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AZD015)

作品数:80 被引量:479H指数:13
相关作者:张捷刘德学赵永亮吴建新胡超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实证
  • 12篇分工
  • 11篇国际分工
  • 10篇生产率
  • 9篇实证研究
  • 8篇企业
  • 8篇面板数据
  • 7篇制造业
  • 7篇产业结构
  • 6篇外商直接投资
  • 6篇经济增长
  • 6篇服务业
  • 5篇失衡
  • 5篇资本
  • 5篇跨国
  • 5篇出口
  • 4篇对外贸易
  • 4篇要素生产率
  • 4篇制度环境
  • 4篇碳排放

机构

  • 79篇暨南大学
  • 6篇广西民族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3篇广东技术师范...
  • 3篇浙江大学
  • 3篇温州大学
  • 2篇广东轻工职业...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大经济学院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

  • 24篇张捷
  • 17篇刘德学
  • 13篇赵永亮
  • 8篇吴建新
  • 7篇胡超
  • 5篇张萃
  • 5篇钟晓君
  • 4篇徐林清
  • 4篇范兆斌
  • 4篇周建华
  • 3篇莫扬
  • 3篇肖威
  • 3篇赵伟
  • 3篇张媛媛
  • 2篇朱英杰
  • 2篇傅京燕
  • 2篇杨子晖
  • 2篇陈碧莲
  • 2篇石柳
  • 2篇廖婧琳

传媒

  • 6篇国际贸易问题
  • 6篇产业经济研究
  • 6篇产经评论
  • 4篇世界经济研究
  • 4篇国际经贸探索
  • 3篇亚太经济
  • 2篇商业时代
  • 2篇财经研究
  • 2篇当代财经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国际商务(对...
  • 2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商业研究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东北亚论坛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经济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0篇2013
  • 21篇2012
  • 21篇2011
  • 6篇2010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业集聚与创新:命题梳理与微观机制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产业集聚之创新效应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新论题,也是我国产业集聚各种效应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在总揽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产业集聚之创新效应的命题进行了系统梳理,鉴别出了产业集聚促进创新的三个微观机制,分别为知识溢出机制、知识特有属性机制和集聚企业互动机制,并由此构建了一个系统模型。
张萃
关键词:产业集聚
服务业FDI、职工工资与行业收入差距——以广东为例被引量:14
2013年
文章以广东为例,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职工工资与服务业行业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服务业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具有微弱的正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了广东生产性服务行业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降低了消费性服务行业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并不利于广东各服务行业收入差距的缩小与收敛,反而进一步扩大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行业收入差距。
钟晓君刘德学
关键词: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职工工资行业收入差距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各地区能耗强度的影响研究——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分析
2015年
基于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能耗强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能耗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东部地区能耗强度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上升,中部地区也进入此阶段,但影响程度没有东部地区深,而西部地区处于能耗强度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降低的阶段。短期来看,因目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除东部地区滞后二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能耗强度有影响,其他短期内影响都不显著。政府应该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引导对外直接投资结构。
张捷李博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能耗强度面板数据
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新兴工业化国家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提出国际分工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及由此衍生的收入效应、关联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假说。采用20世纪80年代陆续进入工业化成熟期的15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同时,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外贸依存度却出现了下降趋势,国内最终消费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其经济含义表明: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果过度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制造国地位,长期依靠商品贸易来拉动经济增长,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而随着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下降,如果减少对商品贸易的依赖,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来发展经济,对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将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以上结论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捷周雷
关键词:国际分工产业结构贸易依存度
国际经济失衡的成因:新形态国际分工的视角被引量:2
2011年
从国际经济失衡的特征出发,本文提出了从"服务-制造"新形态国际分工的视角理解国际经济失衡的成因,并分析了其引致失衡的机制。新形态国际分工下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开放的非对称性是导致失衡最为直观的原因;国际分工演进中不断恶化的收入分配导致了"服务"国经济的虚拟化、过度需求和贸易逆差,"制造"国的内需不足、生产相对过剩和贸易顺差;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则是新形态国际分工下美国利用金融"跨时比较优势",满足其过度消费需求的制度基础。
胡超张捷
关键词:国际经济失衡
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在全面均衡的框架下,融合了H-O模型和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思想,建立了分析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理论模型。模型将封闭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的诱因分解为三个因素:消费因素、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探讨了这三个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机制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向后工业化过渡的内外影响因素;最后,初步检验了基于制造—服务的国际分工模式对我国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转型的不利影响。
张捷林新孟
关键词:产业结构国际分工
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的贸易增加值核算——基于制造业的跨国跨行业比较分析
2016年
贸易增加值核算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借鉴Koopman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欧盟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40个经济体1995—2011年出口中的贸易增加值规模及增值率,并进行跨国跨行业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贸易核算方法夸大了中国的出口规模,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和资源充裕的国家出口中的增值率较高,跨行业比较来看,传统的高科技行业出口中的增值率反而比其他行业要低。
肖威刘德学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跨国
广东省制造业企业效率分析——基于产业内集聚与垂直关联产业溢出的视角
从微观企业层面入手,本文利用2005—2007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平衡面板数据集,研究了产业内集聚和垂直关联产业溢出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在研究中,为了消除TFP估计中存在的变量内生性问题,论文采用"LP"方法进行处理。实证发...
周建华
制度环境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基于跨国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8
2011年
基于服务品与制造品产品特性差异的比较,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环境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重要影响,并利用2005年跨国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经验研究表明,以服务贸易出口RCA作为比较优势衡量指标,无论是全部样本还是剔除了小国的样本,制度环境对服务贸易出口RCA的影响均十分显著,而且在制度环境"糟糕"的国家,制度对服务贸易出口RCA的影响更为明显。制度改善能够促进服务贸易出口RCA的提升,并提高服务经济在GDP中的比重。最后,针对后危机时代国际分工模式可能的变化,以及我国所面临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本文从改善制度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胡超张捷
关键词:制度环境经济转型
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内价值链建设的视角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运用决策树分析方法,从价值链分工的角度出发,基于2012年沿海地区509家出口企业的调研数据,研究了中国外向型企业在要素成本上扬和外需疲软的双重压力下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转型升级是外向型企业更具持续性的长期的路径选择;而构建国内价值链,建设自主创新、高端制造和市场拓展等关键能力,积累资金、人力资本等关键资源对转型升级进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国内市场的开拓,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重塑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新定位的现实出路。
张媛媛张捷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要素禀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