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8D05)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5
相关作者:赵云峰司美茹江翠翠苏涛李桂芝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降解
  • 3篇石油降解
  • 2篇生物修复
  • 2篇石油
  • 1篇油污染
  • 1篇原油
  • 1篇乳化
  • 1篇乳化性
  • 1篇生物表面活性...
  • 1篇石油降解菌
  • 1篇石油污染
  • 1篇土壤生物
  • 1篇土壤生物修复
  • 1篇烷烃
  • 1篇污染
  • 1篇链霉菌
  • 1篇菌株
  • 1篇菌株筛选
  • 1篇降解菌
  • 1篇降解特性

机构

  • 5篇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赵云峰
  • 4篇司美茹
  • 2篇江翠翠
  • 1篇杨革
  • 1篇柴启超
  • 1篇程斌
  • 1篇胡尊丽
  • 1篇苏涛
  • 1篇李春丽
  • 1篇訾臣
  • 1篇李桂芝
  • 1篇刘飞
  • 1篇刘洋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石油高效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以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附近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作为分离样品,连续富集筛选出以原油为唯一碳源、能源进行生长繁殖的石油高效降解菌株X P和X B.经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初步鉴定2株菌分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通过生物表面活性剂活性试验,分析了2株菌的油降解能力.结果表明:2株菌均具溶血和排油特性,溶血圈直径高达3.6 cm、排油圈直径高达4.9 cm,可以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并且溶血圈和排油圈直径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呈正相关.室内培养箱实验测定,2株菌对石油的降解率分别为72.3%(X P)和61.2%(X B)(原油含量/土壤总量×100%=10%),在此过程中2株菌对石油降解的速度、能力有显著效果.室外堆制试验中,60 d处理后,锯末、小麦秸秆、菌剂及N、P营养物协同处理组降解效果明显,降解率高达54.0%-68.2%,说明外源添加物能提高微生物的降解能力.结论:筛选得到的菌株X P和X B是两株高效降解石油的菌株,在土壤中能很好地利用石油进行生长代谢,可应用于石油污染实际生物修复工程.
李晓娜刘洋孙萍杨革司美茹
关键词:菌株筛选降解乳化性
一株降解原油链霉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附近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高效原油降解菌Z1a-B,依据形态和培养特征,初步鉴定Z1a-B菌株为链霉菌属白孢类群。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溶血和排油活性,说明其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能力较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菌株能基本降解C12~C34的正构烷烃,对烷基苯、菲、甲基菲、萘也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固体培养基配比以麸皮2 g、鸡粪40 g、草炭52.5 g、生石灰1.5g,或麸皮2 g、大米20 g、黄豆粉28 g、生石灰1.5 g较佳,在这2种配比培养基中链霉菌生长快,长势好,产孢子量多。经室内培养试验发现,当土壤中w(原油)=10%时,经Z1a-B菌株处理(35℃,pH 6.5)50 d,土壤原油降解率为67.5%。
司美茹江翠翠刘飞赵云峰
关键词:石油降解生物表面活性剂放线菌
高效降解烷烃的无色杆菌X_L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被引量:15
2011年
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附近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通过逐步驯化筛选原油降解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分离到一株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且摇瓶培养对原油降解率高达72.6%的降解菌XL。②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16 SrDNA序列分析,XL与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的同源性达99.0%,最终确定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③通过GC-MS分析表明,菌株对C12-C23和C27-C43的烷烃几乎能彻底降解,说明菌株具有高效较宽的烷烃降解谱。④XL菌株发酵液溶血圈和排油圈直径较大,分别为3.6 cm和4.7 cm,说明其能产生表面活性剂。⑤通过油污土壤的室内外培养降解试验发现,当土壤中原油含量为10%时,锯末、秸秆、菌剂及N、P营养物协同处理60 d后,土壤原油降解率为79.5%(室内)和71.0%(室外),明显高于仅加菌剂或加菌剂+N、P营养物的处理组。⑥室外堆制试验中,XL菌株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速度、能力均低于室内的。
司美茹赵云峰苏涛
关键词:石油降解生物修复DNA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菌Z_1a-B的分离鉴定与调控效应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附近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效石油降解菌Z1a-B,通过菌落形态及显微镜个体形态观察对其初步鉴定到属,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了Z1a-B的石油降解性能,采用投加石油降解菌、调节土壤N、P含量和优化环境因素等措施,进行了为期60d的石油污染土壤室外自然堆制生物修复实验。结果表明,Z1a-B为链霉菌属白孢类群,其摇瓶培养的石油降解率为66.4%;Z1a-B有着很宽的烷烃降解谱;N、P最佳的添加量组合为KNO32.50g/kg、K2HPO40.35g/kg,即N/P(质量比)为5.57:1.00,此时的石油降解率达63.5%,土壤脱氢酶活性达最高值,为2.99μL/g;石油降解的最佳环境条件为:将石油质量分数为3.3%的100g土样调节pH至8.5后,装入容积为300mL的锥形瓶中灭菌,再接种孢子密度为2.7×108个/mL的菌剂5.5mL,于28℃下进行生物降解,在此条件下的石油降解率可达76.5%;土壤脱氢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可以作为检验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果的重要指示指标之一;室外自然堆制生物修复实验中,添加菌剂、锯末、秸秆以及N、P后,石油降解率可达69.9%,总体来说,室外自然堆制生物修复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治理效果较好的石油污染土壤治理方法。
司美茹江翠翠李桂芝赵云峰
关键词:石油降解生物修复降解条件
超声波降解海带硫酸化多糖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以超声功率,多糖浓度和作用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优化海带硫酸化多糖的降解工艺.降解产物的特性粘度为0.987mL/mg、分子量为46.4KD,超声波可以有效降解海带硫酸化多糖,降解之后海带硫酸化多糖的多糖含量、硫酸根含量无有变化.
胡尊丽柴启超李春丽訾臣程斌赵云峰
关键词:超声波降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