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679005)

作品数:7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侯明钱国勇汪菊玲张利香殷辉安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偶氮
  • 2篇吡啶
  • 2篇吡啶偶氮
  • 2篇间苯二酚
  • 2篇光度
  • 2篇光度法
  • 2篇二酚
  • 2篇苯二酚
  • 2篇
  • 2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猝灭
  • 1篇荧光猝灭法
  • 1篇有效态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生物样品

机构

  • 6篇桂林工学院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侯明
  • 2篇钱国勇
  • 1篇何剑亮
  • 1篇王初丹
  • 1篇殷辉安
  • 1篇伍长快
  • 1篇汪菊玲
  • 1篇蒋治良
  • 1篇张利香
  • 1篇董海龙
  • 1篇冯丽娥

传媒

  • 3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土壤
  • 1篇桂林工学院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盆栽蔬菜土壤中汞的形态变化被引量:10
2007年
以四九黄菜芯作为供试蔬菜,采用盆栽试验和连续化学萃取法-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种植蔬菜前后土壤Hg形态分布特点及蔬菜生长对Hg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Hg进入土壤后,在种植蔬菜前后的土壤中均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蔬菜的生长明显影响土壤中的Hg存在形态。种植蔬菜后的土壤Hg形态变化表现为水溶态和腐植酸络合态明显减少,而强有机质结合态显著增加,随着外源Hg量的增加,土壤Hg形态由残渣态、强有机质结合态向交换态和碳酸盐铁锰氧化态转化,Hg的生物活性增强,蔬菜的生物量下降。除强有机质结合态和残渣态外,土壤中各形态Hg含量和总Hg量与蔬菜根、茎叶中H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侯明殷辉安
关键词:土壤蔬菜汞形态
铜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及其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
2007年
研究了Cu(Ⅱ)-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OP高灵敏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5.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时,Cu(Ⅱ)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形成的有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12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7.27×10^4L/(mol.cm),铜含量在0-3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络合物组成比为c(Cu(Ⅱ))∶c(PAR)=1∶2.加入抗坏血酸和柠檬酸盐等可消除Fe3+、Co^2+、Ni^2+等离子的影响.该方法应用于食品、茶叶中微量铜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回收率在96.8%-106%.
侯明
关键词: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分光光度法生物样品
吖啶橙-PAR-钒(Ⅴ)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的研究及分析应用
2009年
在pH 5.5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吖啶橙(AO)与PAR-钒(Ⅴ)络合物之间发生有效的能量转移,使吖啶橙526 nm处的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能量转移荧光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5.5的3.0×10^-5mol.L^-1AO-4.0 mg.L^-1PAR体系中,钒的含量c在0.12-0.5μg.mL^-1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强度ΔF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F=165.4c+2.5,方法检出限为0.0045μ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0.6%。该荧光猝灭反应15 min内完全,其相对荧光强度在2.5 h内基本保持不变。用该方法测定生物样品中钒的含量,相对误差小于5%,结果满足痕量分析要求。
侯明冯丽娥蒋治良
关键词:吖啶橙PAR荧光猝灭
海带吸附法分离富集水样中痕量铅和镉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了用海带吸附法分离富集水中痕量Pb^2+和Cd^2+的方法。在25℃下,pH 4.0~5.0,水样经过预先用海带制成吸附柱后,用10 mL 1 mol/L的HCl,流速为1 mL/min对吸附柱进行洗脱,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洗脱液中Pb^2+和Cd^2+。Pb^2+和C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64.67和8.73 mg/g,回收率在95.8%~103.1%之间。
钱国勇侯明董海龙
关键词:PB海带原子吸收光谱法
农作物中钒的形态分析研究
<正>环境中重金属的毒性不仅与其总量有关,更大程度上由其形态分布决定,而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化学形态研究,对于充分了解其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机理,阐明其生理作用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钒在人体内累积到一定浓度,可引起人体呼吸系...
侯明伍长快何剑亮
文献传递
Co(Ⅱ)-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聚乙二醇-(NH_4)_2SO_4萃取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2008年
研究了Co(Ⅱ)-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聚乙二醇(PEG)-(NH4)2SO4体系的萃取行为及最佳分相条件,建立了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钴的非有机溶剂萃取光度法。结果表明,在pH8.6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在(NH4),SO4存在下,Co(Ⅱ)-PAR的络合物可被PEG相富集萃取。在PEG相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4.68×10^4L·mol^-1·cm^-1,钴量在0~1.8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粮食、茶叶等生物样品中痕量钴的测定,回收率97.2%~103%。
侯明王初丹
关键词:聚乙二醇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光度法
土壤中有效态汞的最佳萃取条件研究被引量:22
2006年
利用玉米盆栽实验,通过单一选择性萃取法和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研究了HCl、HOAc、EDTA、NH4OAc、MgCl25种萃取剂在不同萃取时间、不同土液比下对土壤中有效态汞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其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剂NH4OAc,萃取时间60min,土液比1∶10。将此方法用于萃取玉米盆栽试验土壤中有效态汞,发现土壤中有效态汞量与玉米中汞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达0.9567。因此,在所选定的萃取条件下,用NH4OAC萃取的土壤中有效态汞可较好地用于评价土壤中汞的植物可利用性。
张利香侯明
关键词:萃取剂
绿茶对水溶液中Pb^2+和Cd^2+吸附性能初步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研究了绿茶对溶液中Pb2+和Cd2+离子的吸附和解吸性质。考察了pH、温度、吸附时间对绿茶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茶叶在pH为4~6的弱酸性范围内对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最佳,在30℃时,茶叶对Pb2+和C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6.66 mg/g和33.29mg/g,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解吸条件研究发现,用0.1 mol/L HCl和EDTA作为解吸剂,对Pb2+和Cd2+的解吸效果较好,解吸率达80%以上,可有效回收重金属Pb2+和Cd2+。
钱国勇侯明汪菊玲
关键词:绿茶解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