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2AA205A)

作品数:26 被引量:307H指数:12
相关作者:胡中立周明全刁英韩延闯宋运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2篇莲藕
  • 5篇黄酮
  • 5篇荷叶
  • 4篇多酚
  • 3篇叶黄酮
  • 3篇中国莲
  • 3篇葡甘聚糖
  • 3篇亲缘
  • 3篇亲缘关系
  • 3篇魔芋葡甘聚糖
  • 3篇接枝
  • 3篇克隆
  • 3篇荷叶黄酮
  • 2篇胆结石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结石
  • 2篇胆囊结石形成
  • 2篇多酚氧化
  • 2篇多酚氧化酶
  • 2篇多态

机构

  • 24篇武汉大学
  • 5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作者

  • 22篇胡中立
  • 18篇周明全
  • 8篇刁英
  • 7篇韩延闯
  • 5篇靳素荣
  • 5篇宋运淳
  • 5篇朱虹琳
  • 4篇王曼玲
  • 4篇刘静宇
  • 3篇姚礼峰
  • 3篇董臣
  • 3篇滕彩珠
  • 3篇周立
  • 3篇何建军
  • 3篇王清章
  • 2篇潘思轶
  • 2篇邓霄
  • 2篇叶德强
  • 2篇余作平
  • 2篇汪岚

传媒

  • 7篇氨基酸和生物...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食品科技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氨基酸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莲膨胀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膨胀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上,并能快速缓冲张力,使植物细胞壁松驰的蛋白质。以中国莲幼叶总RNA反转录所得的cDNA为模板,设计简并引物,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expansin部分序列,经克隆测序,得到长度在531 ̄532bp的序列共3个,编码177个氨基酸,而且均存在expansin的保守区域。与其它物种,如杂交杨树、烟草、杂交葡萄、野马铃薯、樱桃等物种的expansin相比,核苷酸相似性为84% ̄85%,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6% ̄99%。莲expansin的成功克隆为研究莲的生长发育以及莲品种的改良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曼玲朱虹琳董臣刁英周明全胡中立
关键词:中国莲克隆
应用SRAP标记对莲藕资源的聚类分析被引量:58
2006年
利用一种新的分子标记SRAP技术对17个莲藕品种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选取7对引物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168条带,其中159条为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平均提供24个标记信息。由UPMGA方法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了17个品种间的遗传关系:(1)亚洲莲与美洲莲之间有明显的差异;(2)在亚洲莲内部,藕莲和花莲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在花莲内部亚洲莲与美洲莲的杂交后代和其它花莲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3)SRAP标记是作分子图谱的好标记,但很难区分遗传关系较近的品种。
刘月光滕永勇潘辰韩延闯周明全胡中立
关键词:莲藕SRAP
花青素合成基因bz 1和bz 2在莲藕染色体上的定位被引量:4
2004年
Bronze1(bz1)是编码UDP葡萄糖类黄酮葡糖基转移酶(UFGT)的基因,UFGT是种子糊粉层中的花青素生物合成酶。Bronze2(bz2)是另一种花青素生物合成基因,与类黄酮的酰化、糖基化、转运、沉积等有关。以生物素标记的重组质粒pUC19中含有玉米bz1和bz2基因作为探针,与莲藕(NelumbonuciferaL.)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结果显示,bz1和bz2基因分别位于莲藕的第2和第4号染色体长臂上,与着丝粒的相对距离分别为79%和67%。这是首次提供莲藕染色体上的FISH杂交信息,从而为增加莲藕染色体组中的遗传标记和建立遗传图谱奠定基础。
刁英刘静宇周明全胡中立
荷叶黄酮的溶剂热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研究利用溶剂热法提取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的体积分数及提取级数5个单因素对荷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得到荷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40、乙醇体积分数为60%、提取2.5 h、提取温度80℃,提取2次。并研究了荷叶提取物在新榨豆油中的抗氧化作用,效果良好。
靳素荣覃巧松徐瞾周明全胡中立
关键词:荷叶黄酮抗氧化性
用AFM分析魔芋辐照接枝聚合物的构效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研究了魔芋粉、魔芋辐照接枝聚合物及聚合物的再生产物的吸水特性,并对三者的三维表面形貌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以探索吸水性能与结构改变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魔芋吸水倍数、速度和保水率随颗粒的细化和吸收液离子浓度的下降而上升,保水率还随环境温度的上升和胶体水分缓释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改性魔芋蒸馏水和自来水最大吸收倍数分别达887和273;最快吸收速度分别为64.7和27.6g.g-1.min-1;充分吸胀蒸馏水和自来水后胶体24h最大保水率分别达92%和84%。AFM分析表明,魔芋与丙烯酸接枝后,形成了更多的亲水键,吸水倍数剧增,魔芋聚合物吸水后再生过程中,晶体发生了重排,三维网状结构向亲水性方面倾斜,吸水倍数较其本身进一步提高,吸水倍数最大达360。
耿胜荣李新廖涛陈明利林若泰夏和舟熊光权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辐照
莲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用RT—PCR方法,从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幼叶cDNA中成功扩增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全长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该cDNA序列全长461bp,包括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其中编码区段为456bp,共编码152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52×10^4,等电点为4.515.与GenBank中其他物种的CuZnSOD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其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0%~86%,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89%~94%.所有已知的CuZnSOD的关键活性位点在该蛋白中均保守存在.将其与一些典型的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该蛋白进行进化树分析,为富有争议的莲的系统学地位的确定,在分子生物学上为莲的系统学地位的确定提供了一个依据.该基因已在GenBank登记,序列号为DQ227345.
朱虹琳董臣刁英李国林周明全胡中立
关键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克隆
莲藕染色体上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的初探被引量:6
2004年
用酶解滴片法制备莲的染色体标本片,在传统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上进行改进,得到了一种适合于莲的高效荧光原位杂交方法,为莲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刁英
关键词:莲藕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子细胞遗传学
莲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查尔酮合酶(chalconesynthase,CHS)是植物花色素苷等类黄酮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而这些类黄酮化合物在花瓣中的含量可以改变花的颜色,所以CHS在植物中的表达量直接影响花的颜色。用RT-PCR方法,从中国莲(Nelumbonucifera)幼叶RNA中成功扩增出chs外显子2的部分序列,经克隆测序,得到长度在844bp ̄936bp的序列共7个,编码282 ̄312个氨基酸。在GenBank中与黑核桃,山茶花,红杜鹃等其它物种CHS进行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2% ̄83%,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6% ̄97%。莲chs的成功克隆为莲的花卉基因工程研究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曼玲董臣朱虹琳李国林周明全胡中立
关键词:中国莲查尔酮合酶基因克隆
ISSR标记技术在莲藕遗传研究中的运用被引量:30
2004年
利用ISSR技术对 1 2个莲藕品种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 6 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7个引物扩增基因组DNA ,共获得 91条带 ,其中 75条为多态性标记 ,每个引物平均提供 1 3个标记信息。由UPMGA方法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了1 2个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
汪岚韩延闯彭欲率滕彩珠周明全胡中立宋运淳
关键词:莲藕多态性亲缘关系ISSR
莲藕组织总RNA的快速提取方法被引量:24
2005年
莲藕组织富含多糖、脂质、酚类等物质,用一般的方法较难提取高质量的RNA。在改进前人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高效、简单的CTAB-L iC l提取法,能快速提取高质量的莲藕组织总RNA,并且产率高、完整性好、纯度高,能进一步满足RT-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需要。此外,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富含多糖、脂质、酚类等物质的植物组织总RNA的提取。
王曼玲朱虹琳周明全胡中立宋运淳
关键词:酚类物质快速提取方法莲藕RT-PCR生物学实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