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2001C30706) 作品数:5 被引量:10 H指数:3 相关作者: 黄小穗 李东风 林凯 吴文 何斌 更多>> 相关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广州地区汉族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骨密度的影响 2006年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与广州地区部分汉族妇女骨密度(B肋)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筛选年龄23~78岁广州地区汉族健康妇女273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其全身、腰椎侧位、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等部住的骨密度(BMD)值,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ER基因型。结果 273例受试对象中,ER基因型分别为PP型61例,Pp型129例,pp型83例,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无论是整个受试群体,还是将其分为绝经前及绝经后群体,PP型个体的BMD比其他基因型都较低。结论 E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与绝经前妇女的骨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蔡雪珍 李东风 杨艳红 林凯 黄小穗 吴文关键词: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甲状旁腺激素基因多态性对广东地区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部分老年人群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筛选广东老年人549例,年龄65~87岁,平均(71.03±7.37)岁,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其腰椎侧位、股骨颈、粗隆间、大转子、ward′s三角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PTH基因型。结果:549例受试对象中,PTH基因BB型382例,69.6%;Bb型148例,27.0%;和bb型19例,3.4%。无论是整个受试群体,还是根据性别将其分为男性及女性群体,其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nbeng平衡定律。分析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显示,不同的基因型之间的骨密度均无统计学意义变化(Ρ>0.05)。结论:PTH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老年人群骨密度关系不密切,不能作为筛查和预示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位点。 何斌 李东风 吴文 黄小穗 杨艳红 林凯 邓海鸥 智喜梅 蔡雪珍 蒋文玲 王瑞雪 董婷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值 老年人群 甲状旁腺激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女性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部分汉族女性人群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东成年女性617例,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护骨素基因型,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其腰椎侧位、股骨颈、粗隆间、大转子、ward's三角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结果617例受试对象中,TT型228例,36.9%;CT型304例,49.3%;CC基因型85例,占13.7%。无论是整个受试群体,还是将其分为绝经前及绝经后群体,其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nbeng平衡定律。对骨密度值进行统计比较后发现,三种不同的基因型相互之间的骨密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妇女人群骨密度关系不密切,不能作为筛查和预示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位点。 何斌 李东风 吴文 黄小穗 蒋文玲 林凯 邓海鸥 杨艳红 智喜梅 王瑞雪关键词:护骨素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老年男性甲状旁腺激素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部分汉族男性人群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筛选年龄65~86岁,(70.09±6.69)岁,广州男性264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其全身、腰椎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等部位的骨密度(BMD)值,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PTH基因型。结果:264例受试对象中,PTH基因BB型181例(68.6%)、Bb型73例(27.6%);和bb型10例(3.8%)。PTH基因BstBI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nbeng平衡定律。三种不同的基因型相互之间的骨密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老年男性人群骨密度关系不密切,不能作为筛查和预示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位点。 何斌 李东风 吴文 黄小穗 杨燕红 林凯 邓海鸥 智喜梅 蔡雪珍 蒋文玲 王瑞雪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老年男性 甲状旁腺激素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女性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部分汉族女性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东成年女性617例,年龄30~75岁,平均(47.82±13.57)岁,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护骨素基因型,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其腰椎侧位、股骨颈、粗隆间、大转子、ward s三角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结果617例受试对象中,PTH基因BB型447例(72.4%);Bb型157例(25.4%);和bb型13例(2.1%)。绝经前妇女PTH基因多态性频率与绝经后妇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是整个受试群体,还是将其分为绝经前及绝经后群体,其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nbeng平衡定律。经协方差分析校正了年龄、体质指数等因素后(对绝经后妇女人群,同时对绝经年限进行校正)发现,3种不同的基因型相互之间的BMD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H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妇女人群BMD关系不密切,不能作为筛查和预示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位点。 何斌 李东风 吴文 黄小穗 杨燕红 林凯 邓海鸥 智喜梅 蔡雪珍 荣卡彬 蒋文玲 王瑞雪 董婷关键词:骨密度 甲状旁腺素 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