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STIF-Y01)

作品数:131 被引量:1,009H指数:16
相关作者:翁伯琦王义祥雷锦桂江枝和唐翔虬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2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主题

  • 22篇牧草
  • 17篇土壤
  • 15篇决明
  • 13篇农业
  • 13篇狼尾草
  • 12篇子实
  • 12篇子实体
  • 11篇氨基酸
  • 10篇栽培
  • 10篇松茸
  • 10篇姬松茸
  • 9篇营养
  • 9篇圆叶决明
  • 9篇
  • 8篇新株系
  • 8篇性状
  • 8篇杂交
  • 8篇杂交狼尾草
  • 8篇株系
  • 8篇外源

机构

  • 143篇福建省农业科...
  • 26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福建省农业厅
  • 2篇福建省精密仪...
  • 2篇闽西职业技术...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莆田市农业科...
  • 1篇三明市农业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9篇翁伯琦
  • 63篇王义祥
  • 35篇江枝和
  • 33篇雷锦桂
  • 21篇黄秀声
  • 21篇唐翔虬
  • 20篇黄勤楼
  • 20篇黄毅斌
  • 19篇陈钟佃
  • 14篇钟珍梅
  • 14篇徐国忠
  • 12篇冯德庆
  • 10篇陈敏
  • 10篇杨有泉
  • 10篇邓素芳
  • 9篇丁洪
  • 9篇张玉树
  • 9篇应朝阳
  • 7篇秦胜金
  • 7篇罗涛

传媒

  • 16篇热带作物学报
  • 9篇福建农业学报
  • 8篇激光生物学报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山地农业生物...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福建农业科技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草业学报
  • 3篇江西农业学报
  • 3篇食用菌学报
  • 3篇电子显微学报
  • 3篇亚热带农业研...
  • 3篇家畜生态学报
  • 3篇中国草地学报
  • 3篇亚热带资源与...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2
  • 19篇2011
  • 46篇2010
  • 35篇2009
  • 25篇2008
  • 11篇2007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胁迫对圆叶决明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0
2008年
以豆科牧草圆叶决明CPI86134品系为材料,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其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重度和极度干旱条件下CPI86134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线粒体内外膜膨大或破裂,内含物流出;基粒类囊体膨胀,有的严重的细胞中叶绿体膜断裂;另外,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强,淀粉粒的数量减少;叶绿体和类囊体对干旱胁迫最敏感,其次是线粒体,可作为圆叶决明耐旱程度的细胞学指标。
任丽花黄敏敏江枝和王义祥翁伯琦
关键词:圆叶决明干旱胁迫叶片超微结构
土壤中双氰胺降解及与降解菌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灭菌土培、非灭菌土培、田间蔬菜种植、添加外源降解菌土培试验研究了土壤中双氰胺(DCD)降解及与降解菌的关系。结果显示,不论是单施DCD、尿素配施DCD,还是碳酸氢铵配施DCD的土壤,灭菌处理的土壤中DCD半衰期分别比不灭菌处理的长13.56、5.79、14.51d。降解菌生长期间,降解菌总量(x)与DCD降解呈显著正相关,拟合的线性方程为y=3.1841x-2.5452,r=0.9752。外源DCD降解真菌可在灭菌土壤中定殖并有效降解DCD,培养15d后,U+DCD+DCD降解菌处理土壤中DCD降解真菌的数量增加至36.40×105cfu,且DCD含量极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土壤中DCD降解与降解菌关系极为密切,添加外源真菌加速了土壤中DCD降解。
罗涛王煌平张晓玲张青蔡开地翁伯琦
关键词:双氰胺尿素碳酸氢铵降解菌降解
果园生草模式土壤固碳潜力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以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清耕和生草两种果园地面管理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长期影响,并通过分析两种管理模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量来估算福建省果园生草管理的土壤固碳潜力。结果表明,与1996年相比,2007年生草果园0~20...
王义祥王峰翁伯琦罗旭辉黄毅斌
关键词:果园生草土壤固碳潜力
文献传递
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养分释放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率。[方法]以玻璃基质材料和矿质肥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对比研究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率。[结果]与普通肥料相比,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极显著地降低了氮和钾的释放率(P<0.01)。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中的磷释放率很低,与钙镁磷没有显著差别。[结论]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对氮、钾具有较好的控释效果。
张玉树丁洪郑祥洲秦胜金
关键词:玻璃肥料缓释肥料养分释放
大杯香菇辐射新株系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对11个大杯香菇(原菌株和辐射选育新株系)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盖质量、菇朵质量、柄质量、盖宽、柄长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45.14%,39.78%,37.66%,28.44%和26.41%;盖厚变异系数较小,为17.04%;柄直径变异系数较小,为8.78%.在相关性上,菇朵质量与柄质量、盖质量和盖宽呈极显著正相关,柄质量与柄长和盖质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盖质量与盖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特征值在7个特征值中累计贡献率达98.70%,即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98.70%.在农艺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在辐射选育新株系时,应注意选择大杯香菇盖质量和朵质量均较大的新株系.
江枝和翁伯琦雷锦桂肖淑霞唐翔虬王义祥
关键词: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不同菜地土壤硝化与反硝化活性被引量:9
2009年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氮素气态损失的主要途径,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菜地土壤之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反硝化作用利用乙炔抑制培养法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培养33d后红泥土、灰沙土和灰泥土的氮素硝化率均很高,分别为96.1%、88.3%和70.4%,其中红泥土与灰泥土的硝化率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灰沙土与红泥土、灰泥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pH值最高和最低的菜地土壤其硝化率分别表现出最高和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在pH4.61条件下灰泥土的硝化率可达70.4%。氮肥的施用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3种土壤硝化过程的N2O排放量,占施氮量的0.59%~0.70%。3种菜地土壤之间氮肥的反硝化活性表现为灰泥土>红泥土>灰沙土,其差异也极显著(P<0.01),氮肥的反硝化损失量占施氮量的-0.02%~0.20%。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氮素损失累积量随时间t的变化均符合修正的Elovich方程:y=bln(t)+a。
胡晓霞丁洪张玉树秦胜金李世清
关键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N2O排放
中国农业CDM发展现状及潜力研究
农业CDM是实现农业减排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世界农业CDM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的发展差距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发展CDM的机遇与潜力,并进一步提出了农业CDM发展的基础障碍和相应的发展对策。
王英姿黄毅斌翁伯琦
关键词:温室气体减排
文献传递
植物化感作用对牧草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9年
从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就牧草之间的化感作用及其研究方法与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牧草化感作用与影响因素,并就该领域今后研究工作的特点及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熊德中
关键词:植物牧草化感作用
南方垦区虾塘虾蟹贝多茬生态混养技术被引量:1
2008年
介绍了连江大官坂垦区3.5 hm2虾塘对虾、梭子蟹和贝类多茬生态混养技术。利用虾、蟹、贝和外源天然饵料及虾塘内的浮游生物组成食物链,进行生态养殖。生态混养过程基本未出现病害,不用抗生素,产品风味天然。虾蟹贝生态混养,不仅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而且各养殖品种的代谢产物得到循环利用,从而改善了虾塘养殖的生态环境,是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
冯德庆钟珍梅黄勤楼黄秀声颜台银
关键词:虾塘梭子蟹混养技术
大杯香菇辐射选育新株系主要营养价值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对大杯香菇中20个(品种和辐射选育新株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6项评价指标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达到22.70%;其次为氨基酸评分,变异系数为18.08%;其它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化学评分、生物价、营养指数和必需氨基酸指数为4.1 8%、3.76%、3.37%和3.24%;在相关性上,化学评分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必需氨基酸指数与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评分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生物价与营养指数和氨基酸评分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营养指数与氨基酸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与氨基酸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特征根在6个特征根中累计贡献率达96.07%,也就是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96.07%。在蛋白质营养价值六项指标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指标进行选择是及其重要的。在辐射选育新株系选择时,应注意选择大杯香菇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氨基酸评分均较高的新株系。
翁伯琦江枝和雷锦桂肖淑霞唐翔虬王义祥
关键词:营养价值主成分分析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