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007046)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黄仲奎龙莉玲卢炳丰蒙秋华李文美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期
  • 1篇多期扫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手术
  • 1篇组织病理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小肝癌
  • 1篇螺旋CT
  • 1篇螺旋CT多期...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生长因子
  • 1篇肝癌
  • 1篇肝细胞
  • 1篇肝细胞癌
  • 1篇SCT

机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龙莉玲
  • 2篇卢炳丰
  • 2篇黄仲奎
  • 1篇秦宇红
  • 1篇邓东

传媒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表现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 (H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形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 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包膜的HCC在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特点 ,着重观察肿瘤包膜、包膜密度、包膜是否完整并与病理切片对照。结果  34例中 ,动脉期未显示明确肿瘤包膜 ,门脉期和延迟期显示肿瘤包膜呈高密度影 1 8例 (5 2 .9% ) ;动脉期肿瘤包膜呈低密度 ,门脉期和延迟期显示肿瘤包膜呈高密度 9例 (2 6 .5 % ) ;三期扫描均显示完整或不完整线状环形高密度影 4例 (1 1 .8% ) ;动、门脉期未见显示包膜 ,延迟期显示包膜呈高密度影 2例(5 .9% ) ;三期扫描均未显示明确的肿瘤包膜 1例 (2 .9% )。在多期扫描图像上 ,Ⅰ~Ⅱ级高分化HCC包膜以完整环状强化为主 ;Ⅲ~Ⅳ级低分化HCC包膜以不完整环状强化为主。与病理结果作对照 ,不完整环状强化判断包膜不完整的符合率为 92 .9%。结论 H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形式多样 ;依据CT边缘强化表现 。
邓东龙莉玲黄仲奎卢炳丰秦宇红
关键词:肝细胞癌螺旋CT外科手术
小肝癌SCT动脉期最大强化率与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的多因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对小肝癌的SCT动脉期最大强化率与组织分级、p53、p21、CD34、VEGF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以SCT多期扫描评价SHCC的生物学特性,为SHC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手术病理证实小肝癌30例 ,共33个癌结节,术前均进行螺旋CT多期扫描,其中男26例,女4例.术后肿瘤行大体病理及其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癌结节直径≤1cm者2个病灶,1~2cm者13个病灶,大于2c m者18个病灶(≤3cm).与病灶动脉期最大强化率相关的因素为癌结节大小、VEGF和CD34,其中癌结节大小和CD34为正相关因素,WGF 为负相关因数.亦即,动脉期强化率高的肿瘤,直径多较大,CD34高表达,而VEGF多不表达 .CD34对动脉期强化率的贡献最大.结论:SCT多期增强扫描可比较全面观察肿瘤,反映SHCC的生物学特性,且无创、快捷、可重复运用.根据SHCC的SCT征象,可间接评价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为SHC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依据.
卢炳丰龙莉玲黄仲奎
关键词:小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