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3B247)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薛秀军更多>>
-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石被引量:6
- 2006年
- 马克思主义赋予以人为本以独特内涵,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根本价值贯穿于其理论的全部内容之中;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以人为本、人的解放的实现不是悬置在社会共同体之外,而必须置于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关系重构之中,由此,以人为本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所要建构的未来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当代形态,必然自觉地将以人为本确立为自己的价值基石,并在其整体框架展开中加以全面凸显和实践。
- 薛秀军
- 关键词: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以人为本:从宽容走向和谐被引量:7
- 2006年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境中,“以人为本”与现实生活存在着深度关联,并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实现轨迹。而从宽容走向和谐,就是“以人为本”在当下中国现实生活中呈现的具体实现路径———以宽容的心态、理性特别是制度促进现代性的成长,在多元价值和多样生活的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无疑为“以人为本”的现实践行提供了制度的维系和根本的保证。
- 薛秀军
- 关键词:以人为本宽容
- 宽容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建构被引量:2
- 2006年
-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现实起点,内蕴着对人、对人的“自由个性”解放与实现所应有的宽容精神。这种宽容精神在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呈现和彰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建构,适应了社会主义基本精神和价值在中国整体展开的现实需要,同时也为自己获得了深厚的价值依托和根本的合理性确证。由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建构必须以中国现实生活境遇为前提,梳理社会主义宽容精神的具体呈现范式,并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向度作整体性的构建。
- 薛秀军
- 关键词:宽容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
- 个体与共同体的张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被引量:1
- 2006年
- 马克思哲学所探究的人的解放之路是以“现实中的个人”为起点,以人与人在社会共同体内的关系重构为基础,通过对社会关系的革命性变革,在“自由人的联合体”内最终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今日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正不断凸显和确证这一解放逻辑,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在社会发展内在的个体与共同体的张力重置中,为这一逻辑的展开开辟着现实的道路。
- 薛秀军
- 关键词:共同体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