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11A254)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黄令孙世刚李君涛艾新平王要武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电池
  • 5篇锂离子
  • 5篇锂离子电池
  • 5篇离子
  • 5篇离子电池
  • 5篇负极
  • 3篇负极材料
  • 2篇
  • 2篇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循环性能
  • 1篇蒸发法
  • 1篇正温度系数
  • 1篇水溶
  • 1篇泡沫镍
  • 1篇球形
  • 1篇热保护
  • 1篇热失控
  • 1篇锂二次电池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李君涛
  • 3篇孙世刚
  • 3篇黄令
  • 2篇艾新平
  • 2篇王雪
  • 2篇陈敬波
  • 2篇尚玉明
  • 2篇方谋
  • 2篇王要武
  • 1篇肖尧
  • 1篇郑小美
  • 1篇张倩
  • 1篇魏耀东
  • 1篇林舟
  • 1篇刘杰
  • 1篇陈瑶
  • 1篇王琪
  • 1篇杜金雁
  • 1篇苏航
  • 1篇夏兰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2篇电化学
  • 2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锂离子电池三维网状结构硅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以泡沫镍为导电基底,制备锂离子电池三维网状结构硅薄膜负极材料,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当硅薄膜的厚度为200 nm时,三维网状结构硅薄膜负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以800 mA/g的电流充放电时,首次放电容量高达4060mAh/g,循环300周后容量保持在1704 mAh/g;充放电电流为4200 mA/g(1 C)时,首次放电容量为2940 mAh/g,循环300周后容量为1472 mAh/g;当充放电电流增大到21 A/g(5 C)时,放电容量仍高达1294 mAh/g.增加硅薄膜的厚度到600 nm,虽然其循环性能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优良的倍率性能.与平板硅薄膜材料相比,三维网状结构硅薄膜材料有效地缓解了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而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张倩刘杰李君涛黄令孙世刚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磁控溅射法泡沫镍
一种可为锂二次电池提供过热保护的正温度敏感系数电极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将导电碳黑(carbon black,CB)SuperP均匀地分散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的聚合物基质中,发展出了一种具有正温度敏感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特征的CB—PMMA复合材料,并采用该复合材料为铝箔基体的表面涂层,制备出具有三明治结构的A1/PTC/LiCoO2阴极.通过循环伏安扫描、倍率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方法考察了PTC复合电极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C—LiCoO2电极在常温下具有高的充放电比容量、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PTC涂层对LiCoO2电极的正常充放电没有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但在80~120℃的高温下,PTC涂层因电阻急剧增大约2个数量级,限制了电极活性层与集流体之间的电流传输,导致电极容量的急剧下降,表现出良好的自激发热阻断效果,从而可以防止电池因热失控而引发的安全性问题.
夏兰朱利敏张海燕艾新平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温度系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失控
球形Sn-SnSb合金纳米粒子制备及其储锂性能被引量:1
2014年
锂离子电池Sn负极材料有较高的比容量,但其容量随周期循环急剧衰减.若Sn与Sb形成SnSb合金可以改善其循环性能.本文采用有机液相还原方法制备了球形Sn-SnSb合金纳米粒子,其首周期循环充电容量1235.9 mAh·g-1,放电容量为785.9 mAh·g-1,经过50周的循环之后其放电容量保持在409.2 mAh·g-1,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
肖尧吴娇红王琪黄令李君涛孙世刚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
锂离子电池用Si/Ag复合材料的制备被引量:2
2012年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还原AgNO3制备纳米Ag颗粒,然后使其附着在Si颗粒表面,获得Si-Ag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文考察研究了以30nm和80nm硅粉为原料,不同Ag添加量对Si-Ag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运用XRD和TEM对样品进行表征。为进一步提高Si-Ag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增加复合材料中Ag的含量、增强Si与Ag的结合力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杜金雁陈敬波尚玉明王要武方谋王雪魏耀东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循环性能
锂离子电池用硅负极材料的改性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以葡萄糖为还原剂的银镜反应体系,对硅粉进行表面改性。对不同硅银质量比的硅银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和形貌分析,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硅粉表面包覆了一层均匀致密的银颗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硅在脱嵌锂时的体积膨胀,改善了电极的循环性能。硅银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840mAh/g,30次循环后逐渐降至533mAh/g。
王雪方谋尚玉明王要武陈敬波孟永强
关键词:表面改性锂离子电池
不同硅氧原子比的SiOx/C复合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被引量:2
2013年
硅氧化物负极具有来源简单、储锂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工作采用机械球磨Si和SiO2制备出O:Si原子比分别为0.20,0.40和0.63的SiOx/C复合材料,并通过比较3种复合材料的可逆电化学储锂行为,研究了O:Si原子比对硅氧化物负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硅原子比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并没有表现出同步提高的趋势.EIS研究结果证实,过高的氧硅原子比导致复合材料中氧化锂和硅酸锂等惰性缓冲介质的含量过大,不仅大幅度降低了SiOx材料的电子电导,而且引起了锂离子在电解液和活性相之间的传输困难.具有合适O:Si原子比的SiO0.4/C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储锂容量和最优的循环性能.其初始可逆容量为1636 mAh/g,首周库仑效率为70%;以1000 mA/g的电流密度循环200周后,仍能够保持75%的初始容量,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瑶曾诗艾新平
关键词:负极材料
富锂Li_(1.23)Ni_(0.09)Co_(0.12)Mn_(0.56)O_2材料的水溶-蒸发法合成及其初始1.5周充放电过程的原位XRD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水溶-蒸发法成功合成了锂离子电池Li1.23Ni0.09Co0.12Mn0.56O2正极材料.通过扫面电镜(SEM)、非原位X射线衍射(XRD)、原位XRD观察材料形貌、表征材料结构,并测试电极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材料为粒径330nm的多边形结构,是层状的固溶体—Li2MnO3结构,该正极0.1C首周期放电比容量250.8 mAh·g-1,40周期循环容量保持率86.5%.通过原位XRD可确证电极在首周期放电过程产生少量Li0.9MnO2新相,在其后多周期循环过程电极层状结构趋于向尖晶石结构发生转变致使电极电化学性能恶化.此外,晶格参数c首周期充电过程先增后减在4.54 V左右保持稳定,放电与第2周期充电过程其值逐渐下降;晶格参数a则经历了下降平稳再升高的过程,该数值的变化均对应于相应电化学行为.
沈重亨沈守宇林舟郑小美苏航黄令李君涛孙世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