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KS018)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邓泉国孟迎辉战晓华范思凯李洪君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行政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自治
  • 8篇村民
  • 8篇村民自治
  • 7篇居民自治
  • 4篇农村村
  • 4篇农村村民
  • 4篇城市居民自治
  • 3篇农村村民自治
  • 3篇自治组织
  • 2篇农村
  • 2篇民主
  • 2篇法制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动因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政府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参与

机构

  • 9篇辽宁行政学院
  • 4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邓泉国
  • 3篇孟迎辉
  • 3篇战晓华
  • 2篇范思凯
  • 1篇李洪君

传媒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农业经济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学习论坛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的法制建设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无论是村民自治还是居民自治已初步形成包括国家、地方和社区等层面的法制体系,这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法制基础。但由于村民自治同居民自治的法制建设形成和发展的动因不同,两者要解决的课题及侧重点也有所差别。适应形势的需要,当下农村村民自治法制建设的重点在于社区层面的制度建设;而城市居民自治法制建设的重点则在于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着重要加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
孟迎辉邓泉国
关键词:村民自治居民自治法制建设
结构与关系:村民自治与居民自治组织体系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与城市的居民自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已经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相互影响和促进的组织结构体系。文章从二者自身的资源特质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大背景出发,重点分析了村民自治组织与居民自治组织主体系统的结构与关系,比较了二者的共性和差异,进而提出了二者相互借鉴、彼此促进的策略建议,以利于推动我国基层自治组织的持续完善与发展。
范思凯邓泉国
关键词:村民自治居民自治
基层政治参与的理论范式及其限制被引量:2
2007年
目前流行的以期理解公民在基层政治生活中的参与问题的相关理论模型有善治、制度/事件、理性选择、社会资本、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等。各种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论题,提供了鲜活的解释,但都各有其不足之处:源于公共管理学的善治理论范式与以提供解释为主旨的政治社会学在学理上存在内在的张力;社会资本理论范式自身存在“模糊性”;自由主义范式难以解释社会成员基层政治参与何以不足,社群主义还停留在对“集体主义”的伦理呼吁层面,理性选择范式在将个人主义方法论向群体共性行为的推进方面缺乏合理的“惊险一跳”。
李洪君邓泉国
关键词:基层政治参与理论范式公民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结构与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农村基层自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创新,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已经逐渐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适度分离而又相互制约的组织结构体系。文章从村民自治的自身资源特质以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大背景出发,重点分析了村民自治组织主体系统的结构与关系,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组织体系的建议,以利于推动农村村民自治和农村各项公共事业与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
范思凯邓泉国
关键词:村民自治组织
村民自治与居民自治中政府与自治组织关系比较
2012年
在基层群众自治中,政府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由于国家在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战略不同、城乡社会结构及城乡基层社会面临的治理压力不同,城乡政府与自治组织关系既有相似性,又各具特色。
战晓华
关键词:村民自治居民自治政府自治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发展——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兴起的背景与动因比较
<正>党的十七大一个重大创新是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确立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基本制度。这一重大论断与决策,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的基本...
邓泉国
文献传递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法制体系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国家、地方和社区等层面的法制体系,为我国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法制基础。但同时,我国居民自治的法制建设才刚刚起步,在总体上还处在依靠政策和文件运作的阶段,严重滞后于居民自治的实践,成为城市居民自治发展的"瓶颈"。适应形势的需要,城市居民自治法制建设的重点在于政府层面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制建设,尤其是要着力于《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
孟迎辉邓泉国
关键词:法制
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兴起的背景与动因比较被引量:14
2008年
作为我国基层民主的两大实现形式,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都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其形成的过程都是群众的自发创造和政府的自觉推动互动的过程。但是,由于城市与农村在制度变迁中的次序和城乡社会结构的不同,城市居民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兴起的背景与动因各有特点:农村村民自治一开始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政府自觉推动的结果;农村村民自治的特点较为突出,城市居民自治的特性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村民自治是农村发展带有根本性的途径,而城市居民自治的作用则相对有限。
邓泉国
关键词: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动因
农村村民民主决策与城市居民民主决策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民主决策不仅是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一关键环节。由于农村和城市社会结构的不同,在民主决策方面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决策主体、决策内容、决策程序和方法等方面。
邓泉国孟迎辉
关键词: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民主决策
村民自治与居民自治中的自治组织与党组织关系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在基层群众自治中,两委关系的实质是基层群众自治与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关系问题。由于城市和农村历史传统和社会结构不同,城乡两委关系在态势和制度创新方面既有共性,又各具特征。
战晓华邓泉国
关键词:村民自治居民自治自治组织党组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