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6-2)

作品数:26 被引量:303H指数:11
相关作者:马代夫曹清河王欣李强李洪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甘薯
  • 8篇选育
  • 6篇栽培
  • 5篇植物
  • 4篇淀粉
  • 4篇栽培技术
  • 4篇基因
  • 4篇甘薯新品种
  • 3篇近缘
  • 3篇抗氧化
  • 3篇花粉
  • 3篇基因型
  • 3篇基因型差异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选育及栽培技...
  • 2篇野生
  • 2篇野生种
  • 2篇杂种
  • 2篇植物花

机构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山东省农业科...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林学院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湖南省作物研...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莱州市农业局
  • 1篇铜山县农业局

作者

  • 11篇马代夫
  • 9篇曹清河
  • 8篇王欣
  • 6篇谢逸萍
  • 6篇李秀英
  • 6篇张安
  • 6篇李洪民
  • 6篇李强
  • 5篇谢一芝
  • 5篇郭小丁
  • 5篇张立明
  • 5篇唐忠厚
  • 5篇王庆美
  • 5篇贾赵东
  • 4篇李爱贤
  • 4篇尹晴红
  • 4篇侯夫云
  • 3篇董顺旭
  • 3篇陆国权
  • 3篇李鹏

传媒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国蔬菜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年份

  • 6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菜用甘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81
2007年
综述了菜用甘薯的营养组分、医疗保健作用,对菜用甘薯的品种选育、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比较了菜用甘薯育种的3种技术经济指标,指出了菜用甘薯作为蔬菜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展望了菜用甘薯育种方向、栽培采收方式和市场开拓前景。
曹清河刘义峰李强张安杨光峰马代夫
关键词:菜用甘薯营养组分品种选育栽培方法
甘薯品种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AMMI模型对2005-2006年江苏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3个乘积项表达的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成分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解释交互作用平方和的50.96%、33.7%和10.65%,可合计共解释95.31%互作平方和。宁11-6、南京J51—11和徐62-4属于高产稳产品种;南京00211属于低产稳产品种;南京99—19属于低产不稳产品种;宁27—5和苏渝303属于高产不稳产品种。根据AMMI双标图及互作效应值,宁13—1和苏渝303有相对广泛的适应性,宁13—1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试点有特殊适应性,宁27—5对泰兴市试点有特殊适应性,产量较低的南京99—19对涟水县试点有显著的正向互作效应,表现出特殊适应性。就地点环境而言,泗洪县试点最适宜的品种为苏渝303,徐州中心试点对于各品种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贾赵东谢一芝尹晴红郭小丁嵇小琴
关键词:甘薯AMMI模型稳定性适应性
DNA分子标记在甘薯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007年
DNA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在甘薯育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概述了分子标记在甘薯的起源、进化与分类、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基因定位与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甘薯的分子育种提出了展望。
张超凡黄艳岚周虹
关键词:甘薯分子标记遗传育种
甘薯二羟基黄酮醇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08年
根据其它作物的二羟基黄酮醇还原酶(DFR)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甘薯块根中分离出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DFR基因,并定名为ibDFR。该基因全长1232bp,编码398aa。核甘酸序列分析表明,与牵牛相似系数达85%,与烟草的相似系数达到67%,与马铃薯的相似系数达75%。将ibDFR连接到pET30a(+)载体中,检测ibDFR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ibDFR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与推算一致,能在大肠杆菌中转录表达。
赵宝杰侯夫云王庆美李爱贤张立明
关键词:甘薯花青素克隆
盐胁迫对5种甘薯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以5个甘薯品种胜利100、徐薯25、徐薯26、徐55-2和徐薯18为材料,通过浇灌不同浓度(0、50、100 mmol/L)NaC l,研究了盐胁迫对甘薯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旨在为甘薯耐盐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大,5种甘薯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随之增大。5种甘薯的耐盐性由小到大依次为:胜利100<徐薯25<徐55-2<徐薯26<徐薯18。
过晓明张楠马代夫王欣李强
关键词:盐胁迫甘薯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
贮藏期甘薯块根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被引量:18
2008年
对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在整个贮藏期不同时段淀粉率和淀粉酶活性进行精确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在整个贮藏期淀粉率均有所下降,降幅为1—2个百分点;不同淀粉含量品种的淀粉酶活性差异很大,酶活性值为0.126—5.358mg/g;各品种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多数品种淀粉酶活性的高峰值出现在贮藏30d到45d之间,但淀粉酶活性的高低与淀粉率的高低不成正比;淀粉率下降速度与淀粉酶活性高低相关性不显著。
谢逸萍李洪民王欣
关键词:甘薯贮藏期淀粉酶活性
甘薯多酚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多酚是在植物性食物中发现的、具有潜在促进健康作用的化合物。为筛选高多酚含量且稳定性好的甘薯品种,测定了5个产地21个甘薯品种(系)的多酚含量,分析了其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效应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甘薯多酚平均含量为0.485 g/100 g,品种间变幅为0.302~1.092 g/100 g,变异系数为34.41%;产地间变幅为0.201~1.337 g/100 g,变异系数为46.98%,基因型、产地以及基因型与产地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显示甘薯多酚含量受基因型、产地以及基因型与产地互作效应的影响。同时筛选出"金山1222"、"浙大9201"、"浙34-81"、"浙255"、"徐55-2"等多个多酚含量高、产地稳定性强的品种。
陆国权赵文静
关键词:甘薯多酚含量基因型差异环境效应
甘薯近缘种染色体核型及花粉粒超微结构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利用压片法和花粉粒扫描电镜法对甘薯近缘种Ipomoea hederacea Jacq.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核型及其分类地位进行分析和界定,以明确甘薯近缘种的细胞遗传学信息及其在甘薯属中的进化程度.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此近缘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0,属于二倍体种.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此物种染色体长度分布在4.19~8.83μm,核型公式为2n=2x=30=26m(2SAT)+4sm(2SAT).花粉粒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其外壁结构属于较为原始的物种.
曹清河马代夫张安
关键词:IPOMOEA染色体计数
甘薯新品种苏薯1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10年
苏薯14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Acadian×南薯99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食用及食品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熟食品质优、中抗根腐病和黑斑病等特点,2010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甘薯品种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14号的产量。本研究介绍其选育、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
关键词:甘薯选育栽培技术
不同水分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移栽后根系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在温室内利用盆栽种植方式,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在甘薯移栽后不同水分条件下对甘薯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甘薯苗期移栽成活率和根系须根数目显著下降,而根系生物量和的抗氧化酶活力变化不明显。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除MDA含量急剧上升外,移栽成活率、根系数目、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力均显著下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干旱胁迫下减缓了根系移栽成活率、须根数目、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力的下降。
解备涛王庆美张立明
关键词:甘薯植物生长调节剂移栽抗氧化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