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5)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邬旭东施光跃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民生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初级...
  • 1篇主义
  • 1篇历史条件
  • 1篇民生问题

机构

  • 3篇蚌埠学院

作者

  • 2篇邬旭东
  • 1篇施光跃

传媒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蚌埠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五位一体”总布局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生需要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就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解决民生需要的理论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是不断满足民生需要的实践基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的路线图。
邬旭东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民生解读与当代启示被引量:1
2014年
马克思的需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范畴,是考察与分析人类全部历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重点的依据之一。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为指导,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切实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的经济需要、政治需要、文化需要、社会需要、生态需要等"五位一体"的民生需要。
邬旭东
关键词:民生
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野下的若干民生问题刍议被引量:1
2012年
需要和利益是民生问题的内在尺度与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是解决好人民现实利益的基本问题;民生发展是目的性和工具性、生存性和享受性的有机统一,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是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是有条件的、历史的,民生追求的价值取向是人的普遍受益性。
施光跃
关键词:民生历史条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