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12C12014-1)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王秀艳雷后兴章瑶俞培忠姜程曦更多>>
相关机构: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学研究院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畲药
  • 3篇覆盆子
  • 2篇学成
  • 2篇掌叶覆盆子
  • 2篇植物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化学成分
  • 1篇豆素
  • 1篇药材
  • 1篇原植物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长发育规律
  • 1篇生物学特性研...
  • 1篇市售
  • 1篇甾体
  • 1篇羟基
  • 1篇物候期

机构

  • 3篇丽水市农业科...
  • 2篇学研究院
  • 2篇丽水市农林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丽水学院
  • 1篇台州学院
  • 1篇温州大学
  • 1篇浙江医药高等...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程科军
  • 1篇陈旭波
  • 1篇俞培忠
  • 1篇彭昕
  • 1篇姜程曦
  • 1篇章瑶
  • 1篇雷后兴
  • 1篇王秀艳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源于菊科植物的畲药特点及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基原植物是菊科植物的畲药(以下简称“菊科畲药”)品种特点和研究现状,为菊科畲药的深度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国民族药辞典》中菊科畲药的系统整理和相关文献检索,从药用部位、多民族交叉使用情况、传统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质量控制标准等多个角度,系统梳理了菊科畲药的品种特点和研究现状。结果菊科畲药是数量最多的一类畲药品种,其药用部位主要是全草类,与土家药的交叉使用最多,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疮疖、疔疖和烂脚等皮肤性疾病和外感性疾病,但是菊科畲药还存在基原植物不明确、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薄弱、质量控制标准水平较低等问题。结论菊科畲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其研究水平还是相对较低,后期还需进一步加强基原植物的品种整理、药效物质基础的分析以及体现畲药特点的质量控制标准构建等工作。
林怡洁朱虹刘赛陈旭波童应鹏程科军
关键词:菊科畲药
三叶青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摘要:目的研究三叶青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为大田规范种植提供指导。方法通过田间系统定点观察和普遍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叶青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结果与结论三叶青系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本,通过3年观察结果表明,三叶青年生长发育阶段过程具有明显的萌芽、快速生长、缓慢生长、秋季快速生长、休眠等一致的规律,具体归纳为萌芽期每年的3—4月、快速生长期5~7月、高温缓慢生长期8—9月,秋发期10~11月,低温休眠期12月至次年3月等五个时期;花期4~6月,果期8—10月,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极少。
吉庆勇程文亮吴华芬朱波华金渭季炳招
关键词:关键词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物候期
小香勾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15年
介绍了畲药小香勾之一的天仙果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方面的知识,以期为大田规范种植天仙果提供指导。
吉庆勇彭昕程文亮华金渭朱波吴华芬程科军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栽培
市售覆盆子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检测市场销售覆盆子药材,为保证覆盆子药材使用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提供一种新的鉴定手段。方法获取掌叶覆盆子及其5种常见同属易混种ITS2序列,以及GenBank上下载的共计48条序列。使用Gene Tool软件分析ITS2序列长度,GC含量和变异位点等情况,利用Clustal X和MEGA 7.0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和构建邻接系统发育聚类树。同时随机检测24份市售覆盆子药材,利用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和构建邻接系统发育聚类树确定物种,鉴别真伪。结果掌叶覆盆子基原植物可与其同属易混种进行明显区分;市售药材中正品22份,伪品1份,混合物1份。结论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能够成功鉴定市场销售的掌叶覆盆子及其混伪品。
方洁吕群丹陈正道潘俊杰程科军
关键词:覆盆子掌叶覆盆子DNA条形码
柳叶蜡梅叶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为寻找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叶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对其氯仿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通过正相硅胶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了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9-epi-blumenol C(1),blumenolC(2),(+)-去氢催吐萝芙叶醇(3),(+)-催吐萝芙叶醇(4),robinlin(5),(-)-黑麦交酯(6),异秦皮定(7),东莨菪素(8),6,7-二甲氧基香豆素(9),6,7,8-三甲氧基香豆素(10),β-谷甾酮(11),β-谷甾醇(12)。其中化合物1~6为蜡梅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到的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为首次分离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7,11和12为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章瑶华金渭王秀艳程文亮雷后兴程科军俞培忠
关键词:柳叶蜡梅香豆素甾体
畲药搁公扭根基原植物及其同属易混种的ITS2条形码鉴别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对畲药搁公扭根及其同属易混种进行分子鉴定,以保证药材使用的正确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别于浙江、广西、江西和安徽等地采集搁公扭根基原植物掌叶覆盆子及其9种同属易混种高粱泡、山莓、蓬蘽、茅莓、插田泡、寒莓、东南悬钩子、三花悬钩子和武夷悬钩子样品共140份。对采集样品进行基因组DNA提取、ITS2基因片段PCR扩增并双向测序、拼接获得相应序列,基于HMMer方法注释获取ITS2序列,同时下载Gen Bank相应物种ITS2序列37条,使用Gene Tool软件分析ITS2序列长度、GC量、变异位点等情况,利用Clustal X和MEGA7.0软件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构建邻接(NJ)系统发育树。结果搁公扭根及其9种同属易混种ITS2序列长度为211~213 bp,GC量为52.1%~58.0%;搁公扭根基原植物与其他物种共有14个变异位点,一处插入/缺失;搁公扭根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为0.007 2,显著小于其他9个易混种,其中与山莓和武夷悬钩子进化距离最近,与蓬蘽最远;NJ进化树中搁公扭根各单倍型序列单独聚为一支,可与其他物种成功区分。结论 ITS2序列能够成功鉴别搁公扭根基原植物及其9种同属易混种,为畲药DNA条形码分子鉴别提供了有力佐证,助力畲药流通信息监管。
吕群丹方洁潘俊杰程文亮姜程曦程科军
关键词:畲药掌叶覆盆子ITS2
畲药搁公扭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对畲药搁公扭根Rubi Radix et Rhizoma(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的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搁公扭根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蔷薇酸(3)、11α-羟基蔷薇酸(4)、委陵菜酸(5)、鞣花酸(6)、没食子酸(7)、熊果酸(8)、齐墩果酸(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畲药搁公扭根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为首次从华东覆盆子中分离得到。
姜程曦毛菊华王伟影程文亮程科军
关键词:畲药覆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