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J11B04)

作品数:33 被引量:125H指数:6
相关作者:冯维波王全康钟辉智南艳丽李畅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建筑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2篇民居
  • 11篇传统民居
  • 7篇古镇
  • 5篇山地
  • 5篇传统村落
  • 5篇村落
  • 4篇景观
  • 4篇聚落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渝东
  • 3篇渝东南
  • 3篇旅游
  • 3篇古道
  • 3篇川盐
  • 3篇川盐古道
  • 3篇传统聚落
  • 2篇地域文化
  • 2篇盐业
  • 2篇统筹
  • 2篇重庆山地

机构

  • 27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建筑西南...
  • 1篇西藏拉萨师范...

作者

  • 17篇冯维波
  • 2篇南艳丽
  • 2篇王全康
  • 2篇钟辉智
  • 1篇刘希臣
  • 1篇杨真静
  • 1篇杜春兰
  • 1篇李畅
  • 1篇冯雅
  • 1篇王秀
  • 1篇杨俊俊
  • 1篇韩凤
  • 1篇胡大伟
  • 1篇王丽
  • 1篇李林芝
  • 1篇曹福刚
  • 1篇赵瑞艳
  • 1篇张蒙

传媒

  • 5篇重庆建筑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长江师范学院...
  • 3篇西部人居环境...
  • 2篇山西建筑
  • 2篇中国名城
  • 2篇重庆第二师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建筑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南方农村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职大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在研究《中国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和实地调研西南山地村落的基础上,针对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的模糊性,对现行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和补充,建立了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因子集,利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方法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确保了评价指标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最终确立了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体系。
王秀冯维波
山地传统民居建筑景观信息识别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龙塘村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科学合理地保护山地传统民居,弘扬民居文化,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方法】初步构建了由建筑环境、建筑群和建筑单体构成的理论系统;确立了个体、关系、重点和整体的识别原则;确定了位置、类型、结构和图形的识别方法,明确了信息识别的排序步骤。并以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龙塘村为例,对山地传统民居建筑景观信息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得出了民居建筑景观信息中所体现的特色地域文化。【结论】该研究思路与方法能够进一步促进传统民居建筑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有利于城乡统筹规划、民居保护、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等一系列工作。
冯维波张蒙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
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关键技术与示范
2016年
本课题围绕成渝城乡统筹区山地传统民居保护与集约化建设这一主题,针对山地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特殊性、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生态环境的敏感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等一系列制约山地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技术集成”和“地区示范”两条路径综合研究提出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传统民居民居保护统筹规划山地文化遗产保护
重庆市西沱古镇的居民地方感形成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近年来传统聚落成为旅游的热点,但传统聚落在城市化、旅游开发等内外压力下,面临着历史风貌的丧失、人地关系紧张疏离、地方性缺失等现实困境。以重庆西沱古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以居民地方感为切入点,基于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地方依恋等3个维度,构建地方感结构关系模型,分析居民的地方感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居民地方感的影响形成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居民地方感均值3.65,水平一般。地方依恋均值显著大于地方依赖,居民情感依恋大于对古镇的功能依赖。②个人属性特征对地方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地方感具有主观性。③居民地方感主要受3个地方感知因子影响,其中特色文化因子>社会环境因子>自然环境因子。特色文化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影响力水平显著大于自然环境因子。④居民地方感知与地方感水平具有相对一致性,且各个因子存在交互后解释力会明显增强,即地方感水平受到各个地方感知因子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吴晓莉冯维波
关键词:传统聚落地方感
川西民居外窗不同开启方式的通风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介绍了川西传统民居常见外窗开启类型,借助科学化分析手段,探讨了平开窗、推拉窗及中悬窗三种外窗开启方式对室内通风效果的影响,以期对民居传统节能技术进行继承与改良。
南艳丽钟辉智
关键词:外窗通风效果
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022年
选取川西地区148个传统村落,以ArcGIS10.5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和统计方法为技术手段,剖析了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总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凝聚型;在集中性上,传统村落主要聚集在甘孜州、阿坝州两地,数量多达112个,约占总数的75.67%;另外,川西地区传统村落还形成了“一高多次”模式,即在甘孜州东北部有一个高密度区,在阿坝州南部、甘孜州西南部、凉山州西部和雅安市东部形成多个次级高密度区;在海拔高度变化方面,川西地区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1000~5000 m的中高山地区.此外,川西地区传统村落主要位于平坦河谷区和低矮丘陵区、南坡向、西坡向和距河流6 km以内的区域;历史文化因素为传统村落增添了浓重的文化色彩,城镇化水平、交通、人口与传统村落数量呈反向关系.它们共同作用于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的选址与发展,并成为其影响因素.
胡亚玲冯维波
关键词:传统村落影响因素
渝东南土家族山地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特征探析被引量:7
2014年
该文在分析探讨渝东南土家族山地传统民居聚落营建理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聚落的空间特征:民居平面型制的多样化特征、依山傍水的山地特征、耕地至上的环农特征、群—序—拓扑结构的形态特征,主要存在自由散点式布局和集中簇群式布局两种聚落空间形态。最后分析了聚落空间的成因,认为渝东南土家族山地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特征只是在汉族传统院落民居的基础上,由于受到当地特殊地形条件的限制而进行的修正。
冯维波
关键词:聚落土家族渝东南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以中山镇龙塘村为例
2015年
重庆中山镇龙塘村受当地自然环境和巴蜀文化的影响,现存大量的价值较高的山地传统民居,其民居形态具有典型的艺术特征,对其进行研究可更好地服务于保护与开发工作。在分析龙塘村区位特点的基础上,对民居的平面和剖面类型进行了划分,并从构架、墙体、小木作等建筑特色进行分析,据此归结了其民居的三种审美情趣。
冯维波胡大伟
关键词:艺术特征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提升研究——以重庆安居古镇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基于古镇文化功能研究视角,梳理整合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提升模式方法与技术路线。结合实地调研、案例研究,在综合分析安居古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适合安居古镇文化功能提升的举措、建议,以期能为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提升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邹启朋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古镇保护传统聚落文化遗产旅游
土壤含湿量对绿化屋顶隔热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绿化屋顶因其特有的蒸发作用而展示出独特的隔热性能,其能力就如同给建筑增加了被动降温装置一样。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分析土壤水分在绿化屋顶隔热系统中的作用,比较分析了间歇灌溉、连续灌溉和不灌溉三种模式下不同含湿量对屋顶传热的影响。研究得出:绿化屋顶隔热能力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采用间歇灌溉,屋顶热流密度对土壤湿度反应更敏感,在土壤含湿量不超过0.2时,随着湿度的增大,热流显著降低,在含湿量超过0.3后,热流反应较为迟钝;采用连续灌溉,屋顶的隔热性能较间歇灌溉提高3-4倍。
杨真静田瀚元
关键词:绿化屋顶数值模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