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01019) 作品数:9 被引量:95 H指数:6 相关作者: 任志远 郭斌 李晶 张翀 党碧玲 更多>> 相关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长安大学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基于Landsat TM的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图谱研究 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两期TM影像,通过遥感与GI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地学信息图谱理论,深入分析了10 a来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空间特征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体、耕地、林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是以侵占大量农田为代价的。景观破碎度变大,形状趋于复杂,优势度降低,多样性和均匀性增大,景观类型有向多样性或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景观的匀质化发展降低了景观抗干扰的能力,同时导致景观稳定性降低。分析表明,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以各类型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趋势最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研究区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阶段。 张翀 李晶 任志远关键词: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景观 西安地区近50年降水量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降水量变化。方法利用西安地区1951—2000年年降水量、月降水量资料,通过线性趋势法和累积距平曲线法,对西安地区近50年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世纪50年代降水以偏多为主,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降水基本正常,变化小,70年代末期降水偏少,80年代初期降水偏多,80年代末期降水基本正常,90年代降水一直持续偏少。结论西安地区降水长期变化呈微弱的减少趋势,以20.42 mm/10 a的速率减少;汛期降水变化也呈减少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减少趋势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各季均呈减少趋势,秋季最为明显;年降水量无明显的突变。 党碧玲 任志远 张翀关键词:降水量 累积距平 西安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效应测评研究 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两期遥感影像,以ArcGIS9.0和ERDAS8.5为平台分析了西安市2000~2007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并对研究区2000~2007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变化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7 a间西安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显著,综合土地动态度为1.9%,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年变化率为3.1%;耕地、未利用地、园地、水体面积有所减少,西安城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259.8×10^6元减少到2007年的233.6×10^6元,共减少了26.2×10^6元;经证实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因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的生态响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郭斌 任志远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遥感 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评价及区域分异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4 2009年 人口的综合素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人口的规模、素质和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构建了陕西省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确定了四个与人力资源素质密切相关的因子,分别是收入水平因子(LOIF:The Level Of Income Fac-tor)、医疗条件因子(MCF:Medical Condition Factor)、科教文化因子(SECF: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Cultural Fac-tors)、非农产业因子(NAIF: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Factor);并计算了各市在各因子上的得分,从而得到了人力资源综合评价指数(HREI:Human Resources Evaluation Index);利用SPSS构建了因子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GDP)间的逐步回归模型;运用系统聚类法将人力资源综合评价指数与影响因子分为4类;在ARCGIS支持下制作了陕西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评价图,从而揭示了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空间差异。 郭斌 任志远 张小平关键词:聚类分析 GIS 3S支持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2010年 根据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与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利用西安市1988、2000年两期遥感影像,分析了西安市1988-2000年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过程;利用PSR模型构建了西安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HP法确定权重,采用遥感影像确定模型中的自然组分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生态安全动态进行了尝试性评价;将土地利用图与生态安全评价图做叠置分析,得到了生态安全状态与土地利用格局间的内在联系。 郭斌 任志远 高孟绪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 西安城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动态变化 被引量:13 2009年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安全动态,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利用2000年、2007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得到2000年与2007年西安城区土地利用图;在ARCGIS支持下将土地利用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揭示了近7年西安城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运用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信息熵与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功效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将土地利用图与生态安全评价图做叠置分析,得到了生态安全格局与土地利用格局间的内在联系。 郭斌 任志远关键词:LUCC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2 2008年 在GIS支持下,采用水量平衡法、容量折算法等计算了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物质量,采用成本核算、市场价格法等计算了涵养水源的价值量。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及其价值在1978—2000年总体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其中,1978—1990年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数量从15.98×109t.a-1增加到19.19×109t.a-1,总涵养水源价值从10.71×109元.a-1增加到12.86×109元.a-1,年均递增率为1.39%;1990—2000年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数量从19.19×109t.a-1减少到17.96×109t.a-1,总涵养水源价值从12.86×109元.a-1减少到12.03×109元.a-1,年均递减率为0.68%。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及涵养水源价值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趋势。 李晶 任志远关键词:土地利用 陕北黄土高原 GIS支持下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9 2008年 生态安全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它是指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因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受到威胁的状态。在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陕北黄土高原的特点,通过对人口压力和生态服务价值做回归分析,再计算生态服务价值随人口压力增长的拐点,得到生态安全的阈值,判定生态不安全区,进一步通过马氏距离法,做相似性判定,而得到整个陕北黄土高原每一个自然生态单元的生态安全状态。其结果表明:2000年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生态不安全指数水平为0.68,该区整体上处于生态欠安全水平,故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从空间分布来看,陕北黄土高原的安全生态状况存在着南北高、中部低的趋势。在各个县中,生态不安全等级最低的是黄龙县,生态安全状况较好;而延川属于整个研究区中最不安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通过对研究区三类不同地貌类型区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其结果为:南部低山丘陵区〉北部风沙过渡区〉中部黄土丘陵区。 李晶 任志远关键词:生态安全 人口压力 生态服务价值 陕北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