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6B05)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金良陈书奎马怀宝李涛蒋思奇更多>>
相关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水库
  • 3篇异重流
  • 3篇水库异重流
  • 3篇小浪底水库
  • 2篇调沙
  • 2篇调水调沙
  • 2篇沙量
  • 1篇断面
  • 1篇异重流排沙
  • 1篇造床流量
  • 1篇三门峡水库
  • 1篇输沙
  • 1篇输沙量
  • 1篇水沙
  • 1篇水文
  • 1篇水文站
  • 1篇排沙
  • 1篇流速分布
  • 1篇黄河源区
  • 1篇含沙

机构

  • 4篇黄河水利科学...
  • 2篇黄河勘测规划...
  • 1篇天津大学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篇张金良
  • 2篇马怀宝
  • 2篇陈书奎
  • 1篇胡恬
  • 1篇刘九玉
  • 1篇冯平
  • 1篇张超
  • 1篇伊晓燕
  • 1篇王婷
  • 1篇李昆鹏
  • 1篇张俊华
  • 1篇张翠萍
  • 1篇蒋思奇
  • 1篇丁志宏
  • 1篇解河海
  • 1篇李涛

传媒

  • 5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08年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排沙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2008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在小浪底水库塑造异重流的过程中,小浪底水库排沙比高达89%。异重流排沙过程的特点是出库含沙量大、历时长,而且出现了两个沙峰。初步分析认为,这些特点与三门峡水库泄流过程、小浪底水库初始边界条件及其调整过程、小浪底水库闸门调度等因素有关。
马怀宝张俊华张金良陈书奎
关键词:调水调沙异重流排沙小浪底水库
河流系统水沙变量的联合分布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黄河源区唐乃亥水文站1956—2009年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序列为例,在应用P-Ⅲ型曲线求得二者的边缘分布函数后,运用Copula函数方法构建了黄河源区水沙联合分布模型。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径流量和输沙量丰枯同步的频率大于丰枯异步的频率;水沙联合概率分布过程的IMF1、IMF2分量分别具有准2~6 a、准6~8 a的波动周期,IMF3分量的波动周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准20 a,90年代至今为准15 a;Res分量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呈增大趋势,1983年达到峰值,之后至21世纪初呈减小趋势,2005年达到谷值,之后又呈增大趋势。
丁志宏张金良冯平
关键词:COPULA函数输沙量黄河源区
小浪底水库异重流垂线流速和含沙量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对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断面流速和含沙量垂线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重流断面垂线最大流速点下的流速分布符合指数分布,最大流速点上部流速分布可按照高斯正态分布计算,含沙量垂线分布符合常数为最大含沙量的抛物线分布。据此结果导出了异重流垂线流速分布公式和含沙量垂线分布公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断面流速和含沙量的垂线变化规律。
解河海张金良刘九玉
关键词:垂线流速分布异重流小浪底水库
2007年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排沙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根据2007年黄河调水调沙实测资料,对小浪底水库进出库水沙条件、水库运用、水库异重流形成、异重流流速与含沙量分布以及人工塑造异重流排沙等进行了分析总结。2007年黄河调水调沙成功塑造了异重流,小浪底水库排沙量为0.243亿t,其排沙比为40.5%。
王婷马怀宝陈书奎蒋思奇李昆鹏李涛
关键词:异重流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
三门峡水库造床流量与断面调整分析
2009年
根据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库区非汛期蓄水淤积、汛期降低水位冲刷的特点,分析了水库的造床期与造床流量,结果表明:①三门峡水库汛期除滞洪期以外均为造床期,三门峡站多年平均第一造床流量小于潼关站,第二造床流量与潼关站相近,河宽调整与包括当年在内的前4~5年加权平均造床流量的相关性最好;②三门峡库区存在高滩、低滩和主槽河底3个层面的纵剖面,2006年汛后三者的比降分别为1.2、1.9和2.3。
张翠萍伊晓燕胡恬张超
关键词:河相关系造床流量三门峡水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