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778038)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聂建国胡少伟朱林森罗玲熊辉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组合梁
  • 6篇混凝土组合
  • 6篇混凝土组合梁
  • 5篇钢-混凝土组...
  • 3篇受扭
  • 2篇载力
  • 2篇配箍率
  • 2篇桁架
  • 2篇桁架模型
  • 2篇空间桁架
  • 2篇空间桁架模型
  • 2篇变角空间桁架...
  • 2篇承载力
  • 2篇纯扭
  • 1篇试验分析
  • 1篇受力
  • 1篇受力性能
  • 1篇受扭性能
  • 1篇破坏形态
  • 1篇弯剪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 4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华北电力设计...
  • 2篇北京市市政工...

作者

  • 6篇聂建国
  • 4篇胡少伟
  • 3篇朱林森
  • 2篇罗玲
  • 1篇周建军
  • 1篇熊辉

传媒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开口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扭分析
借助 SAP 91结构分析软件,采用三维8结点实体单元有限元模型,对组合梁纯扭试件在弹性阶段的变形、截面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组合梁弹性抗扭刚度和基于塑性理论的开裂扭矩计算公式,并进一步讨论了影响开裂扭矩的主要因...
聂建国熊辉樊健生周建军
关键词:组合梁纯扭配箍率变角空间桁架模型
文献传递
钢-混凝土组合梁受扭性能全过程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在合理假定的基础上,根据混凝土、钢梁和钢筋的本构关系,利用平衡及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了适用于组合梁受扭全过程分析的一系列方程式,并提出了组合梁受扭分析的简化算法。然后,用VC++6.0编制了分析程序,制作了输入和输出的可视化界面。最后,对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方法合理,精度满足要求。
胡少伟聂建国朱林森罗玲
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梁受扭性能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扭试验与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扭性能,完成了4根不同配箍率的组合梁纯扭试验,借助结构分析软件,采用三维8结点实体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对组合梁纯扭试件在弹性阶段的变形、截面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受扭承载力主要由混凝土翼板提供,翼板的截面尺寸是影响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其中翼板厚度对组合梁受扭承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而配箍率对组合梁受扭承载力的影响并不大。其它条件相同时,当配箍率为0.54%左右时,组合梁受扭承载力将达到最大。提出了组合梁弹性抗扭刚度计算公式和开裂扭矩计算公式;本文采用变角空间桁架模型,并结合已有的试验成果,提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胡少伟聂建国熊辉
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梁纯扭配箍率变角空间桁架模型极限承载力
开口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受扭的试验分析被引量:11
2002年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受扭性能,完成了6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弯扭试验和纯扭试验,其中2根梁的扭矩直接作用于工字钢梁上,其余4根梁则由钢梁和混凝土翼缘板作为整体共同受扭。试验结果表明,当扭矩直接作用于钢梁上时,混凝土翼缘板通过栓钉对钢梁的扭转提供约束,从而使钢梁的抗扭承载力比纯钢梁的提高2倍以上。在试验参数相同时,混凝土翼缘板和钢梁作为整体复合受扭时组合梁的开裂扭矩及极限抗扭承载力比扭矩直接作用于钢梁时的分别提高86%和39%。分析了两种不同加载方式下钢-混凝土组合梁受扭和受弯承载力的变化。建立了扭矩直接作用于钢梁上时极限扭矩的计算模型及计算公式。对整体受扭时组合梁的弯矩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关曲线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聂建国朱红超罗玲周建军朱林森
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梁
钢-混凝土组合梁弯扭相关性的试验研究
2005年
为研究钢 混凝土组合梁的弯扭性能 ,完成了 4根组合梁的弯扭试验。详述了在不同扭弯比下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 ,对裂缝发展和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根据传统的弯剪扭相关方程得到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根据破坏机理 ,推导出了弯扭复合作用时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 ,并给出了弯剪扭复合作用时的相关公式及影响因素。
胡少伟聂建国
关键词:弯扭钢-混凝土组合梁弯剪受力性能破坏形态关公
钢-混凝土组合梁复合弯扭作用下非线性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根据广义坐标法原理,以拉伸弹簧和滑移弹簧来模拟混凝土翼板和工字钢梁之间交界面的脱离和滑移效应,通过给定其广义坐标,推出了组合梁约束扭转分析的微分方程组。编制了有关主程序,借助于常微分方程(ODEs)求解器COLSYS 可方便地进行求解。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 予以说明。
胡少伟聂建国朱林森
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