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KF201313)

作品数:4 被引量:62H指数:3
相关作者:谢肇汪小华李伟黄科董世武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重
  • 2篇骨重建
  • 2篇干细胞
  • 2篇成骨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缺损
  • 1篇胫骨
  • 1篇胫骨骨折
  • 1篇磷酸钙
  • 1篇磷酸钙骨水泥
  • 1篇灭活
  • 1篇骨缺损
  • 1篇骨水泥
  • 1篇骨髓炎
  • 1篇骨修复
  • 1篇骨诱导
  • 1篇骨折

机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谢肇
  • 3篇汪小华
  • 2篇董世武
  • 2篇黄科
  • 2篇李伟
  • 1篇沈杰
  • 1篇胡宗凯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MMA骨水泥与磷酸钙骨水泥诱导成膜及其对成骨活性的差异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比较PMMA骨水泥与磷酸钙骨水泥诱导周围形成膜的结构和成骨活性的差异。方法 3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MMA组和磷酸钙组,每组16只,双侧桡骨制造15 mm骨缺损,分别植入PMMA和磷酸钙骨水泥,4、6周后每组选取2只兔子取出骨水泥周围包裹的诱导膜比较膜厚度及血管密度;第4周取出骨水泥并在膜内植入自体松质骨,植骨后8、12周分别通过放射学和组织学评估新生骨形成的情况。结果 1 4、6周时PMMA骨水泥组诱导形成的膜厚度分别为(1 108±26)、(945±42)μm,磷酸钙骨水泥组诱导成膜厚度为(945±34)、(778±22)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MA骨水泥诱导的膜血管密度分别为6、3个/cm2,而磷酸钙骨水泥诱导形成的膜血管密度分别为2、2个/cm2。2放射学检测可见植骨后第8、12周PMMA组成骨按Lane-Sandhu X线评分(2.84±0.36)、(4.22±0.54)优于磷酸钙组(1.98±0.15)、(3.16±0.2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第8、12周组织学观察PMMA组按Nilsson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3.14±0.29)、(4.63±0.37),成骨优于磷酸钙组(2.10±0.18)、(3.59±0.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西兰兔桡骨骨缺损处PMMA骨水泥诱导形成的生物膜较磷酸钙骨水泥诱导形成的生物膜具有更强的促血管化和成骨活性。
魏富达汪小华谢肇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骨重建
Cbfβ人工miRNA干扰载体构建及稳定细胞株系的获得与鉴定
2014年
目的构建Cbfβ基因干扰载体,获得Cbfβ人工miRNA干扰载体和稳定细胞株系,检测其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设计特异性干扰小鼠Cbfβ基因的人工miRNA序列,构建Cbfβ干扰载体Blockit miRNA-cbfβ-miRNA1/miRNA2,将其转入C3H10T1/2细胞获得稳定细胞株;用BMP-2诱导3 d后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Cbfβ、Runx2和成骨标志基因ALP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成骨转录因子Cbfβ的干扰载体并获得了稳定细胞株系,成骨标志基因ALP和Cbf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Runx2下降不显著(P>0.05)。结论 miRNA-cbfβ-miRNA1/miRNA2载体可以抑制成骨转录因子Cbfβ的功能,进而降低成骨标志基因ALP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获得可以影响成骨过程的稳定细胞株系。
黄科胡宗凯喻胜鹏傅景曙李伟董世武谢肇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骨诱导膜活化灭活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构建骨缺损诱导膜模型,探讨骨诱导膜对灭活移植骨成骨诱导活性的作用。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一期在桡骨中段制造骨缺损模型,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诱导生物膜形成。第6、8周分别处死4只取出诱导膜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并切片作HE染色,取同只兔皮下组织作为对照。其余24只兔在一期植入骨水泥后6周取出骨水泥进行二期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保留诱导膜并在膜内植入灭活骨,模型组保留诱导膜不植骨,对照组去除诱导膜植入灭活骨。二期处理后第8、12周通过放射学和组织学评估新生骨形成情况。结果ELISA检测表明在第6、8周诱导膜中BMP-2含量[(437.40±20.75)、(346.67±30.05)pg/mL]、VEGF含量[(362.33±38.85)、(233.84±18.20)pg/mL]均高于皮下组织(P<0.05),同时在诱导膜切片HE染色中观察到软骨内骨化;放射学检测可见二期处理后第8、12周实验组成骨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1),模型组有少许骨痂形成,对照组无成骨;第8、12周组织学观察实验组可见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形成,成骨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1),对照组仅有纤维连接,未见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结论骨诱导膜含有间充质干细胞和高浓度的细胞因子,从而促进灭活移植骨重建骨缺损。
汪小华魏富达喻胜鹏李伟黄科董世武谢肇
关键词:骨重建间充质干细胞
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被引量:49
2015年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7例胫骨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19.67岁,平均40.9岁。I期清创后平均骨缺损长度6.7cm(2.0—18.5cm),在骨缺损处填塞抗生素骨水泥诱导生物膜形成,Ⅱ期在膜内植骨重建骨缺损,观察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疗效。结果17例患者随访24-32个月(平均27个月),均获得临床骨愈合。术后4~6个月均获得影像学骨愈合。其中2例I期术后感染复发,再次清创后,1例发生外固定架近端钉道感染,拆除外固定钢板螺钉并局部换药处理后控制感染;2例出现功能障碍,1例足内翻畸形,1例踝关节僵直,1例出现金属排斥反应。结论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可取得良好疗效,尤其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中具有显著的优势。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关注患肢功能性并发症的预防。
汪小华傅景曙沈杰谢肇
关键词:骨髓炎胫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