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05360000006)
- 作品数:5 被引量:90H指数:5
- 相关作者:谭金芳韩燕来王宜伦赵会杰葛东杰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钾肥运筹对砂质潮土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为给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在砂质潮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了施钾量与钾肥运筹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基肥一次施用情况下,钾肥不同用量的增产、增收效应以施钾(K2O)150 kg.ha-1时最佳;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呈增加的趋势,直/支比呈降低的趋势;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植株钾素积累量均升高,要保持土壤速效钾平衡,钾肥用量应达150 kg.ha-1以上。在相同施钾水平下,分次施钾的增产、增收效应、钾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一次基施肥处理;分次施钾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直/支比低于钾肥一次基施的处理,籽粒支链淀粉含量则相反,但两处理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从钾肥的增产、增收效应,以及冬小麦对钾肥利用率、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以施钾量150 kg.ha-1分次施用(5∶5)时效果最好,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可增产1 225.23 kg.ha-1,每公斤K2O增产8.17 kg,增收930.24元.ha-1,钾肥利用率为53.4%,并能够实现土壤速效钾的收支平衡。
- 王宜伦杨素芬韩燕来李青松谭金芳
- 关键词:冬小麦砂质潮土钾肥运筹钾肥利用率
- 不同施钾量对旱作冬小麦产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8年
- 在河南洛阳孟津干旱试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旱作冬小麦产量、品质、生理特性和钾肥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钾肥用量能明显提高旱作区冬小麦产量,改善其品质和提高光合性能。钾肥用量在225kg/hm^2以下,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冬小麦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明显增加。施钾量在75~150 kg/hm^2能明显地增加冬小麦籽粒赖氨酸含量、出粉率、面粉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与不施钾处理相比,不同施钾处理的上述前5项指标分别增加了10.8%~13.5%、2.7%~11.8%、4.3%~13.3%、23.5%~41.2%、26%~34%,且弱化度降低28.6%~31.6%。施钾为150kg/hm^2时能明显促进旱作冬小麦旗叶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进一步提高钾肥用量则导致NR活性降低。在供试施钾量范围内,同一生育期旗叶和子粒中的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叶绿素和PSII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同一处理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冬小麦植株钾素积累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钾素当季回收率则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减少,施钾75kg/hm^2的钾素当季回收率最高,为43.3%。
- 谭金芳洪坚平赵会杰韩燕来王宜伦
- 关键词:旱作冬小麦钾肥用量生理特性
-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中ATP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9年
- 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ATP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影响的结果表明,15%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的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中H+-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升高后迅速下降,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和质量膜透性增加;0.1mmol·L-1SNP可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水平,缓解膜脂过氧化,稳定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H+-ATP酶和Ca2+-ATP酶也可以保持更高的活性。
- 李慧赵文才赵会杰韩燕来谭金芳
- 关键词:干旱胁迫小麦幼苗叶片ATP酶活性膜脂过氧化
- 施氮对冬小麦旗叶蔗糖含量及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在高产田块上,设置三个氮肥用量(90、180、270 kg N·ha^-1),研究了施氮对两个冬小麦品种豫麦49和太空6号开花后旗叶蔗糖、籽粒淀粉合成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两品种旗叶蔗糖含量及SPS酶活性、籽粒蔗糖含量及SS酶活性、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特点因品种而异。豫麦49在施氮量90-270 kg·ha^-1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旗叶和籽粒的蔗糖含量、SPS和SS活性以及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均呈增加趋势。太空6号在施氮90-180 kg·ha^-1范围内,上述指标在灌浆中后期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当氮肥用量增加至270 kg·ha^-1时,各项指标均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两供试冬小麦品种籽粒蔗糖含量与旗叶蔗糖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豫麦49r=0.703^**,太空6号r=0.530^*);豫麦49籽粒淀粉积累速率与其籽粒蔗糖含量和SS活性之间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r=0.578^*,r=0.701^**),太空6号籽粒淀粉积累速率仅与籽粒SS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625^*),而与籽粒蔗糖含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r=0.121)。施氮量270 kg·ha^-1时,豫麦49产量最高;太空6号需氮量相对较低,产量达最大值时的施氮量为180 kg·ha^-1。
- 史金茹园园谭金芳王宜伦陈峰苗子胜韩燕来
- 关键词:冬小麦施氮水平蔗糖酶活性
- 施氮量对豫北潮土区不同肥力麦田氮肥去向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3
- 2007年
- 在豫北潮土区典型高肥力与中肥力田块上,通过田间小区和^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麦田氮肥去向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目前小麦生产中氮肥优化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收获期小麦植株吸收氮素的17.43%~38.75%来自肥料,61.25%~82.72%来自土壤,其中高肥力地块植株吸氮量中来自肥料氮的比例低于中肥力地块,来自土壤氮的比例则高于中肥力地块。(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物对肥料氮的吸收增加,肥料氮的土壤残留量和土壤损失量上升,但施肥过量将抑制小麦对土壤氮的吸收利用;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率、残留率和损失率分别为25.51%~40.77%,20.30%~47.14%,17.75%~48.69%,其中高肥力地块氮肥吸收率、损失率低于中肥力地块,但残留率高于中肥力地块。(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施肥的风险/收益比增大,施氮量达270kg/hm^2时,该比值大于1。(4)收获时土壤残留肥料氮有61.41%~87.27%分布于0~20cm土层,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肥料氮残留于表层比例下降,两地块相比,中肥力地块肥料氮下移较为明显。(5)适量施氮有利于增加小麦产量,其中高肥力地块最高产量施氮量低于中肥力地块。
- 韩燕来葛东杰汪强王宜伦谭金芳
- 关键词:肥力^15N氮素吸收氮素残留氮素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