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3BJL019)

作品数:8 被引量:102H指数:6
相关作者:郑德凤孙才志臧正张雨苏琳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生态系统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环境成本
  • 2篇健康风险评价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环境
  • 1篇地下饮用水
  • 1篇多目标规划
  • 1篇多目标决策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中
  • 1篇致癌
  • 1篇致癌物
  • 1篇致癌物质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承载力
  • 1篇三角模

机构

  • 8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8篇郑德凤
  • 7篇孙才志
  • 6篇臧正
  • 3篇张雨
  • 2篇苏琳
  • 1篇赵良仕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地下水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5
  • 7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PRED系统综合评价——以大连为例被引量:14
2014年
基于中国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诸要素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视角,借鉴人口承载力思想,提出区域PRED系统承载力概念及其表征方法,参考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区域PRED系统的承载力—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指标体系(CPSR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PRED系统综合响应度与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标准,通过多目标规划与决策方法对区域PRED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以2000-2012年大连市PRED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研究时段内大连市PRED系统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人口承载力由363万人降至291万人;②大连市PRED系统压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PRED系统负荷指数由0.97降至0.85,区域PRED系统综合响应级别始终处于Ⅱ级橙色预警或Ⅲ级黄色预警状态。评价结果基本符合近年来大连市有关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评价结果可视性较强、可靠性较高。区域PRED系统承载力概念以及基于CPSR模型的区域PRED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为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相关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郑德凤臧正张雨孙才志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PRED系统PSR模型人口承载力多目标决策
中国省际资源环境成本及生态负荷强度的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科学地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引入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构建资源环境成本及绿色GDP核算、生态负荷强度模型,计算出中国31个省区2001~2012年的资源环境成本、生态负荷强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1年以来中国省区的生态负荷强度随时间演变的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港澳台除外)。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中国省区的资源环境成本由16.83×1012元攀升到25.24×1012元(2001年可比价),生态负荷强度由1.55下降到0.45;中国生态负荷强度呈西北、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西北为高-高、东部沿海为低-低集聚区;这种西、东集聚现象的显著性在研究时段内逐渐减弱,空间负相关区域增加到11个、具有持续扩张的趋势,区域生态效益或经济效益持续向周边溢出。
郑德凤臧正赵良仕孙才志
关键词:资源经济环境成本生态系统服务
吉林西部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及生态恢复评价被引量:24
2014年
为了对吉林省西部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及生态恢复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和突变理论构建湿地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效益的多元性特征,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等多目标规划与决策方法,参照研究区2001年的生态效益研究成果,对其2005和2012年现状生态效益及其生态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5年以来莫莫格保护区的湿地生态效益水平很高,查干湖、向海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处于较高水平,大布苏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水平一般.突变级数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多目标规划与决策方法结合应用,能够科学地体现湿地生态效益的动态性和整体性,准确地反映研究区生态恢复的客观实际情况;近年来吉林省西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工作初见成效,主要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人为增益性干扰积极响应,湿地整体效益得到恢复和提高.
臧正郑德凤孙才志张雨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恢复多目标规划湿地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中国绿色经济转型预测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着眼于中国绿色经济转型之路的科学预测与分析,借鉴传统环境负荷模型以及资源与经济脱钩理论、区位熵理论等,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有关绿色经济指标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出2001—2010年全球及中国有关绿色经济指标,依照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预计"十二五"末期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损失成本、人均绿色GDP将分别达到3.11×1012美元、0.37×104美元,生态负荷强度、资源脱钩指数及绿色GDP的区位熵指数分别为0.38、0.66、75;2020年中国绿色GDP的区位熵指数将超越全球平均水平、2024年人均GDP将突破1万美元关口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生态系统压力逐年降低、资源利用效率、环境绩效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逐渐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中国仍需秉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权责纷争;同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进一步协调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郑德凤臧正孙才志李红英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脱钩理论区位熵
基于水资源耦合价值的绿色水价模型及其应用——以下辽河平原为例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准确体现水资源价值的差异性、动态性及其整体性,提出基于绿色核算的水资源耦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绿色水价模型。以下辽河平原为例,引入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水资源耦合价值进行评价,计算该区水资源天然价值系数、附加价值系数、经济价值系数、社会(公益)价值系数、生态价值系数及环境价值系数,据此得出绿色水价标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为3.54元/m3,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暂行)为132元/(a·人),农工商服务业用水为6.14元/m3,农田灌溉用水(暂行)为0.79元/m3,行政事业用水为4.72元/m3,园林绿化用水为7.34元/m3,特种行业用水为12.33元/m3。各行政分区水资源耦合价值及各单项价值的评价结果基本符合该区客观实际,绿色水价模型体现了区域水资源禀赋,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等对水资源的需求。
郑德凤臧正孙才志张雨
关键词:水价下辽河平原
改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及其在生态经济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7
2014年
为了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基于突变理论和突变级数法对各类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从总量和强度两个视角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的绿色GDP核算与评价模型,以中国大陆省区为例对改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改进模型计算出我国耕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转换因子为0.987 1,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及未利用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均衡因子分别为1.000 0、1.127 5、0.956 2、1.119 8、1.004 9和0.588 8;利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绿色GDP核算与评价模型计算出2012年中国大陆省区的绿色GDP总值、绿色GDP净值及万元GDP资源消耗、万元GDP环境损失成本,准确体现了当前我国有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结果表明,基于突变理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以及有关绿色GDP核算与评价模型,对定量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资源与环境成本具有参考价值,模型方法科学合理、简便实用,具有一定可靠性和普遍适用性。
郑德凤臧正孙才志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绿色GDP突变理论资源消耗环境成本
随机模拟暴露参数的地下饮用水中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饮用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在参数确定,暴露评估与风险表征过程中均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分析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应用Monte Carlo方法随机模拟风险评价的暴露参数,将模拟的部分暴露参数随机数组代入污染物摄入剂量计算模型和饮用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盘锦市六个饮用水源地地下水中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污染物通过不同暴露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率进行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远大于非致癌物,非致癌物所致人体健康风险可以忽略。六个地下饮用水源地跨途径总致癌风险均超过人体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污染物经饮水途径所致人体健康危害大于呼吸途径,呼吸途径所致人体健康风险可以忽略。水源地中大洼水源地存在的致癌风险率最大,其次是兴一和兴南水源地,盘山县的石山、高升和盘东水源地存在的致癌风险最小。
郑德凤苏琳李红英孙才志
关键词:地下饮用水污染物MONTECARLO方法
基于随机模拟与三角模糊数耦合模型的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在参数确定、暴露评估与风险表征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利用随机模拟与三角模糊数耦合模型(SS-TFN模型)进行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降低了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文将SS-TFN模型应用于盘锦市六个饮用水源地致癌物质经饮水途径的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结果表明:盘锦市六个饮用水源地的总致癌风险均超过致癌年风险率控制限值(1.0×10-5);致癌物质造成的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率由高到低排序:Cr6+>As>Cd。盘锦市六个饮用水源地SS-TFN计算结果收敛时总的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由高到低排列:大洼水源>兴南水源>兴一水源>盘东水源>高升水源>石山水源。
郑德凤苏琳李红英魏秋蕊
关键词:致癌物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