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90312)

作品数:17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顾书林朱顺明吴玉喜渠立成李腾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徐州空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6篇电子电信
  • 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7篇第一性原理
  • 4篇氧化锌
  • 4篇光学
  • 4篇光学性
  • 4篇光学性质
  • 3篇导体
  • 3篇半导体
  • 3篇ZNO
  • 2篇溶胶
  • 2篇铁电
  • 2篇稀磁半导体
  • 2篇结构和光学性...
  • 2篇晶体
  • 2篇掺杂
  • 2篇磁性
  • 2篇N
  • 2篇X
  • 1篇带隙
  • 1篇第一性原理计...
  • 1篇第一原理计算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徐州空军学院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顾书林
  • 5篇朱顺明
  • 4篇李腾
  • 4篇黄时敏
  • 4篇杨平雄
  • 4篇渠立成
  • 4篇吴玉喜
  • 3篇顾然
  • 3篇郑有炓
  • 3篇张昊
  • 3篇褚君浩
  • 2篇胡智向
  • 2篇吴孔平
  • 2篇邓红梅
  • 2篇张阳
  • 2篇陈斌
  • 2篇韩龙
  • 2篇叶建东
  • 1篇楼薛锋
  • 1篇祝珊珊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3篇红外与毫米波...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Chines...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中国材料大会...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he Influence of Bi Cont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Bismuth Ferrite Thin Films Fabrica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In the process of BiFeO 3 film preparation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Bi element is volatile, leading to the fil...
Hurui YanNuofan DingGang WuPingxiong YangJunhao ChuHongmei Deng
文献传递
Zn-Mn共掺对BTO薄膜光学性质及铁电性能的影响(英文)
2012年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Si(100)和LNO/Si(100)衬底上成功制备了Zn-Mn共掺钛酸钡薄膜.为了更充分地研究掺杂量对薄膜的晶体微结构和铁电性的影响,利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掺Zn和掺Mn钛酸钡薄膜.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测量的结果表明薄膜均匀致密,且平均晶粒尺寸在30 nm以内.通过比较400~700 nm范围内各钛酸钡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可以得到,其禁带宽度随着掺Zn或掺Mn量的变化而变化.对薄膜的铁电性能进行研究表明,Zn-Mn钛酸钡具有良好的铁电性,其剩余极化值为11.26μC/cm2,说明微量的Zn-Mn共掺可以增强薄膜的铁电性.
高婉丽邓红梅杨平雄褚君浩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光学性质铁电性能
外压调制下ZnO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质变化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研究外压调制对半导体材料ZnO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对不同外压条件下ZnO晶体的晶格常数、介电函数、复折射率、吸收系数、反射率等的变化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晶体的晶格常数、晶胞体积缓慢变小,内坐标u值逐渐增大,Zn-O键长缩短,共价性增强,带隙E_g明显展宽。光学特性谱显示不同外压对低能段光学性质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在高能段,随着压力的增大光学性质发生明显的蓝移。
胡智向吴玉喜顾书林李腾渠立成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光学性质调制
真空退火对ZnMnO:N物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2012年
利用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在蓝宝石上外延了Mn-N共掺ZnO薄膜,同时,将得到的ZnMnO:N样品分别在700,900和1100°C的温度下进行真空退火处理.X射线衍射(XRD)显示真空退火使薄膜样品的晶格质量变差,但样品都具有良好的单轴取向.ZnMnO:N样品的拉曼光谱(Raman)和光致发光谱(PL)光学表征显示真空退火使得样品中氧空位(VO)增多.对NT,Mn共掺ZnO晶体的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揭示了N,Mn共掺ZnO的态密度存在较强的p-d相互作用,产生磁矩.一旦引入氧空位(VO)后,费米能级上移,p-d相互作用消失,磁矩减小甚至消失.实验表征分析与模拟计算结果一致:对于N,Mn共掺ZnO薄膜样品,引入氧空位(VO)后,铁磁性减弱.因此,Mn3d电子与N2p局域束缚的电子形成的磁性束缚激子(BMP)决定了磁性相互作用的产生.
孙霞吴孔平顾书林黄时敏朱顺明
关键词:磁化
非故意掺杂碳对ZnMnO:N磁性影响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2012年
利用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通过改变受主掺杂源和导入氢气并提高生长压力来逐步抑制C的办法,在蓝宝石上外延了Mn,N共掺ZnO薄膜.X射线衍射显示所有样品都具有良好的单轴取向.ZnMnO:N样品的Raman光谱中C元素相关的振动模明显消失.同时van der Pauw法Hall效应测量表明,通过逐步对C的抑制,样品由n型导电转变成p型导电,这主要是由于C与N形成复合体取代O位(CN)_O,具有最低形成能且充当浅施主.对N,Mn共掺ZnO晶体的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显示了N,Mn共掺ZnO的态密度在Fermi能级处存在较强的自旋极化,表明N 2p电子与Mn 3d电子之间存在较强的p-d相互作用,形成磁性束缚激子产生磁矩.一旦引入C后,C,N形成复合体取代O位,导致体系磁性减弱或者消失.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表征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对于Mn,N共掺ZnO薄膜样品,引入C与N形成复合体取代O位,Mn,N共掺ZnO薄膜磁性减弱或消失.因此,Mn 3d电子与N 2p局域束缚的电子形成的磁性束缚激子决定了Mn,N共掺ZnO薄膜室温铁磁信号的产生.
吴孔平顾书林朱顺明黄友锐周孟然
关键词:稀磁半导体铁磁性第一性原理
Sc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Sc掺杂ZnO体系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在对Sc掺杂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Sc原子的掺入,体系的晶格常数稍微变大,键长变长,体积变大,系统总能增大,费米能级进入导带,体系逐渐呈金属性,带隙变宽且随着掺杂浓度增大而增大.另一方面,掺杂后ZnO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一定变化,ZnO吸收谱中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吸收边蓝移,同时介电函数虚部也出现了新的波峰.
吴玉喜张昊韩龙顾书林渠立成李腾
关键词:氧化锌掺杂第一性原理光学性质
MOCVD法生长ZnO薄膜时氧源t-BuOH和H2O的比较研究
2012年
以活性较低的叔丁醇(t-BuOH)和水(H2O)作为氧源,采用MOCVD技术生长了ZnO薄膜。研究发现,t-BuOH作为氧源可以有效地抑制其与锌源之间的气相预反应,比H2O作为氧源进行ZnO薄膜的外延生长具有更高的生长速率,得到的ZnO薄膜晶体质量更优,同时载流子的迁移率可以达到37.0 cm2.V-1.s-1,表明t-BuOH更适合作为氧源通过MOCVD系统生长ZnO薄膜。
朱顺明黄时敏顾书林朱振邦顾然郑有炓
关键词:MOCVD
覆银硅微通道板用于三维锂离子电池负极研究
2013年
采用光辅助电化学刻蚀和无电镀银方法,制备出一种可用于三维锂离子电池的覆银硅微通道板(Ag/Si-MCP)负极结构.利用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特性进行表征;并在氩气氛保护下以锂片为对电极封装为CR2025半电池,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CV)及交流阻抗法(EIS),对银覆盖层对电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0.02 V~1.5 V电位(vs.Li+/Li)范围内以10 mA·g^(-1)电流密度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样品在首次充电(硅的锂合金化)过程中获得高达3 484.7 mAh·g^(-1)的比容量值,且在首次充放电循环中库仑效率达到95.97%.并在随后的循环中,表现出优于未经覆银处理的硅微通道电极的性能.
王斐徐少辉祝珊珊楼薛锋惠珂霜杨平雄王连卫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
Si掺杂对缺陷诱导的GaN磁性的影响
2011年
利用第一性原理局域密度自旋近似方法,研究了缺陷诱导的GaN的内禀磁性以及Si掺杂对缺陷GaN磁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缺陷诱导GaN的内禀磁矩为3μB,Si掺杂后缺陷诱导的GaN磁矩发生淬灭为2μB.随Si含量的增加磁矩进一步减少.该理论结果对实验有指导意义.
张蕾邢怀中黄燕张会媛王基庆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磁性
稀土元素(Y,La)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被引量:33
2011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未掺杂ZnO和稀土(Y,La)掺杂ZnO体系的空间结构、能带、电子态密度与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掺杂后体系的形成能减小,稳定性变强,带隙展宽,费米能级进入导带中,体系呈金属性,载流子发生简并,形成简并半导体.定性分析了掺杂后光学性质的变化.
吴玉喜胡智向顾书林渠立成李腾张昊
关键词:氧化锌第一性原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