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211工程”项目(2009)

作品数:20 被引量:97H指数:4
相关作者:宓穗卿王宁生赵威陈浩黄泳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211工程”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针剂
  • 4篇针灸
  • 4篇双黄
  • 4篇双黄连
  • 4篇双黄连粉
  • 4篇双黄连粉针
  • 4篇双黄连粉针剂
  • 4篇头孢
  • 4篇黄连
  • 4篇粉针
  • 3篇盐酸
  • 3篇盐酸头孢吡肟
  • 3篇药物
  • 3篇用药
  • 3篇肾毒
  • 3篇肾毒性
  • 3篇头孢吡肟
  • 3篇小鼠
  • 3篇联合用
  • 3篇联合用药

机构

  • 12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麻省理工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1篇宓穗卿
  • 10篇王宁生
  • 6篇陈浩
  • 6篇赵威
  • 5篇黄泳
  • 3篇李伟荣
  • 2篇曾武
  • 2篇张少群
  • 2篇张学婷
  • 2篇曲姗姗
  • 2篇刘昌辉
  • 2篇徐美丽
  • 1篇伍海涛
  • 1篇张继苹
  • 1篇段美美
  • 1篇王宁宁
  • 1篇刘利利
  • 1篇郑禹
  • 1篇郭秀冰
  • 1篇黄小桃

传媒

  • 5篇中药新药与临...
  • 4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图书馆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芫花素的浓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建立LC—MS/MS方法测定芫花素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并研究其药物动力学。方法大鼠灌胃芫花提取物,眼眶采血,离心,以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芒柄花素为内标,电喷雾离子化,多反应检测方式进行负离子检测,检测离子质荷比(m/z)分别为283.2/267.9,267.0/251.9。使用Phenomenex Gemini110C18色谱柱(50mm×2.0mm,5μL);以甲醇-0.1%甲酸水(85:1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温:40℃;流速:0.3mL·min^-1。结果大鼠灌胃芫花提取物后的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芫花素血药浓度在5~10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最低检测限(LOQ)为0.5ng·mL^-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为2.42%-10.71%,日内及日间准确度为95.67%~112.15%,血浆中无内源性基质干扰,稳定性良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分析速度快,可用于血浆样品中芫花素的血药浓度测定和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徐美丽刘昌辉吕渭升宓穗卿王宁生
关键词:芫花素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药物动力学
HPLC法同时测定桂附地黄丸中马钱苷、芍药苷、丹皮酚和没食子酸的含量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建立桂附地黄丸中马钱苷、芍药苷、丹皮酚和没食子酸含量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Phenmenex Synergri FusionRP80A色谱柱(250nm×4.6nm,4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34nm和274nm,柱温为30℃。结果马钱苷、芍药苷、丹皮酚和没食子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3408~48.0672μg·mL-1(r=0.9999),4.8256~43.4303μg·mL-1(r=0.9996),10.8134~97.3206μg·mL-1(r=0.9999),4.1240~37.116μg·mL-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马钱苷100.7%,RSD=0.85%(n=6);芍药苷101.1%,RSD=I.98%(n=6);丹皮酚98.9%,RSD=0.55%(n=6);没食子酸99.8%,RSD=1.2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桂附地黄丸的质量控制。
张学婷刘启德曾武杨蕾宓穗卿王宁生
关键词:桂附地黄丸马钱苷芍药苷丹皮酚没食子酸
小鼠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后的CD200R表达
2012年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鉴定小鼠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方法,并分析其活化后表面分子CD200R的表达。方法分离BALB/c小鼠外周血,以抗-IgE-FITC和抗-CD4-PE/cy7与抗-CD45R B220-PE/cy7双色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小鼠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以及卵清蛋白(OVA)致敏的BALB/c小鼠外周血,抗-IgE刺激后抗-IgE-FITC、抗-CD4-PE/cy7、抗-CD45R B220-PE/cy7和抗-CD200R-PE三色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R的表达。结果小鼠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占白细胞总数为0.7%,抗-IgE刺激后嗜碱性粒细胞中CD200R+表达率由3.62%升至31.6%(P<0.01)。OVA致敏小鼠外周血,经O-VA体外刺激后嗜碱性粒细胞CD200R+表达率由13.43%升至23.5%(P<0.05)。结论 IgE+CD4-CD45R-双色荧光标记可以鉴定小鼠嗜碱性粒细胞;CD200R可以作为小鼠嗜碱性粒细胞重要的表面活化分子。
陈典周联王青
关键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流式细胞术
复色1号方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复色1号方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复色1号方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色1号方浓度在0.001~0.01g/l,范围内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0.05~0.1g/l浓度范围内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复色1号方在0.001~0.1g/l浓度范围内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含药培养基组的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剂量依赖性激活作用。在0.001~0.01g/l浓度范围内,复色1号方的最佳激活浓度为0.01g/l。结论复色1号方没有促进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01~0.1g/l),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的活性呈剂量依赖型激活作用。
马玲玲邓燕杨柳张明明刘利利
关键词: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
双黄连粉针剂与头孢吡肟注射剂联合应用的肾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与四代头孢类抗生素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联合用药后肾脏损伤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机阴离子-1(OAT-1)转运体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SPF级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4ml/100g体重0.9%的NaCL)、双黄连高、中、低(0.74、0.37、0.185 g/kg)剂组、头孢高、中、低(0.82、0.41、0.205g/kg)剂组、双黄连各剂量组合用头孢吡肟各剂量组等十六个组。尾静脉注射给药,合用组均在给完双黄连0.5h后给头孢吡肟。各组给药7d,摘除肾脏检测MDA、T-SOD等生化指标变化,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AT-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合并用药各剂量组肾组织MDA、组织T-SOD酶含量显著升高(P均<0.01);合并用药组出现较大量明显肾小管蛋白管型、间质充血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合用各组OAT-1的阳性表达量明显高于个单用组。结论:联合使用头孢吡肟与双黄连粉针剂增加了肾功能损伤程度;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两药合用后引起OAT-1的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内头孢吡肟量大量增加,引起细胞受损,从而导致肾毒性增加。
陈浩曾武赵威宓穗卿王宁生
关键词:双黄连粉针剂盐酸头孢吡肟联合用药肾毒性
不同给药途径对双黄连粉针剂中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3种给药途径单剂量给予双黄连粉针剂后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探讨其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方法将SD大鼠分为静脉注射组、口服组、肌内注射组,均一次性给予双黄连粉针剂0.8 mg·kg^(-1),另设空白对照组。以葛根素作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给药后大鼠体内不同时间黄芩苷的含量变化,并采用PK-solution 2.0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静脉注射、口服、肌内注射给予双黄连粉针剂后,血浆中黄芩苷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非房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分别为(71.69±3.33)、(39.36±6.83)、(5.33±0.51)μg·h·mL^(-1);药物平均驻留时间(MRT_(0-∞))分别为(1.26±0.13)、(1.69±0.27)、(21.87±4.25)h;消除半衰期(t_(1/2))分别为(4.69±1.39)、(4.89±0.99)、(12.33±1.87)h;口服、肌内注射给药峰浓度(C_(max))分别为(34.59±3.16)、(0.45±0.04)μg·mL^(-1)。口服和肌肉注射后黄芩苷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54.90±2.05)%、(7.46±0.15)%。结论不同给药途径对双黄连粉针剂中黄芩苷在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有明显的影响。静脉注射途径的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多,可能与静脉注射后体内黄芩苷的初始浓度较高、AUC_(0-∞)较大有一定的关系。
刘美玲陈浩刘梦李伟荣赵威王奇宓穗卿王宁生
关键词:双黄连粉针剂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药物动力学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规律的探讨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总结、分析对原发性痛经进行针灸治疗的临床对照试验中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4年来对原发性痛经进行针灸治疗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或研究,总结和分析其取穴规律。结果纳入文献共85篇,治疗采用的腧穴分布于十四条经脉,其中足太阴脾经的使用频数最大(145次),其次是任脉(141次)。85篇文献中十四经腧穴频数位于前16位的依次是三阴交(84次)、关元(64次)、足三里(42次)、太冲(40次)、气海(39次)、合谷(35次)、次髎(31次)、地机(30次)、中极(25次)、血海(20次)、肾俞(19次)、归来(13次)、水道(13次)、脾俞(13次)、肝俞(12次)、阴陵泉(10次)。结论对原发性痛经进行针灸治疗经脉多用足太阴脾经和任脉,而穴位多用三阴交、关元和足三里,取穴治疗时应遵循局部、循经和辨证等取穴原则。
朱博陈淑琳李月方佳丽江佳璇曲姗姗黄泳
关键词:痛经针灸疗法取穴规律
齐墩果酸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采用CCl4灌胃给药诱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给予OA低(30 mg/kg)、高(60 mg/kg)剂量治疗,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积溶剂。1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血清生化指标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Ox、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环磷酸鸟苷(cGMP)、I型胶原蛋白的含量;采用血液动力学的方法测定大鼠主动脉的血压(MAP)、门静脉压(PP)、心率(HR)等指标;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肝硬化大鼠eNOS的表达;采用Masson染色对大鼠肝纤维化的进展进行研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予OA治疗1个月后显著降低血清ALT、AST、ALP、γ-GT、MDA的水平和提高肝组织中GSH-Px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脏的胶原沉积及肝纤维化的进展,进而降低了门静脉压(P<0.05),而主动脉压(MAP)和心率(HR)无显著变化;并能显著提高肝内eNOS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提高了肝硬化大鼠肝内的cGMP和NOx的含量(P<0.05)。结论:OA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肝内的eNOS蛋白表达从而提高肝内NOx的含量。
刘昌辉黄小桃李颖仪郑侠李能宓穗卿王宁生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四氯化碳
中日针灸教育异同的分析与启示被引量:1
2014年
从针灸学教育课程设置、针灸医师考核等方面比较中国和日本两国目前针灸教育存在的差异,取长补短,为提升我国高校针灸学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黄春江杨朔黄泳
关键词:针灸教育
黄芩苷和绿原酸单体对注射用头孢吡肟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影响
2013年
目的建立简便、高效的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头孢吡肟的血药浓度,并研究不同剂量的黄芩苷和绿原酸单体给药1周后对头孢毗肟的药动学影响。方法选用SPF级6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4ml/100g体质量生理盐水)、黄芩苷高、中、低(185、92.5、46.25mg·kg^-1·d^-1)剂组、绿原酸高、中、低(12.33、6.17、3.08mg·kg^-1·d^-1)剂组,尾静脉注射给药7d,末次0.5h后给头孢吡肟,HPLC—uV法测定各时间点头孢吡肟的血药浓度。色谱条件:PhenomenexC18(Luna,5μm,250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甲酸水溶液,柱温:25℃,流速:1ml·min^-1梯度洗脱,在uV=254nm下检测。采用PK—Solution2.0软件计算头孢吡肟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头孢吡肟的线性范围为0.125~750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LOD)为0.037mg·L^-1,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符合生物样品处理要求。与空白组比较,黄芩苷或绿原酸单体高剂量与头孢吡肟合用后,头孢吡肟曲线下面积AUC。和AUC0-∞明显增加(P〈0.01),头孢吡肟的消除半衰期殛明显延长(P〈0.0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头孢吡肟的含量测定及药动学研究;黄芩苷或绿原酸单体能延长头孢吡肟在体内代谢的过程。
陈浩赵威徐美丽段美美蔡卿嫣张学婷宓穗卿王宁生
关键词:黄芩苷盐酸头孢吡肟药动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