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A020100006)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黄卉杨贤庆郝淑贤岑剑伟魏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罗非鱼
  • 1篇电子鼻
  • 1篇电子鼻检测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鱼片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泽
  • 1篇生物胺
  • 1篇尼罗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柱前衍生
  • 1篇贮藏
  • 1篇贮藏过程
  • 1篇线性判别分析
  • 1篇相色谱
  • 1篇挥发性
  • 1篇挥发性物质

机构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郝淑贤
  • 3篇杨贤庆
  • 3篇黄卉
  • 2篇魏涯
  • 2篇李来好
  • 2篇岑剑伟
  • 1篇林婉玲
  • 1篇胡晓
  • 1篇石红
  • 1篇鲁义善
  • 1篇邓建朝
  • 1篇余坦健
  • 1篇简纪常
  • 1篇吴灶和
  • 1篇翟红蕾
  • 1篇王国超
  • 1篇周娟娟

传媒

  • 3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子鼻检测冷冻罗非鱼肉的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利用PEN3型电子鼻对不同冷冻贮藏时间的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鱼肉进行分析,考察了冷冻贮藏时间对罗非鱼肉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并对所获得试验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线形判别分析(LDA方法)。结果显示,电子鼻传感器可以用于区别不同冷冻时间的罗非鱼肉,PCA方法和LDA方法均能较好地辨别出不同贮藏时间的冷冻罗非鱼肉。PCA方法中第一主成分区与第二主成分区的贡献率之和为91.69%,2个主成分已经基本代表了冷冻罗非鱼肉的主要特征信息;LDA方法则呈现出较好的集中性和单向趋向性,两判别式的总贡献率为92.39%。采用LOADINGS分析方法得出传感器W5S、W1S、W2S和W1W在该试验的检测过程中贡献率大,可以根据具体的试验条件对电子鼻传感器的阵列组合进行优化。
李来好王国超郝淑贤杨贤庆岑剑伟黄卉魏涯
关键词:电子鼻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
一氧化碳发色处理对罗非鱼鱼片暗色肉贮藏过程色泽影响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以罗非鱼(Or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一氧化碳(CO)发色处理对鱼片背部暗色肉贮藏过程中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CO发色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鱼片的红绿色值(a^*),并影响贮藏过程中色泽变化,特别是表征鱼片色泽的a^*。冷藏初期发色鱼片a^*略有上升,而后缓慢下降,但未发色鱼片则始终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冻藏期间3种处理鱼片a^*均缓慢下降;发色鱼片冷藏期间保持鲜红色泽达13d,冻藏达半年。其他2项色泽指标亮度(L^*)和黄蓝色值(b^*)贮藏过程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贮藏过程中a^*的变化情况与肌肉组织对CO的结合程度及稳定性密切相关,一般经CO发色处理的鱼片贮藏1~2d后鱼片的a^*会进一步提高,这在冷藏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CO发色处理对鱼肉中的色素成分肌红蛋白(Mb)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或减缓了Mb氧化反应的发生,阻止高铁肌红蛋白(met—Mb)的生成。
郝淑贤林婉玲李来好杨贤庆黄卉胡晓邓建朝
关键词:贮藏肌红蛋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胺衍生条件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利用荧光检测器(FLD),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组胺(HIS)、色胺(TRP)、2-苯乙胺(2-PHE)、腐胺(PUT)、尸胺(CAD)、酪胺(TYR)、亚精胺(SPD)和精胺(SPM)8种生物胺(BA)进行测定分析。通过探究丹酰氯(Dns-Cl)质量浓度、反应体系的pH、衍生时间及衍生温度对生物胺衍生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优的衍生条件。结果显示,当Dns-Cl的质量浓度为BA质量浓度的10倍、pH 11.0、40℃下避光反应45 min,所有BA均能有效分离。BA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以内,能够满足分析要求。
杨贤庆翟红蕾郝淑贤岑剑伟魏涯石红黄卉周娟娟
关键词:生物胺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酚对奥尼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水体中常见污染物——苯酚对奥尼罗非鱼进行刺激,研究不同浓度苯酚对奥尼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奥尼罗非鱼分别暴露于0.005、0.025、0.125、0.625、3.125 mg/L等5个浓度的苯酚中8周,每两周采集抗凝血液和血清,用于检测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暴露于低浓度苯酚组(0.005 mg/L和0.025 mg/L)的奥尼罗非鱼NBT(氯化硝基四氮唑蓝)阳性细胞数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浓度苯酚组(0.125 mg/L和0.625 mg/L)和高浓度苯酚组(3.125mg/L)对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P<0.05),可减少NBT阳性细胞数、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抗菌活力;促使溶菌酶活力和溶菌酶含量先升后降。表明中高浓度苯酚组对奥尼罗非鱼具有明显的免疫毒性。
鲁义善余坦健吴灶和简纪常
关键词:奥尼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苯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