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X001)

作品数:9 被引量:98H指数:5
相关作者:仰海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逻辑
  • 3篇哲学
  • 3篇主义
  • 3篇资本逻辑
  • 3篇唯物
  • 3篇唯物主义
  • 3篇历史唯物主义
  • 3篇马克思思想
  • 2篇双重逻辑
  • 2篇资本论
  • 2篇逻辑与
  • 2篇《资本论》
  • 2篇《资本论》第...
  • 1篇当代境遇
  • 1篇第二自然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对话
  • 1篇欲望
  • 1篇哲学理念
  • 1篇哲学批判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篇仰海峰

传媒

  • 3篇哲学研究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现代哲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从主体、结构到资本逻辑的结构化——反思关于马克思思想之研究模式的主导逻辑被引量:13
2011年
自第二国际时代以来,关于马克思思想的研究在主导逻辑上经历了两次重要转换:一是上个世纪20年代以卢卡奇等为标志的从传统的经济决定论构架转向以主体一客体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构架,这一研究直接影响到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内马克思思想研究中得到回应;二是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关于人与结构的逻辑论争中,以主体一客体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模式受到质疑,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成为马克思思想解释的重要构架,并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一些学者的回应。
仰海峰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主导逻辑资本逻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历史辩证法
物的依赖关系与市民社会的经济学—哲学批判——新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研究
2013年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中文第一版标题为"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社会形态又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资产阶级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的物化"、"价值的货币形式因交换的发展而发展。资产阶级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和共产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性的区别"的内容引起了诸多的探讨。本文通过重新研究新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这部分内容,认为马克思在这一部分的直接对话对象是黑格尔,并从经济学—哲学批判的视角,揭示出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根本分野,即黑格尔想实现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修正式改造,而马克思则想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为基础,重建一个新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正是对传统市民社会的批判性替代。
仰海峰
关键词:市民社会自由人联合体
从学科对话、学术整合到问题域的确立——关于中哲、西哲、马哲对话的一个方法论思考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与沟通,不是简单地讨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或者实现相互间的诠释,而是在面对中国问题的境域中实现学科间的整合,形成本土学术话语。我们今天的对话、沟通与整合,实际上是要获得面对当下问题的"总体性"视野与方法。这才是对话的意义所在。
仰海峰
关键词:问题域总体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逻辑被引量:54
2010年
随着对马克思思想的深入研究,许多学者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当然,只停留于强调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深入到马克思的思想之中,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逻辑,从而批判地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在这种批判的重构中,以下情况显得非常重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中,
仰海峰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思想社会主义思潮哲学理念
历史唯物主义双重逻辑的当代境遇被引量:4
2010年
近年来,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引起了学界的强烈关注,这些讨论对于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是非常有益的。透过目前的讨论,我们也可以看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做进一步思考。就理论本身的建构而言,我认为以下几点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仰海峰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境遇逻辑马克思思想
资本逻辑与时间规划——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在1991年第10期的《哲学研究》上,刘奔先生发表了《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文,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时间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揭示了时间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意义。(参见刘奔)之后,俞吾金先生从实践概念出发,并结合资本的运行过程,进一步讨论了时间范畴的哲学意义及其在马克思哲学中的理论地位。(参见俞吾金)这些研究打破了传统思路的束缚,形成了探讨时间问题的新的理论指向。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近年的研究思路,笔者更愿意将马克思的时间概念与资本逻辑联系起来,从两者的关系出发来揭示时间范畴的现代哲学意义。
仰海峰
关键词:《资本论》第一卷资本逻辑马克思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意义
资本逻辑与空间规划——以《资本论》第一卷为核心的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本文主要讨论资本逻辑与空间规划之间的内在关系。资本逻辑的空间规划不仅体现为劳动空间的重构,而且体现为生活空间与城市空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建构。这是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新的社会结构。资本逻辑不仅改变了社会历史的空间样态,使自然变成与人工相关的"第二自然",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心理与意识空间。这也表明,第二自然意义上的空间并不是先验的存在,它与资本逻辑同体而生,是资本逻辑的展现境域。
仰海峰
关键词:资本逻辑第二自然乌托邦
现代性的镜像认同:鲍德里亚论马克思、德鲁兹与福柯被引量:4
2011年
镜像认同是拉康自我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拉康认为,人在婴儿时代的镜像认同就注定了人的自我异化与悲剧性存在,这是一种幻象中的认同。鲍德里亚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马克思、德鲁兹、福柯等人对现代性的批判,并没有真正地超越现代性,而是对现代性的另一种认同。他们都陷入到现代性的生产、创造的理论镜像中。
仰海峰
关键词:欲望权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