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JGA001)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王红漫李扶摇王晓蕊于舒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医疗保险
  • 7篇保险
  • 5篇城乡
  • 4篇统筹
  • 4篇乡统筹
  • 4篇城乡统筹
  • 3篇医保
  • 3篇社会医疗
  • 3篇社会医疗保险
  • 3篇基本医疗保险
  • 2篇医疗保险制度
  • 2篇医疗保障制度
  • 2篇保险制度
  • 2篇报销
  • 2篇报销比例
  • 2篇参保
  • 2篇参保者
  • 2篇筹资
  • 1篇定点医疗机构
  • 1篇性卫生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0篇王红漫
  • 3篇李扶摇
  • 2篇王晓蕊
  • 1篇于舒洋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人民论坛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中国卫生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发展观察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化北京城乡一体化居民医保制度——基于北京1800名城乡居民的问卷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我国现行的基本医保是根据户籍制度及是否就业划分,三大医保制度保障水平各不相同。多种医保制度并存的格局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保障需求,束缚了我国医疗保障的发展进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即将由城乡二元结构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如何在制度设计上打破医保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实现城乡整合、统筹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红漫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居民医保问卷调查
京津冀医保如何协同发展被引量:1
2016年
多种医保制度并存的格局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保障需求,束缚了我国医疗保障的发展进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即将由城乡二元结构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北京大学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北京、天津、
王红漫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哲学报销比例定点医疗机构参保者
京辽两地居民自由选择基本社会医保制度可行性分析调查报告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北京和辽宁两地居民基本社会医疗保险选择意愿的调查分析,对政府卫生支出进行估算,探索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运用2011年的实证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列联表、线性回归、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对比了北京、辽宁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的选择意愿及其人口学因素,估算了统筹城乡医保后两地政府卫生支出的变化。结果:按户籍和职业划分的医保只能满足部分居民的需求;户籍、受教育程度、上一年家庭医疗支出、年龄和是否有商业保险是影响两地居民医保种类选择的共性人口学变量;两地三类医保参加者均有提高报销比例的意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希望降低起付线,新农合的起付线和缴费额度均存在提升空间;两地按居民期望达到北京市现有三大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平均水平,且允许三大医保被居民自由选择时,北京市政府需多支出119.929亿元,辽宁省政府可节约36·214亿元。结论: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京、辽两地将现行三种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转化为统一制度下的三种医保水平并允许居民自由选择,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王红漫李扶摇于舒洋
关键词:城乡统筹社会医疗保险
京、晋两地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调查聚类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该研究分析和比较北京市和山西省分别参加三类医疗保险人群的满意度。方法利用2011年北京、山西两地调查数据,基于深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对京、晋两地实际参加三类医疗保险人群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北京、山西两地实际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者对医保的满意度总体趋势一致,但略有差别;新农合参保者对该医保的满意度一致。结论虽然京、晋两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居民对三类医保的满意度总体趋势一致。该文对两地三类医保异同点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医保制度的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
王红漫李扶摇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聚类分析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于改善灾难性卫生支出效果评价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了解在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后对于家庭卫生支出的变化,探讨发生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CHE)的概率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国社科项目课题组2014年在中国八地的实证调查的数据,以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为测量指标,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辽宁、山东三地在医保报销后CHE发生率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4.87%、2.078%、1.71%;在平均差距指标上,陕西、山西、北京下降最明显,分别为7.25%、5.79%、2.88%;在相对差距上,陕西、山西、天津最明显,分别为92.44%、74.25%、56.17%;医保种类、家庭年收入和医保实际报销水平是灾难性医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基本医疗保险在减少灾难性卫生支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王晓蕊王红漫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建立开放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京晋两地实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北京和山西两地居民基本社会医疗保险选择意愿的调查分析,对政府卫生支出进行估算,探索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运用2011年的实证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列联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对比北京、山西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的选择意愿及其人口学因素,估算统筹城乡医保后两地政府卫生支出的变化。结论是:按照户籍、是否就业划分的医保制度在两地均不能满足所有居民的医保需求;影响两地医保选择的共同人口学变量有户籍、是否有商业保险、家庭人数、家庭年收入;若允许居民自由选择现行三大医保,北京市需多投入119.929亿元,山西省政府可节约109.815亿元。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京、晋两地将现行三种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转化为统一制度下的三种医保水平并允许居民自由选择,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红漫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政府卫生投入
京津冀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基于对京津冀居民对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查,运用交叉列联表、集中指数和卡瓦尼指数等方法从参保机会公平性、卫生筹资公平性、卫生资源公平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文针对性提出统筹城乡基本医保,打破二元三维分立,给居民以选择不同医保的自由权,满足不同人群对医保的需求,使医保向更公平的方向发展的可操作性建议。
李扶摇王红漫
关键词: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城乡统筹京津冀
北京市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城乡统筹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测算北京市实行三大基本医保城乡统筹后各筹资主体的可负担性,判断自由选择的医保城乡统筹模式是否可行。方法:以对北京市三年实证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结合ILO筹资模型的成本估计子模型和四部模型,测算各筹资主体的筹资额度,判断其可负担性。结果:如果实行基本医保城乡统筹,在调查年度内(2010、2012和2013年)居民个人缴费率分别为1.54%、2.45%和1.93%,远低于居民最大缴费能力;政府的筹资总额与政府实际医疗卫生筹资总额相比,需分别增加13.05亿元、21.67亿元和58.49亿元,占当年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均不到1%。结论:测算得个人与政府筹资额度具有可负担性,北京市实行三大基本医保自由选择的城乡统筹模式是可能的途径。
陈燕婧王红漫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
城乡医疗统筹背景下医保体系的优化——基于京、渝、鲁、辽、晋五省市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国于1998年、2003年、2007年分别推行了城镇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三大基本医保"),试图从制度设计上,实现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基本保障体系的目标。现行的医保制度为中国百姓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实现了政策的全覆盖和人口的广覆盖。
王红漫
关键词:医保体系基本医保医保制度城镇职工医保政府支出报销比例
北京地区2013—2016年医保参保者首诊基层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2013—2016年北京地区1 980份实证调查数据,分析北京市参保者首诊选择在基层医院的情况。在被调查中选择去市级医院首诊的患者逐渐减少,选择首诊区级医院的患者增多;享有城镇职工医保的患者选择首诊在基层医院的比例最高;被调查者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和非基层医院的收费水平感到不满意。北京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初见成效,在政策进一步实施过程中可尝试探索调整三类医保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医报销比例。同时,基层医疗机构技术的提升应先行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王晓蕊王红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