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NSFC—云南联合基金(U0833604)

作品数:5 被引量:107H指数:4
相关作者:宋立荣李林肖邦定王智李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NSFC—云南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滇池
  • 3篇微囊藻
  • 2篇藻毒素
  • 2篇微囊藻毒素
  • 1篇底泥
  • 1篇性状
  • 1篇营养条件
  • 1篇营养盐
  • 1篇鱼体
  • 1篇植物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态健康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健康
  • 1篇生态系统健康...
  • 1篇生态指标
  • 1篇生物积累
  • 1篇水华
  • 1篇种群
  • 1篇种群演替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云南农业职业...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李林
  • 3篇宋立荣
  • 2篇肖邦定
  • 2篇王智
  • 1篇万能
  • 1篇汤俊
  • 1篇谢志才
  • 1篇龚艳
  • 1篇代龚圆
  • 1篇张君倩
  • 1篇郑凌凌
  • 1篇陈旭东
  • 1篇甘南琴
  • 1篇闪锟
  • 1篇李杰
  • 1篇黄建团
  • 1篇吴幸强
  • 1篇熊剑
  • 1篇刘旻
  • 1篇聂雷

传媒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滇池北部湖湾不同底泥性状对微囊藻复苏影响的模拟被引量:4
2009年
滇池北部福保湾主要承接上游昆明市的生活污水及周边工业污水,其污染程度极为严重.本研究在福保湖湾内设置4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了不同区域的沉积物,首次模拟研究了微囊藻(Microcystis)在不同沉积物环境中复苏能力差异,结果表明微囊藻在模拟实验中的复苏能力表现出对不同底质的不同适应性,入口湖区的沉积物对微囊藻的复苏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藻类复苏后达到的最大生物量(以叶绿素a计)分别为东岸对照区的4.7%,西岸对照区的6.6%及吹填区的11.9%,其中微囊藻生物量也远低于其它各样点,占东岸对照、吹填区及西岸对照的比例分别为5.2%、10.3%和19.4%.以上研究暗示了河口处沉积物不适合微囊藻的复苏.福保湾藻类水华的种源贡献应该主要依靠外源性输入,即湖流场和风向所导致的藻类水平迁移贡献远远大于底泥复苏至水体的垂直迁移.
万能汤俊李林郑凌凌宋立荣
关键词:滇池微囊藻复苏率
微囊藻毒素在滇池螺蛳各组织中的积累及动态分布被引量:6
2011年
螺蛳是我国的一种特有腹足类,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高原湖泊中,是重要的经济螺类。为了探讨微囊藻毒素(MC)在螺蛳各组织中的分布及季节动态规律,于2008年1月及5~10月间按月采集滇池螺蛳样品,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了肝脏、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含量。结果表明,MC在螺蛳的肝胰腺、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的含量均值分别为3.38±1.90、2.72±1.63、1.23±0.97和0.35±0.43μg/g DW;统计分析表明肝胰腺和消化道中M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两者显著高于性腺,性腺显著高于肌肉。MC在各组织中含量最高月份出现在7月,含量最低月份出现在5月。相关性分析表明,性腺和肌肉组织中MC含量与周围环境水体中总MC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按照WHO推荐的人体每日可允许摄入量TDI(≤0.04μg/kg人体重)标准进行推算发现,食用螺蛳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
张君倩谢志才王智宋立荣李林甘南琴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螺蛳生物积累滇池
不同营养条件对金鱼藻净化作用及其生理生态的影响被引量:19
2013年
以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较高营养条件(N:10—30 mg/L,P:1—3 mg/L)对金鱼藻去除氮、磷能力的影响,金鱼藻的含磷量、生物量与净光合作用速率对营养负荷的响应。结果表明,金鱼藻-沉积物处理系统可有效去除氮、磷(去除率80%以上),但去除效率随水中营养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金鱼藻总磷含量达7.01—13.09 mg/g(平均9.03 mg/g),显著高于对照组(2.85—3.17 mg/g,平均3.05 mg/g),表明金鱼藻可以吸收水体中的磷。营养盐对金鱼藻生长有明显抑制,其抑制作用随营养盐浓度增高而加剧,除对照组外,各试验组金鱼藻均有叶片脱落,试验结束时金鱼藻生物量降至初始生物量的48.3%—63.3%。在较高营养水体中,金鱼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由试验开始时–0.037—0.058 mg/(g·h)显著上升至试验结束时0.18—0.44 mg/(g·h),而对照组变化不大,这表明在试验后期,随着水体营养盐浓度降低,金鱼藻开始进行恢复性生长,说明水体营养盐浓度对金鱼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生长速率有明显影响。金鱼藻尚不适宜作为滇池草海生态修复的先锋物种。
熊剑黄建团聂雷肖邦定
关键词:金鱼藻营养盐
基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滇池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生态热力学参数系统能(Ex)和能结构指数(Exst)近些年被广泛用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结构动力学模型构建。本研究选取重度富营养化藻型湖泊滇池,基于浮游生物组成结构和最新研究的权重因子值计算Ex和Exst值。结果表明:...
闪锟李林吴艳龙李根保肖邦定宋立荣
关键词:生态指标生态健康浮游生物滇池
文献传递
滇池北部湖区浮游植物时空格局及相关环境因子被引量:57
2012年
为研究滇池北部湖区浮游植物的时空格局,探讨影响格局形成的关键影响因子,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在滇池北部湖区选择6个点位,共开展了24次采样,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及其相关理化参数。通过比对滇池全湖周年监测数据,研究发现,北部湖区叶绿素a浓度从12月中旬开始下降,2月中旬降至最低值26.5μg/L,5月中旬达到最大值530.5μg/L。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4属97种,其中绿藻53种,蓝藻20种,硅藻17种,隐藻2种,金藻2种,甲藻1种,裸藻2种。蓝藻生物量在12月、3月至6月期间占优势,12月份优势种为绿色微囊藻(Microcystis viridis),3月至5月为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flos-aquae),6月为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硅藻在1月占优势,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研究结果表明,水温高于14℃以上,微囊藻生物量迅速增加;束丝藻生物量随温度增加而增加,高于22℃时迅速减少。北部湖区6个点位浮游植物的空间差异显著,D1、D4号点微囊藻、束丝藻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四个点(P<0.01),D2、D5号点广缘小环藻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四个点(P<0.01)。研究结果显示,在富营养化严重的滇池北部湖区,水温可能为影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生物量的关键因子,浮游植物水平分布的差异主要由气象因素和水体营养盐共同决定。
代龚圆李杰李林宋立荣
关键词:滇池蓝藻水华浮游植物环境因子种群演替
微囊藻毒素在滇池鱼体内的积累水平及分布特征被引量:22
2010年
为了解富营养化水体中鱼体内微囊藻毒素(MC)的积累水平及其分布特征,2003年4月和9月份两次在滇池试验区采集了鲢、鳙和草鱼等鱼种,用ELISA方法对鱼体中肝、肾、空肠、胆、肌肉等不同组织中MC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MC在所有样品中均能检测到,且主要分布在鱼体的肝肾脏和消化道等器官,而肌肉和非消化道器官中毒素含量相对较低。不同鱼种不同组织对MC的富集程度也明显不同,鲢鳙中肝脏和肾脏这两个主要的靶器官对MC的蓄积能力就远高于草鱼。同时,不同季节MC在鱼体内的积累水平也明显不同,4月份鱼样中MC的含量普遍低于9月份鱼样中MC的含量。最后按照WHO生活饮用水安全标准的建议进行推算,所有鱼肉中的MC均没有超过其推荐的人体每日可允许摄入量(≤0.04μg/kg人体重),初步推断鱼肉中MC暂时还未危及到人体健康,但仍具有潜在的风险性。
吴幸强龚艳王智刘旻陈旭东肖邦定
关键词:滇池鱼体微囊藻毒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