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512501)

作品数:13 被引量:234H指数:6
相关作者:邢国刚万有韩济生刘风雨蔡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教育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神经病
  • 5篇神经病理
  • 5篇神经病理痛
  • 5篇病理
  • 4篇疼痛
  • 3篇脊髓背角
  • 3篇背角
  • 2篇电针
  • 2篇抑郁
  • 2篇针刺
  • 2篇针刺镇痛
  • 2篇神经可塑性
  • 2篇神经元
  • 2篇情绪
  • 2篇膜片
  • 2篇膜片钳
  • 2篇基因
  • 2篇脊神经
  • 2篇脊神经结扎
  • 2篇负性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邢国刚
  • 7篇万有
  • 4篇刘风雨
  • 4篇韩济生
  • 3篇蔡捷
  • 2篇曲晓秀
  • 2篇郑琴
  • 2篇赵国屏
  • 2篇王珂
  • 1篇刘敏
  • 1篇梅其勇
  • 1篇丁宁
  • 1篇刘小旦
  • 1篇方东
  • 1篇张嵘
  • 1篇池叶楠
  • 1篇闻洁曦
  • 1篇欧阳雨晴
  • 1篇郭雨欣
  • 1篇李杰

传媒

  • 9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疼痛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痛觉和病理性疼痛反应具有鲜明的遗传学特征,呈现显著的遗传异质性和复杂性。目前就痛觉反应个体差异和病理性疼痛的相关遗传学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疼痛治疗特别是慢性病理性疼痛的治疗非常棘手。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拟就疼痛和病理性疼痛机制和药物治疗相关的遗传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王鑫王珂赵国屏
关键词:疼痛基因多态性遗传学
脊神经结扎诱导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BDNF的含量和表达上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脊神经结扎(SNL)大鼠脊髓背角BDNF的含量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在神经病理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双盲随机的原则,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NL手术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5只大鼠,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BDNF的含量和蛋白表达随时间的变化。结果:(1)ELISA定量分析显示,脊神经结扎可以显著上调脊髓背角BDNF的含量。SNL后,背角BDNF的含量在24 h内即可由手术前的(91.09±7.1)pg/mg总蛋白上升到(160.75±15.0)pg/mg总蛋白(P〈0.01),这种上调的高峰可以持续到SNL后的48 h;然而在假手术大鼠,背角BDNF的含量则没有明显的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SNL大鼠背角BDNF上调的高峰期在24~48 h(P〈0.01),此后其含量开始逐渐恢复,至SNL后28 d基本恢复至术前对照水平(P〉0.05);(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脊神经结扎的24h内,SNL大鼠结扎侧背角BDNF的蛋白表达也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上调变化。SNL后12 h,背角浅层BDNF免疫反应的平均光密度值即可由手术前的0.18±0.01上调到0.25±0.03(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在SNL后的12 h和24 h,SNL大鼠结扎侧背角浅层BDNF的免疫反应较假手术大鼠也明显上调,其平均光密度值分别由假手术大鼠的0.19±0.02和0.18±0.01上调到0.25±0.03(P〈0.05)和0.23±0.01(P〈0.05)。结论:脊神经结扎可以呈时间依赖性的上调脊髓背角BDNF的含量和蛋白表达,这种上调的BDNF可能在外周神经损伤所引起的神经病理痛的早期发挥作用。
廖斐斐耿山景刘小旦党文豪蔡捷刘风雨万有韩济生邢国刚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脊髓背角神经病理痛脊神经结扎
腰5脊神经结扎大鼠腰4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超极化激活电流的变化
2008年
目的:研究腰5脊神经结扎(L5spinal nerve ligation,SNL)神经病理痛大鼠腰4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超极化激活电流(Ih)及其通道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发生的可塑性变化。方法:以单侧L5SNL制备神经病理痛大鼠模型,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和分析背根神经节神经元Ih的表达和激活特性。结果:L5SNL之后,腰4 DRG神经元Ih的电流密度降低,单位电导下降,而翻转电位及电压依赖特性未发生显著性改变。结论:腰4DRG神经元Ih的这些变化可能贡献于L5SNL大鼠的神经病理痛。
梅其勇邢国刚李杰万有
关键词:神经病理痛脊神经结扎IH背根神经节全细胞膜片钳
骨癌痛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探讨外周敏化在骨癌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雌性SD大鼠,采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4×104,4μl)的方法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术后14天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同侧后爪的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TW)以检测造模是否成功。对照组分别注射等体积的热杀死癌细胞(HK组)或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造模后14天,在急性分离的小直径DRG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骨癌痛及其对照组大鼠DRG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电流阈值(current threshold,CT)以及恒定去极化电流(300pA,1 s)诱发动作电位爆发的个数,观察骨癌痛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结果:建立模型后14天,与对照组相比,(1)骨癌大鼠同侧后爪的50%PWT分别由HK组、PBS组和空白对照组(Na ve组)的13.75±0.64 g、13.30±0.64 g和15.10±0.01 g降低到4.43±0.42 g,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n=7~10),表明MRMT-1癌细胞接种大鼠具有明显的机械性痛敏行为;(2)在骨癌痛大鼠的小直径DRG神经元中,低(LT)、中(MT)兴奋阈值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MP)绝对值和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电流阈值(CT)均明显降低(P<0.05,P<0.001),相同去极化强度刺激下动作电位爆发的频率均显著增加(P<0.05,P<0.001),而以上记录指标在高兴奋阈值(HT)的神经元则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骨癌痛大鼠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显著升高,这种小直径DRG神经元超兴奋性(hyperexcitability)的变化可能是引起骨癌痛大鼠外周敏化(peripheral sensitization)的基础。
郑琴方东刘敏姜红蔡捷万有邢国刚
关键词:骨癌痛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膜片钳
Low and high frequency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are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effects on μ-opioid receptors in brain
Objective Accumulated data show that the mechanisms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an...
Xiao-Hui XIANG~(1,3),Ying-Mao CHEN~2,Jin-Ming ZHANG~2,Jia-He TIAN~2,Ji-Sheng HAN~1,Cai-Lian CUI~(1,*) 1 Neuro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and Department of Neurobiology,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Key Laboratory of Neuroscience,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Beijing 100191,China 2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th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 3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Medical College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Tianjin 300162,China
文献传递
The effects of 2Hz electroacupuncture on regional cerebral biodistribution of 11C-carfentanil in rats and the pilot study of small animal PET using this tracer
<正>Objective A deal of evidence shows that 2 Hz electroacupuncture(EA) produce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
Xiao-Hui XIANG~1
关键词:ELECTROACUPUNCTURE
孤啡肽基因敲除小鼠电针镇痛作用增强(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采用痛敏肽/孤啡肽FQ(OFQ)基因敲除的小鼠,进一步明确OFQ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足三里和三阴交两个穴位,电针参数如下:恒流输出方波,电针强度为0.5、0.7、0.9 mA递增,每一强度持续10min,电针频率分别为2 Hz或100 Hz。采用热辐射甩尾方法测定痛阈,在电针前、电针中和电针后评价痛阈的变化。结果:OFQ基因敲除小鼠的基础热痛阈比野生型小鼠明显延长。无论是2 Hz还是100 Hz电针,对OFQ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都有镇痛作用,对OFQ基因敲除小鼠的镇痛作用更强。结论:在体情况下,OFQ致痛敏,但拮抗电针镇痛。
万有韩济生John E.Pintar
关键词:肽类电针针刺镇痛痛阈
蛛网膜下腔应用Ro 25-6981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电生理学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应用Ro 25-6981,一种选择性的NMDA受体NR2B亚基(NR2B)的拮抗剂,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手术成功后进行L5脊神经结扎(SNL)手术。术后7天用vonFrey纤维丝测定机械痛敏,筛选出造模成功的SNL神经病理痛大鼠,随机分为三组,通过蛛网膜下腔插管分别鞘内给予(i.t.)Ro25-698110.0μg(20μl)、100.0μg(20μl),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作对照。在给药后第30min、60min、90min和120min测定大鼠后爪的50%缩足阈值(PWT)及鞘内给药前后大鼠的运动功能。(2)通过在体细胞外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脊髓背表面给予Ro 25-6981100.0μg对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DR)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鞘内应用Ro 25-698110.0μg对SNL大鼠的50%PWT和机械痛敏翻转百分率(%MPE)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n=8),而100.0μg却能显著增加SNL大鼠的50%PWT和%MPE,起到明显的镇痛作用(P<0.05,n=8),并且在上述两种剂量下鞘内给药前后,动物的运动功能没有出现显著改变(P>0.05);(2)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脊髓背表面给予Ro 25-6981100.0μg对WDR神经元的Aβ纤维诱发放电没有显著影响(P>0.05,n=6),但是可以显著抑制C纤维诱发放电(P<0.05,n=6)。结论:鞘内应用选择性的NR2B拮抗剂Ro 25-6981100.0μg可以对SNL大鼠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而不影响动物的运动功能;这种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拮抗脊髓背角的NMDA受体NR2B亚基,进而抑制WDR神经元的C纤维诱发放电所产生的。
曲晓秀李鸣佳蔡捷郑琴池叶楠刘风雨万有韩济生邢国刚
关键词:脊髓背角神经病理痛
下行易化系统及其参与神经病理痛的机制被引量:4
2008年
神经病理痛是指由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综合征。神经病理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其发病机制不甚清楚,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的研究除了集中于痛觉的上行传导及中枢机制,以及痛觉的下行抑制之外,也证明下行易化系统激活参与神经病理痛的发病机制。本文拟对此进行综述,希望为治疗神经病理痛提供新思路。
刘风雨邢国刚曲晓秀张重万有
关键词:神经病理痛
不同频率电针对正常大鼠脊髓背角的转录组学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索生理状态下低频和高频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区域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为理解不同频率的电针效应差异提供研究资料。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比较2Hz和100Hz电针刺激大鼠双侧足三里穴(ST36)和三阴交穴(SP6)后脊髓背角区域基因表达的变化,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差异表达基因所涉及的基因功能和通路进行富集识别与分析。结果 (1)2Hz电针引起脊髓背角1150个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发生差异表达,100Hz电针引起1270个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发生差异表达。(2)2Hz和100Hz电针均能引起516个相同的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发生调变,并且调节方向一致,与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相关。(3)2Hz特异调节差异表达的基因与神经可塑性相关。(4)100Hz特异调节差异表达的基因与应激和免疫调节相关。结论无论低频还是高频电针均能对脊髓背角神经信号传递产生较广泛的调节。低频电针更多参与神经可塑性调节,高频电针对应激和免疫功能调节更明显。
王珂张嵘赵国屏张庆华崔彩莲
关键词:电针脊髓背角转录组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