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415104)

作品数:65 被引量:1,793H指数:25
相关作者:崔保山刘世梁杨志峰董世魁耿雷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天文地球
  • 9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水利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7篇纵向岭谷
  • 27篇纵向岭谷区
  • 14篇生态
  • 13篇生态系统
  • 13篇公路
  • 9篇流域
  • 8篇水电
  • 8篇土壤
  • 8篇路网
  • 8篇澜沧江流域
  • 6篇道路网
  • 6篇道路网络
  • 6篇高速公路
  • 5篇需水
  • 5篇生态环境
  • 5篇生态效应
  • 5篇生态需水
  • 5篇梯级
  • 5篇梯级开发
  • 4篇需水量

机构

  • 4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1篇南京水利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海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江苏省水利厅

作者

  • 42篇崔保山
  • 17篇刘世梁
  • 15篇杨志峰
  • 14篇董世魁
  • 9篇耿雷华
  • 8篇刘杰
  • 8篇胡波
  • 7篇王娟
  • 6篇温敏霞
  • 6篇刘恒
  • 6篇翟红娟
  • 5篇钟华平
  • 5篇姚华荣
  • 5篇姚维科
  • 5篇魏国良
  • 4篇王娟
  • 3篇任华丽
  • 3篇姚敏
  • 3篇富伟
  • 2篇赵淑青

传媒

  • 13篇科学通报
  • 11篇生态学报
  • 9篇Scienc...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地理研究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人民长江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海洋工程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25篇2007
  • 20篇2006
  • 10篇2005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公路建设对山地景观格局的影响——以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为例被引量:45
2006年
以云南省土地利用图为基本图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云南省国际大通道建设对山地景观格局的影响,选择了澜沧江流域中下游两个典型区公路段,通过计算不同缓冲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来定量化研究公路建设对景观格局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道路修建直接导致景观格局改变,斑块数目、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和分维数增加,景观异质性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道路建设对缓冲区200 m内的景观格局直接影响最大,200 m外的影响趋于缓和;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不同缓冲区变化不是很大;分析结果也表明,澜沧江中下游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和地貌差异也导致道路建设对景观格局影响不同。
刘世梁崔保山杨志峰甘淑董世魁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生态水文学原理的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被引量:105
2005年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湖泊普遍出现了萎缩、水位下降、水量锐减、湖水盐化、水质污染、富营养化、甚至干涸消亡等状况。确保湖泊生态系统必需的最小水量是解决可能出现的湖泊严重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危机的区域问题之一。从生态水文学原理出发,对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计算最小生态需水量的3种方法:1曲线相关法;2功能法;3最低生态水位法。在最低生态水位法中,其方法有最低年平均水位法和年保证率设定法。一旦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得以确定,将为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湖泊管理提供综合性、权威性及可操作性决策依据,为退化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基础。
崔保山赵翔杨志峰
关键词: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生态水文学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被引量:29
2007年
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评价指标,对河北省易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战略环境评价。结果表明,从1997年到2010年期间,易县的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角度,表明此规划基本合理。但生态价值的增长速率小于其GDP的增长速率,显示该土地利用规划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对该规划做一些修改与补充。
王娟崔保山卢远
关键词:战略环境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人为干扰下的生态负效应研究综述被引量:27
2005年
在总结国内外生态效应概念基础上,指出生态效应研究应同时注重外在过程和内在机理两方面,前者主要指人类干扰引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者则阐明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力和规律等.对环境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公路建设、水电工程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引起的生态负效应研究进展进行评述,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类行为干扰下生态负效应研究的发展趋势,即过程和机理综合研究和多尺度系统研究。
刘杰杨志峰崔保山董世魁姚维科
关键词:生态效应
大保高速公路老营段路域植被生态恢复被引量:12
2008年
路域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不仅是道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也是恢复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以大保高速公路老营段路域植被生态系统为对象,对比分析了8种植被恢复模式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恢复时间内,自然恢复的植物群落中本土植物的比例相对较高,自然恢复是该区路域植被恢复的理想模式之一。随着恢复演替时间的推移,所有群落中木本植物的比例不断增加,草本植物的比例不断下降,植物群落分层现象明显,植物群落向原生植被发生进展或偏途演替。补播本土植物是促进植被恢复演替进程的主要途径之一,不仅可以增加乡土物种的比例、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而且随着恢复时间的推移,可以形成层次明显、功能群组合合理的植物群落。人工蓝桉经济林不仅降低了植物群落及各功能群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还表明,植物群落中当地物种的比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的盖度可以作为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重要判定指标。
董世魁崔保山丁宗凯王娟高丽娜赵淑清
关键词:植被特征大保高速公路
哈尼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垂直特征被引量:97
2006年
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区的哈尼梯田湿地分布于海拔144~2000m、坡度在15~75°的山坡上,具有独特的垂直特征,高程变化是其垂直特征的主要驱动力.从景观、类型、植被、水文和土壤几个方面论述了哈尼梯田的垂直特性.哈尼梯田湿地景观呈现“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垂直特性.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将哈尼梯田湿地划分为5个类型,不同类型上湿地植物——水稻的品种、栽培、耕作方式等均呈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哈尼梯田涵养水源的能力为5050m^3/hm^2,水质随海拔降低呈现“好-差-好”的垂直特征,这个变化过程反映了梯田湿地对污染物的强有效的降解作用,进入梯田的污染物的浓度随海拔降低呈指数级下降.通过多元统计法分析,得出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排序为:神林或林地>梯地>梯田>水源地,除水源地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含量以及综合质量基本呈现与海拔成正相关关系;全福庄土壤综合质量好于勐品土壤总和质量;哈尼梯田湿地的垂直特性是其区别于其它类型湿地的显著特征,分析和比较哈尼梯田湿地与平原稻田湿地和天然湿地在结构、功能和价值上的异同性,进一步突出了哈尼梯田的垂直特性.
姚敏崔保山
关键词:湿地类型湿地土壤
路域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因子被引量:45
2008年
以纵向岭谷区景洪-思茅段公路沿线为研究区,通过公路不同地点样线布设,对不同土地类型、地形和公路距离下的98个样点进行了野外植被和环境因子调查及土壤采样,在土壤表层0~20cm重金属全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因子做了相关分析,得出研究区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公路沿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不同类型下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草地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而次生林、原始林重金属含量较低;土壤养分也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但相关分析表明,除了pH值、总钾、总磷和重金属关系较为密切外,研究区其它土壤养分和重金属之间的含量相关不显著,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表明该段道路重金属污染具有同源性,即来自道路,距公路的距离对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大,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随距离公路增加逐渐降低,而自然土壤中,变化趋势呈波动趋势,进一步对自然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因子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影响重金属的含量垂直分异,而典范对应分析也显示研究区距离、地形、土地覆被和土壤特性共同作用于土壤污染的空间变异,影响程度为距离〉土地覆被〉地形〉土壤。
刘世梁崔保山温敏霞董世魁
关键词:公路重金属土壤污染纵向岭谷区
公路网对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以纵向岭谷区1985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及该区公路网为基础,利用景观退化指数估算在公路网干扰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揭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类型的转换使研究区在这16年期间损失了65多亿元服务价值,该区有5.42%的生态系统受各等级公路的影响,公路网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破碎化效应显著,这种破碎化影响具有累积性.2000年生态系统在公路网干扰下,损失了1900多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公路网密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呈指数递减,该区2010和2020年的规划公路网预测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每年以1.2%速率减少.文中从价值量的角度反演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对服务功能为复杂的非线性影响,考虑人类重大工程——公路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干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精确估算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定量研究探索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王娟崔保山刘世梁董世魁魏国良刘杰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公路网纵向岭谷区
Research on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ecological capacity and driving forces in the LRGR被引量:3
2007年
纵的范围峡区域(LRGR ) 是为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关键区域。另外它为富有的资源,复杂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系统是著名的。在 LRGR,在生态的安全级别和生态的能力有大差别。人的骚乱和生态系统变化是重要的。分析生态的能力的空间与时间的变化具有重要性让管理实现生态的管理。作为一个盒子在 LRGR 核心区域拿县,在 GIS 的帮助下,我们使用了生态的脚印方法在二 scalesthe 学习生态的能力的空间与时间的变化城市的更大的规模和县的更小的规模。然后,我们讨论了由主要部件分析(PCA ) 影响了生态的能力的开车因素。结果证明生态的脚印,生态的能力和生态的安全级别在 LRGR 从县清楚地变化了到县。地区性的生态的能力从北方逐年减少了,南方到 LRGR 的中间。根据驱动力的分析,人均的生态的能力与人口, GDP,和另外的开车因素有否定关联。在这些因素之中,社会经济和人口在生态的能力上有很重要的影响。并且驾驶因素的空间变化决定了生态的能力的空间与时间的变化。
WEN MinXia LIU ShiLiang CUI BaoShan
关键词:生态系统纵向岭谷区
纵向岭谷区公路建设对沿线地区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以纵向岭谷区内丽江-大理-保山-龙陵公路沿线作为案例研究区,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研究公路建设对沿线公路上下坡不同类型土壤质量的影响,并对土壤质量的恢复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公路建设对自然土壤和人工土壤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公路在施工期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较大;公路建设对其下坡土壤质量的影响大于上坡,下坡影响范围为距公路200m,上坡为距公路150m.土壤质量受到工程扰动后恢复状况很大程度上和公路的破坏程度、公路的营运时间、当地植被的恢复状况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等各要素是密切相关的,其中公路建设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公路周边土壤质量的恢复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经过10年的恢复,植被覆盖度恢复到对照的30%时,土壤质量恢复到44%,说明公路周边土壤一经破坏,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来恢复.在公路施工和营运期,应尽可能的控制人为影响以降低干扰.
赵淑青崔保山高丽娜刘杰
关键词:公路建设土壤质量纵向岭谷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