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6B06)

作品数:11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周祖昊贾仰文王浩郝春沣龚家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水利工程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流域
  • 6篇河流域
  • 4篇渭河流域
  • 4篇河流
  • 3篇水文
  • 3篇浅沟侵蚀
  • 3篇降雨
  • 3篇耕作
  • 2篇水动力学
  • 2篇水动力学参数
  • 2篇水文过程
  • 2篇水资源
  • 2篇土地利用
  • 2篇丘陵
  • 2篇丘陵沟壑区
  • 2篇泾河流域
  • 2篇径流
  • 2篇径流过程
  • 2篇黄河
  • 2篇黄土丘陵

机构

  • 11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黄河勘测规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北京中水科水...

作者

  • 8篇周祖昊
  • 7篇贾仰文
  • 4篇郝春沣
  • 4篇龚家国
  • 3篇彭辉
  • 3篇王浩
  • 2篇王文龙
  • 1篇仇亚琴
  • 1篇张建龙
  • 1篇韩宇平
  • 1篇杨立彬
  • 1篇张文鸽
  • 1篇冯晓波
  • 1篇刘蛟
  • 1篇张新海
  • 1篇殷会娟
  • 1篇张学成
  • 1篇汪顺生
  • 1篇王康
  • 1篇秦大庸

传媒

  • 3篇水文
  • 3篇人民黄河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变化环境下的...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象水文模型耦合研究及其在渭河流域的应用被引量:17
2012年
在由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构成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中,水文预报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延长水文预报的有效预见期,同时保证水文预报的精度,需要对整个水循环过程进行综合模拟研究,因此大气模式和水文模型的耦合研究成为关键。论文分别建立并验证了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和分布式水文模型WEP,采用单向耦合的方式,构建了渭河流域陆气耦合模拟平台,在此基础上对渭河流域2000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的降雨和径流过程进行耦合模拟,并与实测降雨及径流日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郝春沣贾仰文王浩
关键词:水文预报WRF模式
黄土丘陵沟壑区浅沟侵蚀野外放水冲刷实验研究
通过野外放水冲刷实验,对基于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的侵蚀计算物理方程进行浅沟侵蚀适应性检验和耕作对浅沟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侵蚀计算物理方程均不适合黄土丘陵沟壑区浅沟侵蚀模拟计算;相同条件下,耕作使浅沟水...
龚家国周祖昊贾仰文王文龙牛存稳王喜峰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动力学参数耕作
文献传递
数据驱动模型在渭河流域来水预报中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现有的水文预报方法分为过程驱动模型方法和数据驱动模型方法两大类,近年来随着水文数据获取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展,数据驱动模型在水文预报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均属此类。本文首先采用距离平方反比与泰森多边形相结合的方法,由雨量站观测到的降水量求得渭河流域各四级区的降水量,然后采用自回归模型结合年~月~旬逐级修正的方法对渭河流域10个四级区进行降水预报,采用降水~气温~径流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渭河流域28个水库进行径流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郝春沣周祖昊贾仰文丁相毅陈根发
关键词:自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渭河流域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及综合用水水平,以期加强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运用多目标、多层次决策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了综合用水水平。[结果]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用水水平整体不高,制约了渭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结论]要实现渭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
李晓春汪顺生韩宇平张建龙朱伟坤
关键词:用水水平陕西省渭河流域
流量与含沙量相关性对输沙效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从流量与含沙量的相关性出发,推导出当流量与含沙量呈正相关时,水沙过程的波动性会减少输沙用水量;通过实测资料分析,黄河下游天然河道中流量和含沙量是基本呈正相关的,而通过小浪底调水调沙人工塑造的水沙过程,流量与含沙量相关系数越大,输沙用水量越小,输沙效率的增幅越高。
段圆圆周祖昊刘蛟梁标
关键词:黄河下游水沙过程输沙用水量输沙效率调水调沙
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被引量:25
2009年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它是黄河中下游主要洪水来源区之一,也是黄河主要的产沙区之一。伴随气候变化、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加剧、大规模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及其他人类活动影响.渭河流域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基于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型研究了渭河流域的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的水资源演变规律不仅包括狭义水资源。还包括广义水资源。本文所指的狭义水资源就是传统的水资源,即地表、地下水资源;广义水资源不仅包括狭义水资源,还包括直接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所利用的降水。对1956-2000年渭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主要受降水减少和人类活动影响,1980-2000年地表水资源比1956-1979年衰减了7.3%,不重复地下水资源增加了20.2%.狭义水资源量减少了2.1%,直接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所利用的降水减少了1.9%,广义水资源减少2.0%。考虑社会经济用水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本文还预测了2020年水资源的演变趋势。经预测,2020年地表水资源量为81.6亿m63,比2000年少3.20亿m^3;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为24.62亿m^3,比2000年少0.28亿m^3;狭义水资源总量为106.21亿m^3,比2000年少3.48亿m^3;直接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所利用的降水为487.16亿m^3,比2000年多3.05亿m^3;广义水资源量为593.37亿m^3,比2000年少0.43亿m^3。
周祖昊仇亚琴贾仰文王浩王建华秦大庸
关键词:广义水资源
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的用水评价方法探析被引量:8
2011年
用水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现行的用水评价存在4个方面的不足,即:缺乏供用耗排统一评价,缺乏用水过程与自然水循环过程的统一评价,缺乏地表用水和地下用水的统一评价,缺乏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和效益的统一评价。以上4个方面的不足,导致评价结果不准,评价内容不能满足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基于流域二元水循环理论,通过理论推导,本文提出了基于流域二元水循环全过程的用水评价方法,即体现4个统一评价的评价方法:供用耗排统一评价,用水过程与自然水循环过程统一评价,地表水和地下水用水统一评价,用水量与用水效率、效益统一评价。所提出的方法对用水评价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周祖昊王浩贾仰文张学成庞金城
关键词:二元水循环
泾河流域降雨—径流过程尺度效应与机理研究
流域水文尺度效应是当代水文科学研究的焦点。降雨-径流过程是流域水文过程中重要的过程之一。利用泾河流域153个雨量站和6个径流站的1991~2000年的逐日水文资料,在评价水文条件相似度的基础上,对降雨—径流过程随流域空间...
龚家国贾仰文周祖昊郝春沣彭辉
关键词:水文过程土地利用泾河流域
耕作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浅沟侵蚀的影响试验被引量:2
2010年
浅沟侵蚀是黄土丘陵沟壑区重要的侵蚀类型,耕作是黄土高原浅沟侵蚀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浅沟水流的水动力学参数研究是建立浅沟侵蚀物理模型或概念模型的基础。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延安市燕儿沟小流域的坡地上,通过野外放水冲刷试验,初步研究了耕作对浅沟水流水动力学参数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使浅沟水流能量转化耗散规律发生变化,从而使各个水力学参数沿程及不同放水流量时的变化规律发生改变;在未耕作坡面上浅沟水流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弗劳德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在耕作坡面上浅沟水流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弗劳德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呈极显著的对数相关;耕作后的第一场侵蚀性降雨产生的浅沟侵蚀量为全年侵蚀量的25%左右。
龚家国周祖昊贾仰文王文龙彭辉郝春沣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浅沟侵蚀水动力学参数耕作
西北诸河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格局
2011年
西北诸河地域广大,不同地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差异明显。针对西北诸河各地区各流域特点,在对河流水资源情况、开发利用状况、承载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水资源"三次平衡"的分析方法,基于深入挖潜节水、多渠道开源、适时调水的总体思路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和合理配置。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可基本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维持。
彭少明张新海杨立彬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需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