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705)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曹春平王国杰孙宇陈丰张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聚氨酯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增强聚氨酯
  • 2篇正交
  • 2篇纤维
  • 2篇麻纤维
  • 2篇黄麻
  • 2篇黄麻纤维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正交实验
  • 1篇正交试验
  • 1篇饰件
  • 1篇内饰
  • 1篇内饰件
  • 1篇汽车
  • 1篇汽车内饰
  • 1篇汽车内饰件
  • 1篇注射成型
  • 1篇螺栓

机构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江苏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曹春平
  • 3篇孙宇
  • 3篇王国杰
  • 2篇张蔚
  • 2篇陈丰
  • 1篇孙蒙蒙
  • 1篇丁武学
  • 1篇朱庆鹏
  • 1篇杨成福
  • 1篇何恺
  • 1篇徐东

传媒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塑料工业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Taguchi DOE和Moldflow的汽车内饰件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21
2012年
以某汽车大型塑料件为例,以体积收缩率变化及翘曲量为质量指标,结合Taguchi DOE及Moldflow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相关工艺参数对质量指标的影响,并得到了各工艺参数水平的最优组合。经公式预测及Moldflow数值模拟验证,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使体积收缩率变化和翘曲量达到试验范围内最小。
孙蒙蒙丁武学曹春平杨成福
关键词:注射成型MOLDFLOW参数优化正交试验
基于弯曲性能的黄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工艺参数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黄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纤维质量分数、纤维长度、成型压力和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四个因素对其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处理方法为复合处理、纤维质量分数为15%、成型压力为80t、纤维长度为25mm时,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达到最优.该结果与玻纤、碳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品作相应的对比,并为提高实际生产的制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蔚陈丰孙宇王国杰曹春平
关键词:黄麻纤维正交实验工艺参数
VLF-RRIM复合材料多螺栓连接承载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提高VLF-RRIM增强PU基复合材料多螺栓连接时承载分配比例的均匀性,在综合考虑接触状态非线性和累计损伤过程非线性的影响情况下,运用ABAQUS建立了可变长纤维增强聚氨酯基复合材料制件在多螺栓3行3列单搭接状态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连接板的开孔位置尺寸(包括边距、行距、列距、端距等)对承载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模拟大范围损伤发生之前的承载特性;连接模型承载时,螺栓孔离边界越近,所受的载荷就越大,即外部螺栓孔受力大于内部的螺栓孔受力;大的列距、小的行距对载荷分配有明显改善作用;当边距Sw=3.5D、行距P=4D、列距S=5D、端距E=5D时,各螺栓孔承载分配比例最为均匀.
曹春平王国杰孙宇朱庆鹏
关键词:聚氨酯复合材料
NiO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的一种新型的巨介电材料-NiO。介绍了NiO的空间结构;列出了NiO的制备方法,并详细的介绍了较为典型的溶胶-凝胶法。阐述了用于解释NiO巨介电特性起源的阻挡层电容模型与Maxwell-Wagner理论...
徐东何恺陈永芳张娟
关键词:NIO掺杂
文献传递
黄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探索工艺参数及材料微观结构对黄麻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可变纤维注入技术制备了随机取向黄麻增强聚氨酯制品,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黄麻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和纤维改性处理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成型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拉伸试样的微观结构和断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黄麻纤维质量分数为15%、长度为25 mm、纤维进行碱液偶联剂复合改性处理时,制品的拉伸性能最好。另外,该结果与玻璃纤维、碳纤增强聚氨酯制品作相应的对比,为提高实际生产的制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国杰孙宇曹春平陈丰张蔚
关键词:黄麻纤维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