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测定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麻醉下大鼠大脑皮层Na^+-K^+-ATP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其麻醉与大鼠大脑皮层Na^+-K^+-ATP酶的关系。将32只纯种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和催醒组,对照组大鼠按30 m L/kg体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按30 mg/kg体重腹腔注射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于各时间点冰上采集各组大鼠大脑皮层,采用比色法测定其Na^+-K^+-ATP酶活性。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大鼠大脑皮层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该结果提示大鼠大脑皮层Na^+-K^+-ATP酶活性变化与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的麻醉作用具有相关性。
为研究鹿复合麻醉剂作用下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探讨鹿复合麻醉剂引起鹿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部分机理。试验选取6只健康成年梅花鹿,肌肉注射鹿复合麻醉剂0.04 m L/kg体重,注药前及注药后15、30、45、60、75、90、120 min进行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监测,并同步采集颈静脉血样测定NO、ET和CGRP含量。结果表明,麻醉期鹿血浆ET变化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趋势大致相似,存在着一定相关性(P<0.01);CGRP变化与上述指标变化趋势相反,存在一定负相关性(P<0.01);NO变化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鹿复合麻醉剂作用下引起ET和CGRP含量的变化参与了鹿血流动力学的调节。
为观察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梅花鹿循环和呼吸的影响,6只成年健康梅花鹿被肌注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0.04 m L/kg,给药后全程监测动物的麻醉状态、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T)等参数。结果显示: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作用梅花鹿的诱导时间为(6.10±0.45)min,麻醉时间为(91.67±2.25)min,苏醒时间(33.0±2.0)min;梅花鹿在诱导期HR、RR出现一过性升高,进入麻醉期后开始降低,与诱导前比较变化显著(P<0.05);麻醉期DBP、SBP、MAP、T和SPO2与诱导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梅花鹿麻醉期循环和呼吸部分指标有一定影响,但苏醒后各指标恢复正常。
为研究鹿复合麻醉剂作用下对鹿血压和心率变化与血浆心钠素(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只健康成年梅花鹿,肌注鹿复合麻醉剂0.04 m L/kg,注药前及注药后15、30、45、60、75、90及120 min进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监测,并同步采集颈静脉血样测定ANP和CGRP含量。结果表明,麻醉期鹿血浆ANP含量变化与SBP、DBP、MAP和HR变化波动相同,而CGRP含量的变化与其相反,存在着一定相关性。结果提示,鹿复合麻醉剂作用下引起ANP和CGRP含量的变化参与了鹿血流动力学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