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1074)

作品数:18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刘长军叶力群张鹤馨张彪郁成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教育部河北博威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7篇天线
  • 6篇整流
  • 5篇S波段
  • 4篇整流天线
  • 4篇微波无线
  • 4篇无线
  • 4篇功率
  • 3篇整流效率
  • 3篇波导
  • 3篇磁控管
  • 2篇移相
  • 2篇双频
  • 2篇贴片
  • 2篇贴片天线
  • 2篇微波
  • 2篇微带
  • 2篇连续波
  • 2篇连续波磁控管
  • 2篇功分
  • 2篇LABWIN...

机构

  • 20篇四川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博威集成...

作者

  • 20篇刘长军
  • 2篇张彪
  • 2篇叶力群
  • 1篇王洪彬
  • 1篇郁成阳
  • 1篇黄文
  • 1篇江婉
  • 1篇张鹤馨
  • 1篇余晶晶
  • 1篇童帆

传媒

  • 12篇应用科技
  • 5篇太赫兹科学与...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2017年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双频基片集成波导介电常数测试系统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同时测量不同频率下的复介电常数,设计了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可工作于S和C波段的双频介电常数测量系统,在2.45和5.85 GHz附近可同时测量待测物的复介电常数。该测试系统的传感器包含2个按对角线级联的正方形谐振腔、2条测试缝隙以及一段微带馈电耦合结构。2条缝隙的工作波段相互独立,待测物接触传感器表面的2条缝隙影响系统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反演获得待测物复介电常数。仿真数据作为训练人工神经网络的样本,验证阶段,使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与水混合溶液检验传感器准确性,与理论值相比,在2.45 GHz时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的测试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98%和1.28%,5.85 GHz时分别为2.15%和2.68%,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及双频测量特性。
龙卓刘长军
关键词:基片集成波导复介电常数微波测量谐振频率品质因数
一种S波段基于热致振动引起无源互调的初步机理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S波段通信系统中的无源互调(PIM)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致振动的无源互调新机理。在双频微波输入条件下,从拍现象中温度波动出发,通过热致振动中的阻抗变化关系,建立了统一的传输线非线性方程,然后以波导为对象进行了多物理场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设计并加工了3种不同窄边厚度的BJ-22型波导,利用大功率无源互调测量系统,在47~53 d Bm功率范围内测试波导9阶PIM功率。结果表明,相同大功率输入条件下,波导壁越薄,波导PIM越强,显示热致振动会引起PIM并受振动程度的影响。
潘松松吴秉琪何瑜刘长军
关键词:无源互调波导电热耦合大功率
MPT中基于LabWindows/CVI的微波波束自适应调节被引量:1
2017年
为实现微波无线能量传输(MWPT)系统中最高传输效率,需要调节微波发射波束对准接收端。通过对微波发射端天线单元的相位进行闭环调节和控制,实现接收端微波功率最大值的跟踪与锁定。本文构建2个发射天线单元的X波段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基于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进行发射端功率放大器相位自适应控制,实现系统最高效率传输。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中心距离为152 cm,功率放大器的最小移相步进5.625°。实测结果表明,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输出功率降为最大值一半的范围(3 dB动态范围)扩大了49%,验证了本方法能准确地进行闭环自适应相位控制并锁定最高系统传输功率。
李超刘长军
关键词:闭环控制移相X波段
1kW注入锁定连续波磁控管微波相干合成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为满足工业应用大功率微波源的需求,开展了基于两路S波段1 k W注入锁定连续波磁控管的微波功率相干功率合成系统的实验研究。在理论上,分析了两路磁控管输出微波功率比和相位差对合成效率的影响。在实验中,用同步的微波源实现两路注入信号,采用磁控管注入锁定技术,通过虚拟仪器软件实现了自动化合成功率控制。实验成功进行了基于两路1 k W在S波段注入锁定连续波磁控管的相干功率合成。测试结果表明,两路S波段1 k W连续波磁控管的相干功率最高合成效率≥95%,为研究高效率的大功率合成微波源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银振宇位宇刘臻龙刘长军
关键词:S波段KW自动控制磁控管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多频综监控系统设计及实现被引量:2
2013年
提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与RS-422多机通信网为基础的设计,实现了以太网到RS-422多机通信网的数据转换,完成了对远程多个频率合成器的电源开关、输出信号频率、功率的实时控制,实现了对远程多个频率合成器的工作电压、电流、温度、信号输出功率、锁定状态等的实时监测。
余晶晶叶力群刘长军
关键词:频率合成器嵌入式以太网多机通信数据转换
基于GaAs晶体管2.45GHz大功率微波整流电路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基于GaAs晶体管的大功率微波整流电路,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大功率微波无线输能系统的整流电路。该大功率微波整流电路基于微带结构,工作频率为2.45 GHz,具有质量轻,整流输出功率大的特点。在不同微波输入功率和负载下进行测量,发现当输入微波功率为30 dBm,负载为38Ω时,整流电路获得了测量过程中最大整流效率的41%;当输入微波功率为34 dBm,负载为23Ω时整流电路得到测量过程中获得的最高直流功率输出28.7 dBm。通过完善和改进电路,可以进一步提高整流的效率,并应用于高功质比的微波整流天线。
叶力群郁成阳张彪刘长军
基于双面平行带状线与人工传输线的功分器设计
本文通过双面平行带状线与人工传输线的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款小型平衡Wilkinson功分器。文章首先利对人工传输线技术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指出人工传输线能够缩减微波电路尺寸。再对双面平行带状线技术进行了分析,使用双面平行带状...
黄文张彪江婉刘长军
关键词:功分器
文献传递
一款小型化2.45 GHz整流天线的设计被引量:4
2019年
为解决整流天线设计复杂、整流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S波段微波整流天线,利用空气层拓展贴片天线的带宽,将整流电路集成到天线的空气层内,减小了整流天线的尺寸,并研究了天线和整流二极管阻抗匹配的关系。基于该结构,设计了2.45GHz微波贴片整流天线,采用F4B介质板进行加工,整流天线的横截面为70mm×70mm。经实验测量,该新型微波整流天线在天线接收功率为20dBm时,整流效率达到72.4%。该新型整流天线相比传统整流天线具有尺寸小、高射频.直流转换效率的特点,证明了设计的有效性。
和历阳严安李勋勇刘长军
关键词:贴片天线整流天线肖特基二极管整流效率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中基于旋转矢量法的发射天线阵相位快速优化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提升微波无线能量传输(MPT)的传输效率,提高接收功率,研究了一种基于旋转矢量法(REV)的天线阵相位快速优化法。结合相控阵和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的基本理论,对该方法的优化效果进行了电磁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辐射近场区和远场区内,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的接收功率,提升率最高达179%。同时,该方法可大幅度缩短相位优化时间,仅为传统方法耗时的3%,由此证明了该方法在MPT工程中的可行性。
赵应盛刘长军
关键词:相移接收功率天线校准LABWINDOWS/CVI
20kW磁控管频率推移特性的功率合成实验研究
2022年
为突破能源互联网应用中微波功率对工业应用规模和无线通信距离的限制,开展了基于S波段20 kW磁控管推移特性的两路连续波磁控管功率合成系统实验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20 kW磁控管频率推移特性的功率合成系统的可行性和高效合成条件,从实验中完整表征20 kW磁控管的推移特性,并通过该特性成功实现了双管功率合成。测试结果表明,基于20 kW磁控管频率推移特性的功率合成系统两路合成输出功率为34.0 kW,合成效率为92.3%,合成之后的频率谱有一定改善,为磁控管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应用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刘臻龙唐正明刘长军
关键词:磁控管功率合成S波段真空管高功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