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90296)

作品数:2 被引量:37H指数:2
相关作者:赵文哲董丽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人口
  • 2篇人口转变
  • 2篇经济增长
  • 2篇储蓄
  • 2篇储蓄率
  • 1篇调查数据
  • 1篇新农合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人口结构
  • 1篇收入分配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合作医疗
  • 1篇跨国

机构

  • 3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赵文哲
  • 2篇董丽霞
  • 1篇白重恩
  • 1篇董丽霞

传媒

  • 1篇世界经济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年份

  • 3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农合”的再分配效应:基于中国农村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
本文使用非条件分位处理模型,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和新农合入户调查数据,全面考察了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分布效应。结果表明,新农合对于不同分位人群收入的影响方向和大小有显著异质性。最低收入和少数最高收入人群在参合后收...
白重恩董丽霞赵文哲
关键词:收入分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文献传递
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转变与储蓄率关系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本文利用东亚地区、拉美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非洲南撒哈拉地区国家为样本,考察在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的不同阶段少儿抚养比和老人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少儿抚养比的变化呈不对称的"倒U"型,少儿抚养比下降的速度变缓;老人抚养比的变化呈不对称的"U"型,老人抚养比升高的速度变缓。由于人口转变的行为效应,在低收入阶段,审慎储蓄行为效应占优,少儿抚养比升高和老人抚养比下降导致储蓄率上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养老储蓄行为效应占优,少儿抚养比下降和老人抚养比升高导致储蓄率上升;在高收入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审慎储蓄行为效应占优,少儿抚养比下降和老人抚养比升高导致储蓄率下降。
董丽霞赵文哲
关键词:人口转变储蓄率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储蓄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向量自回归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本文将在内生人口转变框架下分析人口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在内生人口转变情况下,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除了年龄结构效应,更重要的还有行为效应,包括审慎储蓄的行为效应和养老储蓄的行为效应。利用跨国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6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人口转变的影响不同;并且由于人口转变的行为效应,少儿抚养比与老人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影响也不都是负的。当一个国家经历了落后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发达阶段时,随着经济的增长,少儿抚养比和老人抚养比都呈"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在行为效应和年龄结构效应的交替作用下,少儿抚养比升高导致储蓄率先后呈"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老人抚养比升高先后导致储蓄率呈"升高-下降"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对于人口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要影响,这需要我国更重视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赵文哲董丽霞
关键词:人口转变储蓄率经济增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