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9DFA71720)

作品数:25 被引量:207H指数:10
相关作者:袁晓铭曹振中孙锐王维铭陈龙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建筑科学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9篇地震
  • 14篇液化
  • 13篇汶川地震
  • 6篇砂土
  • 6篇砂土液化
  • 4篇地震液化
  • 4篇液化场地
  • 4篇液化判别
  • 4篇波速
  • 3篇汶川大地震
  • 3篇剪切波速
  • 3篇大地震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条件
  • 2篇震害
  • 2篇伽师地震
  • 2篇汶川8.0级...
  • 2篇砾石
  • 2篇击数
  • 2篇工程地质条件

机构

  • 25篇中国地震局工...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作者

  • 24篇袁晓铭
  • 21篇曹振中
  • 10篇孙锐
  • 8篇王维铭
  • 7篇陈龙伟
  • 6篇董林
  • 4篇李兆焱
  • 4篇侯龙清
  • 4篇石江华
  • 2篇徐红梅
  • 2篇孟凡超
  • 2篇邱毅
  • 1篇胡伟华
  • 1篇蔡晓光
  • 1篇孟上九
  • 1篇徐学燕
  • 1篇唐福辉
  • 1篇张建毅
  • 1篇汪云龙
  • 1篇付海清

传媒

  • 7篇世界地震工程
  • 5篇岩土力学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4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7篇2011
  • 17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8.0级地震板桥学校液化震害剖析被引量:1
2011年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中绵竹市板桥镇板桥学校液化破坏具有典型性,通过现场调查、高密度电法测试、波速测试、钻孔、探坑和室内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其地裂缝成因,分析了学校教学楼破坏机理以及液化土的特性。结果表明:①地裂缝是由液化而不是由次断层或破裂带引起;②板桥学校较周围房屋建筑震害严重,其破坏不是由于地震时振动惯性力所致,而是由于地基液化直接造成;③地下液化层为3.0~6.1 m的砂砾土,液化土不是地表喷出的细砂,地表喷出物与地下实际液化土差异显著;④以往认为砂砾土不会液化从而选择砂砾层作为持力层这一观点有误,需要重新认识。
曹振中徐学燕T.Leslie Youd袁晓铭
关键词:汶川地震液化
标贯法对巴楚地震液化场地适用性及误判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以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液化调查为基础。检验国内外现有以标准贯入击数试验为指标的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包括我国规范液化判别方法和Seed-Idriss方法。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规范和Seed-Idriss方法在对巴楚地震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较低,总体成功率均为66%,非液化场地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5%和84%,但对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仅为43%和48%,明显偏于危险。原因可能是标贯形成数据主要来源其它地区而巴楚地区砂土与之差异较大所致,值得深入研究。
李兆焱袁晓铭曹振中石江华董林
关键词:砂土液化
现有剪切波速判别方法对巴楚地震液化预测成功率分析
2010年
以2003年新疆巴楚6.8级地震砂土液化场地调查和现场波速测试为基础,研究目前国内外5种典型的以剪切波速为指标的液化判别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问题。分析表明,目前的5种剪切波速液化判别式对于新疆巴楚地区均没有给出满意的结果,成功率只在36%~64%之间。烈度法对巴楚地震液化和非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均只有40%左右,且Ⅶ度区偏于危险,Ⅸ度区又偏于保守;5种方法基准值临界线与巴楚地震实际曲线均相差很大,Ⅶ度区均完全错判;需要深入研究巴楚地区的土性特征,建立新疆地区区域性液化判别方法。
石江华袁晓铭曹振中李兆焱董林
关键词:剪切波速砂土液化
基于标准CPT指标的现今唐山地区场地液化可能性分析
2010年
从近年的多次强震引起的地震灾害可以看出,若将建筑物建立在液化特性估计不足的可液化土层上,在强震作用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破坏。1976年我国唐山地震产生大面积液化,给国计民生带来严重灾害。文中基于标准CPT指标和改进的Seed方法对现今唐山地区场地进行液化预测,并将唐山地震时液化情况与现今场地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新一代区划图规定的设计地震动作用下,现今在唐山调查的场地大部分会出现液化,若现今在唐山再次发生强度类似1976年的大地震,这些调查的场地会全部液化。
邱毅徐进曹振中袁晓铭
关键词:液化判别CPT
砂砾土液化判别的基本方法及计算公式被引量:22
2011年
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中液化现象显著且砂砾土液化占很大比重,而我国一些地区砂砾土分布广泛,发展相应液化预测和判别方法十分必要。我国规范液化判别方法来源于砂层(细粒土)液化资料,且按规范规定标准贯入试验不适于砂砾场地,故现有规范中基于标贯的液化判别方法对砂砾土不可行。以汶川大地震液化震害调查和现场测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动探试验)的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并建立了计算模型和公式。结果表明:砂砾土液化判别由初判和复判两部分组成,初判以排除不可能液化及可不考虑液化影响情况为目标,复判则可采用动探击数N120为基本指标的计算模型。初判包括地质年代、埋藏条件和含砾量3个条件,复判模型则由动探击数基准值、含砾量、砂砾土埋深、地下水深度和地震烈度等5个参数组成。根据此次地震液化砂砾土埋深及地下水位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采用归一化方法导出动探击数基准值,利用优化方法推导出砂砾土深度及地下水位的影响系数。提出的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砂砾土液化的影响因素,复判模型和公式表达简单明了,回判成功率较高,且与现有规范具有连续性,便于工程应用。
袁晓铭曹振中
关键词:液化汶川地震
板桥学校液化带工程地质条件及液化土层特性被引量:1
2012年
砂土液化是地震主要次生地质灾害之一。在5.12汶川地震中,德阳等地发生较大面积砂土液化现象。为详细了解液化带工程地质基本特征,选择板桥学校液化带进行详细液化震害调查、钻探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1)液化震害典型,主要包括喷水冒砂、地表裂缝、侧移和基础下沉等;(2)砾石层是唯一的无粘性土层,砾石层分为性质不同的全新世沉积和更新世沉积两部分,未见砂层分布;(3)液化土层是全新统砾石层,该砾石的颗粒大小分布特征表现为级配不良,并有粒组缺失现象;(4)非液化盖层对喷出物有过滤作用,砂粒等细颗粒容易沿裂缝喷出地表,卵砾石等粗颗粒受阻留在土层中,导致喷出物为砂土。
侯龙清陈松陈革徐红梅程丽红
关键词:砾石
新疆巴楚地震液化宏观现象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6.8级地震,出现了唐山、海城地震后近30年我国最具规模的砂土液化现象。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并与以往大地震液化比较,提出了此次地震液化宏观现象的认识,包括液化分布特征、喷水冒砂形态、液化震害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几个方面。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液化宏观现象与我国以往几次大地震有很多不同,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董林胡伟华曹振中袁晓铭
关键词:巴楚-伽师地震砂土液化
汶川8.0级地震液化震害及特征被引量:35
2010年
通过现场详细地调查,归纳总结了汶川地震液化导致的工程震害的现象、分布、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液化震害现象显著,位于德阳地区的3个液化区域震害严重,都江堰地区、绵阳游仙区以及江油市区的3个液化区域震害中等,其他地区轻微,液化震害分布与液化分布有一定关系,但二者有所不同;液化场地上房屋均不同程度受损,其中结构性差的房屋会直接倒塌,设有圈梁、构造柱的房屋,液化也会导致其整体倾斜、下沉、开裂;学校液化震害具有典型性,部分校区大面积液化,地裂缝纵横,地基不均匀沉降严重,主体结构开裂、倾斜,功能丧失。这次液化震害具有3个显著特征:(1)只要液化出现的地方,震害均比周围重,没有减震现象;(2)Ⅵ度区不仅有液化现象,而且有明显的液化震害;(3)液化伴随地裂缝,是构成此次地震液化震害的主因。
曹振中侯龙清袁晓铭孙锐王维铭陈龙伟
关键词:汶川地震液化震害
汶川M_s8.0级大地震中成都地区液化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汶川大地震中成都地区液化及其震害现象较为显著。通过现场调查和工程地质资料分析,成都地区的液化特点为:液化带主要集中都江堰市;液化在烈度Ⅵ、Ⅶ、Ⅷ、Ⅸ 和Ⅹ度区均有出现,但VII度区最为集中;液化喷水高度多在1-3m之间,最高一处超过10m;液化场地喷出物涵盖了多种土类,约67%为粉细砂,且有卵砾石,约占11%;液化带普遍伴随地裂缝,但无塌陷形成;地层以很厚的砾石和卵石层为主,其中夹杂少量砂土;虽地表喷出物以细粒土为主,但实际液化土类应为砂砾土。
王维铭袁晓铭孟上九孟凡超
关键词:汶川地震液化
砂砾土液化的剪切波速判别方法被引量:35
2010年
剪切波速也正逐步成为土层液化判别的基本指标之一,但采用现场波速资料得到的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尚较少见。针对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显著的砂砾土液化现象,获取45个场地剪切波速结构,以此提出基于剪切波速的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构建相应模型和计算公式,并分析现有2种典型砂土液化剪切波速判别方法对砂砾土的适用性。提出的砂砾土液化剪切波速判别方法由初判和复判组成,初判包括地质年代、埋藏条件和含砾量3个条件;复判模型则由地震烈度、剪切波速基准值、地下水位、砂砾土埋深和和含砾量等5个参数构成,并分别采用归一化方法和优化方法推导出剪切波速基准值以及地下水位和砂砾土埋深的影响系数。砂砾土与砂土属不同土类,相同波速值下二者密实程度不同,现有砂土液化剪切波速判别方法对砂砾土不适用,给出的判别结果明显偏于危险。获取的砂砾土液化资料扩充现有液化数据库内容,提出的砂砾土液化剪切波速判别方法简单明了,回判成功率高,可为工程应用及规范修订提供参考。
曹振中袁晓铭
关键词:土动力学液化判别剪切波速汶川地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