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06ZR14121)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罗从风孙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测量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中国人
  • 1篇平台骨折
  • 1篇胫骨
  • 1篇胫骨近端
  • 1篇胫骨平台
  • 1篇胫骨平台骨折
  • 1篇近端
  • 1篇骨折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孙辉
  • 1篇罗从风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中国人正常胫骨近端后侧形态学测量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运用CT及X线影像学检查对中国人正常胫骨近端后侧表面解剖形态进行测量和计算,确立中国人正常胫骨近端后侧解剖形态学结构特点。方法测量并计算150名成年健康中国人300侧正常胫骨近端CT扫描和X线摄片中的相关参数,探讨参数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健康成年中国人的胫骨CT平台宽度为61.23~85.87 mm,平均宽度为(71.79±5.32)mm,与X线平台宽度[(73.75±5.20)m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胫骨近端后侧形态在水平面呈现两个弧形结构,后内侧圆弧圆心角大小为(118.79±16.15)°,后外侧圆弧圆心角大小为(107.44±21.37)°。在矢状面胫骨近端后侧皮质呈"Z"字形结构,内、外侧各有两个明显的转角,第1转角分别为(40.66±8.30)°和(42.97±7.43)°,第2转角分别为(44.71±6.62)°和(45.04±6.60)°。胫骨平台后侧圆弧的圆心角内、外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胫骨近端后侧皮质内、外侧第1、2转角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由于胫骨近端后内、后外侧形态结构存在差异,故无论在设计符合后侧结构的内固定置入物时,还是在临床手术中都要对胫骨近端后内和后外侧分别对待。
孙辉罗从风
关键词:胫骨近端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