃持续灌注60 min。记录术后6天体温和心率变化、围手术期不良事件、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生存结果。结果 90例PC患者行95次CRS+HIPEC,手术时间180~450 min(中位数485 min);术后6天最高体温、心率分别为36.4℃~38.6℃(中位数37.5℃)、76~124 bpm(中位数100 bpm),严重不良事件16例,包括围手术期死亡2例。中位生存期20.8月(95%CI:13.1~25.8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45.6%、43.3%。结论洛铂联合多西他赛进行CRS+HIPEC治疗PC安全性可接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武海涛杨肖军孙建华黄超群姬忠贺龚俊李雁
关键词:洛铂多西他赛腹膜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
应用胃肠道碘水造影对腹膜转移癌的术前评估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估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前腹膜转移癌(PC)患者的肠管蠕动状况、肠系膜浸润程度。方法:根据血清CA125、CA199及CEA指标和多层螺旋CT增强加多平面重建技术,确诊PC 30例,原发病变包括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性黏液腺瘤、阑尾恶性黏液腺瘤、胆囊癌、肺癌,口服泛影葡胺后,行胃肠道造影检查。结果:30例患者的造影检查显示:10例(30%)局限性肠管受侵,管腔显示稍窄,黏膜变形;3例(10%)小肠系膜明显挛缩,呈球状或花瓣状改变,位置固定,肠管黏膜消失;16例(53.3%)肠管蠕动正常,肠管轻度聚集现象,肠管黏膜平坦;4例(13.3%)小肠系膜无挛缩征象,肠管蠕动正常,分布均匀,肠管黏膜形态正常;与术中所见相近。结论:PC患者术前行胃肠道碘水造影,可全面了解胃肠道蠕动状况及肠系膜浸润程度,指导临床筛选合适的手术病例。
梅列军刘俊方李雁唐利刘少平
关键词:腹膜转移癌泛影葡胺
腹膜癌网膜标本中乳斑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腹膜癌网膜标本中乳斑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HE以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腹膜癌组织进行染色,分析乳斑形态学特征,定量分析其细胞总数和细胞构成比例,比较不同类型腹膜癌中乳斑各特征参数的差异。结果乳斑的主要形态有四种:圆形、椭圆形、脂肪内不规则形和血管周环形;每个乳斑的周长中位数为2 752像素。免疫细胞是乳斑的主要细胞成分;免疫细胞的主要成分依次为:T淋巴细胞(46.1%)、B淋巴细胞(28.4%)、巨噬细胞(12.4%)和其他免疫细胞(13.1%);乳斑内血管丰富,微血管中位数为4个。间皮细胞排列疏松,中位数为5个,缺少间皮细胞覆盖的乳斑占38.1%。在胃癌和直肠癌患者大网膜中,乳斑免疫细胞总数、周长、微血管数、间皮细胞数、T细胞数、巨噬细胞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斑是大网膜的初级免疫组织,也是腹膜癌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分析其形态结构和细胞组成有助于深入认识腹膜癌的病理机制。
刘九洋袁静萍李雁
关键词:腹膜癌癌转移网膜乳斑
新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评价FOLFOX4新辅助化疗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按1:1.5比例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58例,研究组23例接受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及辅助化疗,对照组35例直接手术后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两组临床病理基线数据均衡可比。研究组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缓解率为43.5%。R0切除率(82.6%vs.82.0%)及淋巴结清扫数[16(0~49)枚vs.13(3~40)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数研究组[3(0~14)枚]显著少于对照组[6(0~27)枚](P=0.04)。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0月(95%CI:25.3~32.7)vs.22.0月(95%CI:18.2~25.8)(P=0.013),三年生存率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3.9%vs.40.0%(P=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及肿瘤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及消化道毒性,患者均可耐受,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可能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延长生存期,不良事件无显著增加。
孙震杨肖军程伏林杨国樑熊斌李雁
关键词:胃癌新辅助化疗FOLFOX临床疗效
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参与胃癌条件培养基诱导的网膜脂肪干细胞向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分化
2017年
目的研究TGFN—Smad3信号通路在胃癌条件培养基(CM)诱导网膜脂肪干细胞(O—ASCs)分化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诱导分化成骨、成脂及流式细胞鉴定O—ASCs,将O—ASCs分为对照组、SGC7901-CM试验组、SGC7901-CM+SB431542处理组,12h后收集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CAFs标志物α—SMA、FSP-1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blot检测Smad信号通路Smad3、P—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鉴定原代培养细胞为O—ASCs。与对照组相比,SGC7901-CM组CAFs特异性标志物仪-SMA、FSP-1及Smad信号通路蛋白P—Smad3均增加明显(P〈0.05),Smad3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SGC7901-CM组相比,SGC7901-CM+SB431542组仪-SMA,FSP-1及P—Smad3蛋白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Smad3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胃癌条件培养基具有诱导O—ASCs向CAFs分化的作用,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倩吴晗龚俊彭开文姬忠贺李雁
关键词:胃癌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腹腔游离癌细胞杀灭效果的评价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评估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杀灭作用,探索腹膜癌细胞学根治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5例腹膜转移癌患者HIPEC前、后的腹腔灌洗液(或腹水)样本,分别行腹腔灌洗液细胞学(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PLC)检查;普通RT-PCR及实时定量RT-PCR检测CEA m RNA、CK20 m RNA;化学发光法检测HIPEC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分析各项指标HIPEC前、后的变化特点。结果:HIPEC前、后PLC检查阳性率分别为93.3%vs.24.4%(P<0.001);CEA m RNA阳性率分别为97.8%vs.84.4%(P=0.058);CK20 m RNA阳性率HIPEC前、后均为95.6%(P=1.000)。分别有32.5%和30.0%的患者HIPEC后CEA m RNA表达量、CK20 m RNA表达量较HIPEC前显著下降(均P<0.001)。HIPEC前、后CEA、CA125、CA19-9阳性率分别为50.0%vs.23.6%(P=0.016)、52.6%vs.47.4%(P=0.409)、36.8%vs.26.3%(P=0.121)。结论:HIPEC可有效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为实现腹膜癌的细胞学根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姬忠贺孙建华武海涛张倩彭开文李雁
关键词:腹膜癌腹腔游离癌细胞腹腔热灌注化疗
Fas/FasL系统在肿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5年
Fas作为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在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Fas系统是目前研究最清楚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系统,主要由Fas及其相应配体(Fas L)组成。细胞在接收到凋亡信号后,主要经外源性(死亡受体途径)和内源性(线粒体途径)两条途径引发细胞凋亡。此外,Fas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该文概述了Fas和Fas L的分子特征及在肿瘤细胞凋亡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孙建华李雁
关键词:肿瘤FASFASL细胞凋亡
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分析细胞减灭术(cRs)加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术(HIPEC)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课题设计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CRCPC)患者资料,按临床病理参数匹配原则,分为CRS组(CRS+术后全身化疗)29例,HIPEC组(CRS+HIPEC+术后全身化疗)33例。分析两组的总体生存期(os)及严重不良事件(SAE)。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均衡可比,术中PCI评分及器官,腹膜切除情况相似。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1.9个月(6.5~110.0个月)和32.0个月(10.5~95.9个月),OS分别为8.5个月(95%CI:4.9—12.1个月)和14.5个月(95%CI:11.9~17.1月)(P=0.007)。术后30天内CRS组3例发生SAE,HIPEC组9例(P=0.126)。多因素分析显示,HIPEC、CC0~1分、术后化疗周期≥6个周期为改善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RS+HIPEC可改善CRCPC患者生存期,SAE无显著增加,安全性可接受。
黄超群周云峰谢丛华杨肖军程伏林熊斌杨国樑李雁
关键词:结直肠癌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腹膜癌
肿瘤细胞减灭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评估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的腹膜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风险,研究术后早期主/被动活动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按摩对VTE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胃肠道及妇科肿瘤等来源的腹膜癌患者行CRS+HIPEC治疗,使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价VTE风险,所有患者采取早期肢体主/被动活动及间歇充气加压按摩治疗,记录分析VTE相关事件。结果:患者中位Carprini评分为12(10~16)分,均为VTE极高危组,在3个月的随访中仅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经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腹膜癌患者VTE风险极高,术后早期足背曲/跖曲及扩胸等主/被动运动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按摩,可有效预防VTE。
彭开文张倩刘九洋李雁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腹膜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