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C0034M)
- 作品数:7 被引量:83H指数:7
- 相关作者:林良斌马占强董娜祁永琼肖关丽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分子标记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04年
- 建立在DNA基础之上的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有望在提高选择效率,培育好的油菜品种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本文从遗传图谱构建、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油菜遗传学研究以及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 马占强林良斌
- 关键词:分子标记技术油菜育种
- 基因枪转化甘蓝型油菜小孢子体系的建立被引量:7
- 2005年
- 以甘蓝型油菜花油3号、湘油15号为材料,优化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再生胚状体的条件,建立起甘蓝型油菜小 孢子的高效再生体系。在主花序第1朵花开后第4 d从主花序上取4.0-4.5 mm花蕾,每mL NLN培养基接种1个花 蕾的小孢子,在32℃起始热激培养36 h,胚状体产生频率最高,花油3号达24.80个胚状体/花蕾,湘油15号达16.50 个胚状体/花蕾。用基因枪转化甘蓝型油菜花油3号和湘油15号的小孢子,PCR-Southem检测证明获得了转基因植 株。在小孢子培养前进行基因枪轰击及在胚状体诱导培养时进行筛选,转化频率较高,花油3号可达2.1株转基因植 株/花蕾,湘油15号可达1.2株转基因植株/花蕾。
- 林良斌熊兴华祁永琼董娜马占强肖关丽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基因枪
- 油菜小孢子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03年
- 在近10年,油菜小孢子培养已得到深入的研究,已建立完善的油菜小孢子再生体系。论述油菜小孢子培养的意义、操作流程、影响因素等,并指出了我国油菜小孢子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 祁永琼林良斌肖关丽朱秋会
- 关键词:油菜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
- 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远缘杂交亲和性初探被引量:8
- 2005年
- 以 4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 15号、湘油 13号、花油 3号和云油 7号为母本 ,紫罗兰为父本进行人工远缘杂交试验 ,结果表明 ,亲和性的强弱与亲本材料有关 ,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属间杂交亲和性较低 ,不同品种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属间杂交亲和指数不同 ,湘油 15号和湘油 13号与紫罗兰杂交的亲和程度高于花油 3号和云油 7号与紫罗兰杂交的亲和程度 ,四者有效亲和指数分别为 0 .16、0 .2 2、0 .0 9和 0 .14。
- 马占强林良斌董娜祁永琼李飞桂敏朱媛
- 关键词:紫罗兰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湘油15号同品种
- 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大田植株小孢子被引量:11
- 2006年
- 以甘蓝型油菜花油3号、湘油15号大田植株的小孢子为受体,进行了农杆菌介导转化,PCR检测证明获得了转基因植株。侵染比例为1.0,共培养时间为24 h,植株生长阶段选择(植株再生后),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小孢子的频率最高,花油3号为1.21株转基因植株/花蕾,湘油15号为0.51株转基因植株/花蕾。
- 林良斌刘雅婷董娜祁永琼肖关丽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
-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再生体系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以甘蓝型油菜花油3号、湘油15号为材料,优化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再生胚状体的条件,建立起甘蓝型油菜小孢子的高效再生体系。在主花序第一朵花开后第4d从主花序上取4 0~4 5mm花蕾,每毫升NLN培养基接种1个花蕾的小孢子,在32℃起始热激培养36h,胚状体再生频率最高,花油3号达24 80个胚状体/花蕾,湘油15号达16 50个胚状体/花蕾。胚状体再生植株的频率为80 25%。
- 祁永琼林良斌董娜马占强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再生植株
- 农杆菌介导反义油酸脱饱和酶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被引量:19
- 2004年
- 以甘蓝型油菜花油3号的子叶柄作为转化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油酸脱饱和酶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PCR-Southem blotting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遗传转化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对子叶柄进行适当的预培养,可以提高转化效率.延迟筛选也有利于提高转化效率.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农杆菌菌液稀释10倍后,外植体浸泡5~7min的转化效果最佳.
- 董娜林良斌马占强
- 关键词: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