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13-2)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金海卫蒋日进郭爱薛利建周永东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浙江省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沿岸
  • 1篇沿岸海域
  • 1篇营养级
  • 1篇生物量
  • 1篇食性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群落特征
  • 1篇物量
  • 1篇海域
  • 1篇丰度
  • 1篇浮游
  • 1篇浮游动物

机构

  • 2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金海卫
  • 1篇张亚洲
  • 1篇周永东
  • 1篇潘国良
  • 1篇薛利建
  • 1篇郭爱
  • 1篇蒋日进
  • 1篇朱增军

传媒

  • 1篇海洋渔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东海竹筴鱼的食性被引量:12
2013年
以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东海灯光围网采集到的453条东海竹筴鱼为研究对象,对其胃含物进行分析,应用K-W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条件下东海竹筴鱼的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海竹筴鱼的饵料生物有124种(包括未鉴定种),浮游甲壳类和小型鱼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优势饵料生物依次是麦氏犀鳕(IRI%=39.2%)、长尾类糠虾幼体(IRI%=18.4%)、短尾类大眼幼体(IRI%=7.6%)和太平洋磷虾(IRI%=6.6%)等.季节和叉长对东海竹筴鱼的摄食强度均有显著影响(P<0.01),东海竹筴鱼春季摄食强度最高,而冬季最低;叉长140~159 mm的竹筴鱼摄食强度最高,叉长45~99 mm的幼鱼的摄食强度较高,其余叉长的鱼摄食强度相对较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叉长100 mm是东海竹筴鱼摄食取向的拐点.东海竹筴鱼四季的平均营养级为3.51,属于低级肉食性鱼类.
蒋日进金海卫周永东薛利建郭爱
关键词:营养级
2009年春、夏季浙江中北部沿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7
2011年
2009年春季(4月)和夏季(8月)对浙江中北部沿岸海域(28°30'~30°45'N、121°30'~123°15'E)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数量分布及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77种,属18个大类,其中桡足类为主要优势类群。春、夏季间无共同优势种,春季主要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拟细浅室水母(Lensia subtiloides)、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和假磷虾(Pseudeuphausia)幼体;夏季主要优势种为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软拟海樽(Dolioletta gegenbauri)和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季节变化均极显著(P<0.001),春季丰度介于8.80~581.19 cfu/m3之间,平均丰度为164.48 cfu/m3;夏季平均丰度介于15.09~1102.07 cfu/m3之间,平均丰度为352.47 cfu/m3;春季生物量介于3.76~569.50 mg/m3之间,生物量为140.16 mg/m3;夏季平均生物量介于16.35~1603.09 mg/m3之间,平均生物量为442.73 mg/m3。春、夏季节间群落结构指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个体数、种类数、多样度、丰富度和均匀度差异均极显著(P<0.001)。
张亚洲金海卫朱增军潘国良
关键词: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