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02K11-G8-04)

作品数:7 被引量:223H指数:6
相关作者:梁宗锁孙群舒志明叶正良叶青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丹参
  • 2篇萌发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性状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价值
  • 1篇脂肪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学
  • 1篇植物学特征
  • 1篇中草药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性状
  • 1篇器官
  • 1篇种质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天士力制药集...

作者

  • 6篇梁宗锁
  • 5篇舒志明
  • 5篇孙群
  • 2篇叶正良
  • 1篇卫新荣
  • 1篇张辰露
  • 1篇李绍军
  • 1篇叶青
  • 1篇刘文婷
  • 1篇曹翠兰
  • 1篇付亮亮
  • 1篇张兴悟

传媒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丹参种质生物学性状比较与评价被引量:16
2007年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8个不同来源的丹参种质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及药效成分含量进行研究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8个丹参种质在株高、冠幅、茎、叶、花冠颜色,以及根部性状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可根据这些特征和差异区别鉴定不同的丹参种质;8个丹参种质中的南丹参和商洛丹参最适宜在陕西商洛地区推广种植,甘西鼠尾和山东白花丹参可以作为搭配品种,其他品系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但三叶丹参是一个高抗根结线虫病的种源,可以作为抗病育种材料利用.
舒志明梁宗锁孙群叶正良张兴悟付亮亮
关键词:丹参种质生物学性状
丹参种子的吸水特性及发芽条件研究被引量:58
2003年
丹参 SalviamiltiorrhizaBunge 种子具有快速吸水的生物学特性,在10℃和25℃下,种子入水10min后吸水量即可达到种子原重的4.5倍左右,至2h吸水量分别达到原重的10.5和11.7倍.温度对种子的吸水速率无明显的影响.丹参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在25~30℃,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滤纸床25℃时,一级种子发芽率可达83%,混级种子为74%.同时发现,预先冷冻、PEG-4000引发和GA3浸种处理可以明显提高丹参种子的发芽率.采用超声波处理和PEG引发技术可以使贮藏1a的陈种子发芽率达到45%以上.
孙群刘文婷梁宗锁李晓莉
关键词:吸水萌发发芽势发芽率
丹参不育系Sh-B的植物学特征被引量:10
2007年
对在陕西商洛丹参中发现的不育株系Sh-B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根据花器官及花药的形态、大小以及花丝的长度,可以将其分为3个类型,即Sh-B1、Sh-B2和Sh-B3;这3种不育类型均属于雄性不育,其花丝较正常可育株短1倍以上,花药干瘪而瘦小,内无花粉粒或花粉无活力;根、茎、叶以及种子形态结构与正常可育植株基本相似。
舒志明梁宗锁孙群付亮亮张兴悟叶正良卫新荣
关键词:丹参不育系植物学特征
不同丹参品种主要器官的显微结构比较被引量:6
2005年
选用我国目前生产上推广的7个不同丹参品种,在花期采集花粉粒、叶表皮、茎及收获期采集根,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丹参花粉粒表面纹沟条数为6或8条,其大小和深浅不同;叶表皮气孔的大小、绒毛有无倒钩以及气孔的数目、集中的位置不同;径的髓射线细胞的层数,髓部细胞的大小、髓腔的有无以及根的初生木质部形状排列、髓腔的有无、原生木质部在次生木质部中的数目和形状具有一定差异,可以根据这些显微结构特征区别和鉴定不同丹参品种。
舒志明梁宗锁曹翠兰叶正良卫新荣蒋传中付亮亮张兴悟
关键词:丹参器官显微结构
丹参种子脂肪及蛋白质组分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以陕西商洛丹参GAP基地丹参种子为材料,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丹参种子中的脂肪酸组分,用VS-KT-P型自动凯氏定氮仪分析种子蛋白质总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用121M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种子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以明确丹参种子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丹参种子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8.1%,其中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油脂的28.84%、37.43%和22.03%,而且,亚麻酸和亚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6%)明显高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22%),说明其脂肪酸的组成不饱和程度高.丹参种子中蛋白质总含量为14.46%,其中麦谷蛋白含量最高,占蛋白质总量的72.57%,其余依次为清蛋白17.03%、醇溶蛋白6.09%、球蛋白4.31%;丹参种子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总量(TAA)的59.2%,其中赖氨酸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88.91,其它必需氨基酸SRC接近100.结果说明丹参种子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李绍军舒志明魏良柱梁宗锁付亮亮
关键词: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
连作对丹参生长的障碍效应被引量:122
2005年
通过对1~4年不同连作年限地块丹参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的连续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连作严重危害丹参生长,主要表现在6~9月,丹参生长期的枯苗率大幅度上升,地上、地下部生长量下降,根系数量、直径和长度减小,产量降低。同时由于有效成分含量降低,根系外观畸形,造成商品率下降,从而影响丹参质量。通过对土壤pH测定发现,丹参连作障碍可能与土壤酸性增加有关。
张辰露孙群叶青
关键词:丹参连作障碍种子萌发中草药
丹参雄性不育系Sh-B的鉴定与花粉发育过程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在显微水平上对新发现的丹参雄性不育系Sh-B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并对其花粉活力和结实率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根据花器官及花药的形态、大小以及花丝的长度,可以将Sh-B不育株分为3个不育类型,即Sh-B1、Sh-B2和Sh-B3。这3种不育类型均属于雄性不育,其花丝不到正常可育株的1/2,花药干瘪而瘦小,内无花粉粒或花粉无活力;其根、茎、叶以及种子形态结构与正常可育植株基本相似。产生雄性不育的主要原因有:花粉囊药室内壁纤维层加厚,影响花药壁开裂;小孢子母细胞周围不产生胼胝质或产生的胼胝质很少;绒毡层细胞延迟解体;花粉粒畸形。在其花药发育的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形成前期、单核期、双核期均可能产生雄性不育的小孢子或花粉粒。
舒志明梁宗锁孙群张兴悟付亮亮
关键词:丹参雄性不育花药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