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024)

作品数:10 被引量:216H指数:7
相关作者:王晓龙万荣荣杨桂山徐金英李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植物
  • 6篇鄱阳湖
  • 3篇根系
  • 2篇典型植物
  • 2篇湿地植物
  • 2篇水情
  • 2篇土壤
  • 2篇群落
  • 2篇巢湖
  • 1篇低山丘陵
  • 1篇低山丘陵区
  • 1篇典型植被
  • 1篇动态特征
  • 1篇洞庭湖
  • 1篇岩石
  • 1篇养分
  • 1篇营养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植物茎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王晓龙
  • 3篇杨桂山
  • 3篇徐力刚
  • 3篇万荣荣
  • 3篇徐金英
  • 2篇游海林
  • 2篇常龙飞
  • 2篇姜加虎
  • 2篇李恒鹏
  • 2篇许加星
  • 2篇邓建明
  • 2篇胡锋
  • 2篇李冰
  • 1篇聂小飞
  • 1篇戴雪
  • 1篇刘宝贵
  • 1篇秦年秀
  • 1篇陈海梅

传媒

  • 3篇土壤
  • 2篇湿地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96
2014年
自然通江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之间形成复杂的江湖水沙交换关系,其变化影响着区域洪水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安全维护,是长江中游水问题的核心.从长江中游大型通江湖泊江湖关系的概念与内涵、江湖关系演变过程、江湖关系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研究的进展.针对当前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江湖关系表征指标体系是正确认识江湖关系的前提;定量区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贡献率是江湖关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深入跟踪研究三峡等重大工程对江湖关系变化的影响是一项长期任务;评估江湖关系调整背景下江湖关系的健康状况,研究以江湖水系重大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为核心的江湖关系优化调控原理,维持江湖两利的长江中游健康河湖系统格局和相互作用关系是江湖关系研究的根本目标.
万荣荣杨桂山王晓龙秦年秀戴雪
关键词:江湖关系长江鄱阳湖洞庭湖三峡工程
水深对湿地植物生长和繁殖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35
2016年
水文过程是湿地的基本生态过程。水位变化会对湿地植物的生长、繁殖和群落演替过程产生明显影响。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位变化对湿地植物的影响可能会加剧。从水深对湿地植物的植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种群繁殖和群落生物量的影响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并从研究方向、研究尺度和机制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徐金英陈海梅王晓龙
关键词:水深湿地植物繁殖
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物种多样性季节动态特征被引量:11
2016年
洲滩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洲滩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体现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与复杂性,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功能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样方与样线调查法对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优势种重要值均值在0.5以上,在群落中占有主导地位;与春季相比,阿及苔草、水蓼、菰、香蒲和南荻等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秋季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虉草群落和灰化苔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秋季则有所升高;芦苇和南荻群落在互为伴生过程中可能由于生长机理不同和生态位重叠现象,二者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其中春季南荻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秋季则以芦苇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相关分析表明,鄱阳湖湿地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生物量主要受到群落内优势种的类型、生长特性、繁殖方式,以及微地形的影响。
李冰杨桂山王晓龙万荣荣
关键词:物种丰富度群落物种多样性鄱阳湖
基于随机森林方法研究鄱阳湖典型洲滩植被群落分布与表层土壤因子耦合关系被引量:5
2020年
准确识别湿地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是湿地恢复和保护的重要前提。水文情势是影响鄱阳湖地区植被分布的关键因子,而植被分布格局则会对湿地土壤养分累积与赋存形态产生影响。本文利用优化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算法,基于多环境变量预测了鄱阳湖典型低滩植物(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inn)和高滩植物(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L.Liu)的分布,进而分析这两种植被表层土壤养分累积差异。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对虉草和南荻预测的精度分别达到了89.6%和89.3%。模型给出了土壤因子的重要性排序。按土壤因子与虉草分布的密切相关程度,重要性依次为全钾、氨氮、有机质、含水率、全氮、有效磷、全磷、pH和硝态氮;按土壤因子与南荻分布的密切相关程度,重要性依次为全钾、pH、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氨氮、含水率和有效磷。从植被分布与土壤因子的偏依赖图中可得出,南荻分布区较虉草分布区土壤酸性更强;虉草分布与土壤全氮、氨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南荻分布则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氨氮关系不显著;虉草分布与土壤全磷含量正相关,而南荻则与全磷负相关;虉草和南荻与土壤有效磷相互作用关系较弱;此外虉草分布区钾含量低,二者负相关,而南荻分布区钾含量高,二者正相关。随机森林方法适用于模拟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给出了单个土壤因子与植被之间的偏依赖关系,易于给出生态学意义上的解释,在研究湿地植被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中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郑利林徐金英王晓龙王晓龙
关键词:虉草土壤因子
湿地植物根系生长动态及其环境响应性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湿地植物根系生理生态特征研究一直是湿地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由于其独特的水文特征与潜育化土壤环境,湿地植物根系生长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近年来更是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总结了近年来湿地植物根系生长动态研究方面的已有成果,综合论述了湿地环境对湿地植物根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重点归纳了湿地水文过程、土壤水分、土壤养分以及土壤其他因子对湿地植物根系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加强植物根系对湿地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与机制研究的归纳总结,有助于掌握湿地环境根际微生态系统研究动态,了解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演替及演化机制。
游海林徐力刚姜加虎许加星邓建明王晓龙
关键词:湿地植物根系影响因素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植物根系生长对极端水情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3
2013年
选择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植物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和蓠蒿(Artemisia seleng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制试验探讨长期淹水与旱化处理对3种植物根系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灰化薹草和虉草在长期淹水条件处理下主根长度、须根长度、主根重量以及须根重量均明显大于旱化处理;蓠蒿根系生长特征则显示了相反的趋势。2)在长期淹水条件下,各植物主根长度及须根长度差异不明显;而在旱化条件下,3种植物主根长度则显著高于须根长度。在长期淹水条件下,3种植物主根重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灰化薹草>虉草>蓠蒿,而须根重量则为灰化薹草>蓠蒿>虉草;在旱化处理条件下,3种湿地植物主根重量与须根重量差异均较明显。3)在长期淹水条件下,3种植物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差异显著;而干旱处理条件下各植物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差异不明显。此外,无论是在长期淹水还是在旱化处理条件下,3种植物主根长度与其地表长度的比值差异均不明显。4)3种植物的主根长度和须根长度、主根与须根长度之比以及主根重量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游海林徐力刚姜加虎许加星邓建明王晓龙
关键词:典型植物根系鄱阳湖
两种温度下鄱阳湖3种典型植物茎和叶残体降解过程中水中的氮和磷含量变化被引量:3
2018年
于2015年10月15-17日,割取鄱阳湖3种典型植物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地上部分,采集其茎和叶,在实验室内,在20℃和35℃条件下,在植物茎和叶残体在水中的降解过程中,测定植物残体释放到水中的氮、磷营养盐(全氮、全磷、氨氮、硝态氮、磷酸盐)的含量和降解残液p H。研究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在芦苇茎和叶残体降解过程中,水中总氮、硝态氮、氨氮和总磷质量浓度分别在实验的第24天、第24天、第30天和第30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1.40 mg/L、168.17 mg/L、123.35 mg/L和51.95 mg/L;在20℃条件下,其质量浓度分别在实验的第24天、第12天、第18天和第30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1.45 mg/L、57.75 mg/L、85.76 mg/L和37.00 mg/L。在35℃条件下,在灰化薹草茎和叶残体降解过程中,水中总氮、硝态氮、氨氮、总磷和磷酸盐含量在实验的第18天、第12天、第18天、第30天、第30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7.02 mg/L、65.35 mg/L、46.69 mg/L、46.40 mg/L和21.00 mg/L;在20℃条件下,水中总氮、硝态氮和氨氮含量在实验的第24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7.21 mg/L、72.37 mg/L和46.86 mg/L;水中总磷含量在实验的第30天达到最大值,为55.20 mg/L;水中磷酸盐含量在实验的第18天达到最大值,为19.32 mg/L。在35℃条件下,虉草茎和叶残体降解过程中,水中总氮、硝态氮、氨氮、总磷和磷酸盐质量浓度分别在实验的第18天、第12天、第18天、第30天和第18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1.56 mg/L、105.55 mg/L、97.96 mg/L、89.30 mg/L和63.69 mg/L;在20℃条件下,其分别在实验的第30天、第30天、第18天、第12天和第18天达到最大值,分别287.95 mg/L、99.10 mg/L、108.41 mg/L、77.95 mg/L和49.38 mg/L。温度对芦苇茎和叶残体释放营养盐含量尤其是总氮和氨氮含量影响显著,但是,温度对虉草和灰化薹草茎和叶残体向水中释放的营
徐金英王晓龙
关键词:残体降解鄱阳湖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4年
在介绍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产生、发展、内涵,梳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几种常用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包括生物监测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剖析了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借鉴环境质量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等领域的评价方法,探讨不同时空尺度更为完善的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总结了目前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健康内涵和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时空尺度结合、关键性指标的阈值和数据精炼等,认为结合遥感、GIS以及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等定量技术,建立多尺度互为耦合的模型,是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李冰杨桂山万荣荣
关键词:湖泊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巢湖典型低山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壤中流养分流失特征被引量:20
2012年
以巢湖典型低丘山区坡地的6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弃耕地、尾矿裸地、灌木林地、荒草地、马尾松林地和人工恢复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定位观测与收集坡面壤中流,探讨该地区壤中流养分流失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巢湖低丘山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壤中流发生概率为灌木林地和荒草地较高,尾矿裸地最低(仅在0~20 cm土层产生);表层壤中流氮含量为尾矿裸地最高,人工恢复林地最低,壤中流磷含量为弃耕地最高,尾矿裸地最低;壤中流氮素流失以溶解态NO3--N为主,并随雨季的到来而呈下降趋势,随土层加深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磷主要以有机溶解态形式流失,随土层加深而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地表总盖度、地表植被均匀度、土壤养分含量与壤中流氮、磷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降雨特征(降雨量、降雨强度)与壤中流氮、磷含量间相关性不显著。由于人为开采严重,在分析该地区壤中流氮素含量时,应注意干湿沉降的影响。
常龙飞王晓龙李恒鹏胡锋
关键词:巢湖壤中流土地利用
巢湖低丘山区典型植被覆盖类型土壤磷形态分异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以巢湖低丘山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区5种典型植被覆盖类型表层土壤磷素含量与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次生马尾松林有机碳、总氮、速效氮、总磷与速效磷均高于其他样地,尾矿裸地养分含量为最低,但酸度最大。5种样地0~5、5~10与10~20cm3个土层弱吸附态磷(Ex-P)和钙结合态磷(Ca—P)含量均较低,灌木林与次生马尾松林土壤活性态磷[铝结合态磷(A1-P)与铁结合态磷(Fe-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而惰性态磷[闭蓄态磷(O-P)、钙结合态磷(Ca-P)与残余磷(Res-P)N0以地上群落结构较稳定的草地和次生马尾松林最高,其中5~10cm土层残余磷(Res-P)含量则以人工恢复林最高。3个土层尾矿裸地各形态磷含量均显示较低水平,但其Fe-P、Al—P含量在总磷中所占比例高于其他样地,所以流失危害大。土层间Ex—P、Al—P、O—P、Ca-P与TP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但Fe-P与Res-P含量在土层间规律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Res-P与其他形态磷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活化磷”,即Ex-P、Fe-P、A1-P三者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养分与磷的各种形态显示了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但速效磷与O-P、Res-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常龙飞王晓龙聂小飞李恒鹏胡锋
关键词:巢湖土壤养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