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SGL07-16)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许红孙和清曹飞蔡瑛陆永潮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海域
  • 1篇东海海域
  • 1篇动力学模式
  • 1篇盐岩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开发
  • 1篇原位
  • 1篇深海
  • 1篇生物礁
  • 1篇水合物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天然气水合物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证据
  • 1篇气水
  • 1篇气水合物

机构

  • 4篇青岛海洋地质...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篇许红
  • 2篇孙和清
  • 2篇曹飞
  • 1篇闫桂京
  • 1篇陈平
  • 1篇蔡乾忠
  • 1篇庄新国
  • 1篇郑建平
  • 1篇陆永潮
  • 1篇夏斌
  • 1篇蔡瑛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沙群岛海域北康盆地生物礁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及其新近纪生物礁层序演化模式被引量:11
2009年
新近系生物礁油气储层是南海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两大主力目的层系之一,过去有关其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层序演化模式的研究不多。为此,通过对北康盆地2万余公里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获得了以下重要成果:1)识别划分出该盆地新近纪11条主要等时界面、7个三级层序和基本层序组。2)描述了生物礁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地震反射结构特征。3)提出南海首个中中新世生物礁高精度层序演化模式,代表中中新世(16.3—10.4Ma BP)海宁期(T13—T2)生物礁的剖面形态,含由1个低位体系域层序单元+5个高位体系域层序单元构成的一个典型海进体系域和由1个早期高位体系域层序单元+1个晚期高位体系域层序单元构成的1个典型高位体系域;可见中中新世完整海进-海退旋回生物礁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通过与曾母盆地中新世生物礁解释剖面对比,指出该模式具有区域性古海洋学代表意义。4)通过对L礁、西琛一井和南海-地中海中新世古海洋演化研究,确定研究区中中新世分别发育5—8个海平面升降旋回,形成晚中新世"南中国海事件",具有冰川型海退性质,可与全球和南海北部特别是与"Missinian"事件对比;确定北康盆地乃至南海新近系生物礁形成至逐渐消亡,也是新构造运动与新近纪古海洋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5)指出L礁气田发现有9.8MaBP、13.8Ma BP、14.5Ma BP和15.5Ma BP等多个层序界面,分别系高孔渗层段;同期南海礁型油气圈闭层序界面当为优良储层;若其为油气充满,则油气"高产"或构成"高压气包"。以上成果,将有助于对全球变化及南海古海洋区域响应过程与结果的理解,并对南海的油气勘探有启示作用。
许红陆永潮施和生孙和清张莉蔡瑛杜家元王嘹亮陈平闫桂京
关键词:北康盆地中中新世古海洋事件
东海地球动力学环境与过程的同位素证据及盆地动力学模式被引量:1
2010年
在东海地球动力学环境与过程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讨论了采自盆地东西部油气钻井玄武岩样品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测试分析的成果,阐述了玄武岩岩石结构与岩石成分特征,计算岩浆起源深度与岩浆起源温度。通过岩浆源区地幔性质与深部过程分析,指出Sm-Nd、Pb-Pb、Nd-Pb同位素体系反映的深部地幔流体具有古生代向新生代转型的双重特征,与古生代地幔岩浆来源具有较明显亲和性,其中既有古老地幔物质存在,又有新生地幔物质参与,表明研究区地壳深部流体活动十分频繁。结合海洋一期"863"双船折射大剖面有关地质-地球物理解释成果的综合分析认识,提出了盆地地球动力学成因模式。
许红赵金海蔡乾忠郑建平孙和清曹飞
关键词:东海海域
我国油气层序地层学进展及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结合"全国第5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学术研讨会的相关内容,阐述了我国油气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的进展;介绍了有关坳陷型盆地、断陷型盆地和深水扇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生物礁系统油气层序地层学领域等重要研究成果;指出其现实意义特别重要,对于我国各大油气区及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许红夏斌
关键词:油气勘探开发
非保温保压采集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原位样品的外观与保存状况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因为取样时未使用保温保压工具,所以通常情况下采集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在被放入液氮罐冷藏之前,必定已经发生了部分分解;具有代表性意义的ODP 204航次取得的样品85%分解了,且转变成六方晶体冰。因此,分析描述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状况、外观和特征十分必要。综述了利用可确定天然气水合物中冰、水合物和其他矿物相对数量以阐明其保存程度的同步加速X光衍射(XRD)技术和可在低至几十纳米分辨率条件下对样品进行详细观测的低温扫描电镜技术进行非保真采取水合物样品外观和保存状况研究的概况,包括Ⅰ型结构水合物及孔隙横截面均为六边形和亚微米级孔隙区域到密集孔隙区域特征等成果,指出取心时水合物分解耗热,是吸热反应并导致分解释放水同步冻结;同时气体膨胀和气体脱溶也形成冰;这类样品中天然气水合物周围小区域内温度很低并在局部成冰,水合物实现自我保存,这一特性允许天然气水合物在稳定正常的温压条件以外存在一段时间,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储运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多数情况下水合物还是分解了。在"水合物海脊",样品含天然气水合物量仅少数超过15%,极少数达到70%,只有在原位状态为大块状的天然气水合物中,才可以用肉眼观察到高含量的天然气水合物组分。
曹飞许红庄新国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