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SH002)

作品数:37 被引量:203H指数:9
相关作者:刘擎李向平刘拥华李明洁沈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政治法律
  • 9篇哲学宗教
  • 7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信仰
  • 7篇主义
  • 5篇政治
  • 4篇宗教
  • 3篇信仰方式
  • 3篇叙事
  • 3篇社会
  • 3篇自由主义
  • 3篇民俗
  • 3篇民俗学
  • 2篇道德
  • 2篇知识
  • 2篇知识分子
  • 2篇知识界
  • 2篇秩序
  • 2篇身份
  • 2篇神人
  • 2篇神人关系
  • 2篇私人
  • 2篇私人化

机构

  • 3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2篇美国印第安纳...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上海广播电视...

作者

  • 9篇刘擎
  • 7篇李向平
  • 5篇刘拥华
  • 4篇李明洁
  • 4篇沈东
  • 2篇文军
  • 2篇赵翠翠
  • 1篇陆芳萍
  • 1篇张方旭
  • 1篇肖云泽
  • 1篇刘友富
  • 1篇刘垚
  • 1篇李向平
  • 1篇刘一飞
  • 1篇林牧茵
  • 1篇罗峰

传媒

  • 5篇学海
  • 3篇中国青年研究
  • 3篇学术月刊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民俗研究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社会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人文杂志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史林
  • 1篇视听界
  • 1篇上海党史与党...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何处是江南?——《叫魂》叙事中的“江南隐喻”被引量:3
2015年
发生在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折射出清帝国对江南的矛盾心态:满族政权对以江南为代表的汉文化表示羡慕,同时又担心自身民族特性在江南文化的同化下被汉化。叫魂妖术就是在此种背景下被建构出来的幻觉,借此机会,满族政权对江南予以了严厉的批判,对自身的民族特性做出了刻意的保护。从这一事件中,也反映出帝国专制政权的潜在危机。
刘拥华
关键词:汉化合法性
中国语境下的自由主义:潜力与困境被引量:18
2013年
本文探讨中国语境下自由主义的潜力与困境,既是一种辩护性的论证,也是一种反思性的批判论述。与当下流行的自由主义论述不同,作者并不预设普世主义的人性或文明,而是试图论证自由主义思想之可欲性与可行性是基于中国自身语境的内在发展,源自历史实践所造就的"社会想象"。文章介入了自由主义与儒学学说以及社会主义论述之间的相关争论,并对自由主义在中国语境中的困境提出反思。
刘擎
关键词:自由主义中国语境
民间话语转向:叙事、地方性知识和民俗学的新语境被引量:10
2016年
当代民俗学的语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界和公众对民间话语的兴趣剧增,叙事和地方性知识变得日益重要。普通人的民间话语作为权力的工具,越来越多地显现在公共文化中,创造了舆论关注的亮点;在健康与法律等诸多领域,民间话语的地位和价值已经得到了共识性的认可,"民间话语转向"导致了认识论的革命。在此社会变革的氛围中,民俗学急需处理与民间话语相关的"为与不为、能与不能、该与不该"的问题,思考怎样扮演真实的、想象的和潜在的角色,来促进文化与社会的改变。
戴安娜.埃伦.戈德斯坦李明洁
关键词:民俗学叙事地方性知识
美国应用民俗学的特质、方法与实践——戈德斯坦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2016年
李明洁(以下简称"李"):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访谈邀约,也谢谢您惠赠大作《从前有个病毒——艾滋病传言与民间话语里的风险观念》(Once upon a Virus-AIDS Legends and Vernacular Risk Perception)。我一打开书,就看到您在题记中说,您把这本书"也献给康塞普申北湾(Conception Bay North)的人民以及在任何地方因疾病而蒙羞的人们"。显然,您分析的是一个真实的个案,我感觉与艾滋病相关的很多人,无论是患者、家属、医护人员,还是学者、政府官员、普通公民,都会很愿意去阅读它。
戴安娜.埃伦.戈德斯坦李明洁
关键词:民俗学研究民间话语民俗学者民俗研究话语研究
回顾与反思:中国都市民俗学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与乡村民俗学相对应的"都市的民俗学";90年代,以"都市民俗"为研究对象的"都市的民俗学";21世纪以来,作为学科建设和范式转型层面上的"都市民俗学"。中国都市民俗学30多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整体性特征:大都市中心主义、经验研究取向以及学科化趋势。中国都市民俗学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蕴含着一条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发展主线:从"空间划分"到"时间介入"再到"时空交汇"。
刘垚沈东
关键词:都市民俗学科建设研究范式
2012年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被引量:2
2013年
这是一个混沌的年代,也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年代。当下西方知识界对于多种重要议题的纷争,在相当大程度上表现出不确定性的思想特征。此前固有的知识与信念遭到怀疑,而未来的前景似乎于迷雾之中若隐若现。
刘擎
关键词:知识界不确定性怀疑
回到“人”的城市化:城市化的战略转型与意义重建被引量:27
2013年
当前,中国农村的城市化不仅仅是户籍与职业身份的转变,居住空间与景观环境的变化,而且是农民社会文化属性的转变和各种社会意义的重构过程,是"人"的城市化过程。这从某个方面预示了我们长期以来所推行的以物质和技术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已经面临巨大挑战,到了必须进行深刻反思和战略转型的时候,而这种转型必须充分考量城市化的本质涵义,并从人的社会角色转变的角度来进行城市化意义的重构,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上来。
文军
关键词:市民化非农化
行为选择、博弈地位与制度变迁——基于国家—农民关系的分析框架被引量:7
2015年
在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中,国家是一个制度和结构变量,但不意味着这个变量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意味着农民作为变量不具备行动能力,恰恰相反,我们要意识到行动者所具有的行动能力。通过一个村庄的个案,在行动与结构之间引入中介变量"博弈地位"来分析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演变历程,说明行动者如何通过行为选择改变博弈格局,并试图论证作为行动主体的农民如何通过一系列行动策略,提升自身的博弈地位,实现对国家和制度的反作用。
刘拥华
关键词:农民
青年知识分子精神文化生活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2
2014年
成长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正处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他们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其精神文化生活也因此出现了种种困境。对1312名青年知识分子的问卷调查表明,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存在对精神文化产品利用有限,精神文化活动内容单一,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低等问题。因此,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青年知识分子精神文化生活的地位非常重要。
顾楚丹罗峰
关键词:青年知识分子精神文化生活社区文化
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分析视角被引量:1
2013年
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的角度来看,英国社会福利政策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以社会为主体的福利政策到以国家为主体的福利政策,再到现今的多元化福利政策的演变。从这一演变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英国社会福利政策选择主要依赖于当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动状态,其演变规律无疑对中国当今正在进行的社会福利政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刘一飞文军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福利政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