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20385)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李丛芹张夫也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兰州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中国当代设计
  • 1篇对象化
  • 1篇多维性
  • 1篇设计文化
  • 1篇生生
  • 1篇品行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本质
  • 1篇文化存在
  • 1篇文化设计
  • 1篇理清
  • 1篇后现代设计
  • 1篇本体论
  • 1篇辨析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江苏技术师范...

作者

  • 6篇李丛芹
  • 3篇张夫也

传媒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美术大观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职教通讯(江...
  • 1篇书画世界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功能、形式到品行: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主要原则的思考被引量:4
2008年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主要原则可以围:绕设计的功能、形式、品性、结构、文脉和伦理来加以确立.其中前三条可确定为:以"适用"为轴心的.有效"功能、以"和谐"为特色的"真实"形式、以"生活质量"为旨归的"诗意"品性.本文拟对这三条原则略作阐述.……
李丛芹张夫也
关键词:对象化后现代设计
设计批评主体及其在批评中需要理清的几种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在中国当代设计研究中,设计批评主体既可以是一般的个人,也可以是政府、主管机构及其代言人,还可以是看不见的市场,但在学术研究层面,批评的主体应该是专家队伍中具有独立意识的批评家。面对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设计批评要想公正、有效地开展,就必须理清四种主要关系:批评家与设计作品、设计师的关系;设计、设计作品与生活的关系;设计批评与设计史、设计基本理论的关系;古今中外的关系。
张夫也李丛芹
关键词:中国当代设计
在多维性中体现创造--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主要原则的思考被引量:3
2008年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主要原则是:以"适用"为轴心的有效功能,以"和谐"为特色的真实形式,以"生活质量"为旨归的诗意品性,以"整体逻辑"为基石的有机结构,以"历时性"、"共时性"交织为形态的清晰文脉,以及以"善"为核心的温厚伦理。六条原则是从不同的层级和视角对同一批评对象的深究密察,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评论,是一个整体。因此,在运用中既不能因为均衡和折中而削弱批评的深度、力度和锐气,又应该防止几个原则之间发生冲突和对立。同时,这些原则是开放的、发展的,不能教条化,更不能当成批评理论中的修辞。
李丛芹张夫也
关键词:多维性
感受、思考与建议:对中国当代设计的批评之一
2008年
在中国当代设计中,有四种现象比较突出:视觉与环境凌乱;设计品的物质或非物质形式与精神、文化分裂;设计与历史相疏离,成为无根之物;粗制滥造,技术含量、工艺水平不高,精致度不够。为此,需要学习与借鉴,使设计做到体贴人心,关心生活;注重细节,小中见大;溯本清源,注重文脉;心物一体,孕育诗性。
李丛芹
关键词:中国当代设计
从“设计”到“文化设计”的辨析:一个本体论视角被引量:9
2009年
设计是建立在技术和艺术两个基本维度上的文化表征和文化实践活动,单纯的技术或艺术解读只能挖掘其部分内涵、把握其部分特征。因此,可以从设计的不同称谓着手考察,进而思考什么是设计文化,为什么说设计是一种文化存在,洞悉设计的文化本质,并初步提出"文化设计"概念。
李丛芹
关键词:文化存在文化本质设计文化文化设计
“生生”:中国当代设计的核心概念和设计批评的基本准则被引量:1
2008年
传统手工艺制作、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虽然在观念、方法、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都是“创造人造物”,大致可以在“造物”(包括符号体系)的意义上进行理解。当代设计就无法用“造物”来指称,原因不仅是所造已非“物”(不是指负载于物质的情感、精神、体验等,而是指设计物质料的表面形式已经与功能分离,人们看不到原来意义上的形式),对“造”也提出了生态要求、抒情要求、体验要求、道德要求,等等。因此,我们用一个动词性的“生”字来替换“造”,用一个名词性的“生”字来替换“物”.即“生生”。它体现了当代设计本体与方法的统一,是设计创造的核心概念和设计批评的基本准则。
李丛芹
关键词:生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