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06238)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任君旭安峰吴靖芳李瑞平刘杨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胎鼠
  • 2篇腭裂
  • 2篇基因
  • 2篇BCL-2基...
  • 2篇BCL-2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地塞米松诱导
  • 1篇软骨
  • 1篇鼻中隔
  • 1篇鼻中隔软骨
  • 1篇表达及意义

机构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2篇吴靖芳
  • 2篇安峰
  • 2篇任君旭
  • 1篇齐志丽
  • 1篇王浩宇
  • 1篇刘杨
  • 1篇李瑞平
  • 1篇薛刚

传媒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bcl-2在腭裂胎鼠中间嵴上皮细胞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诱导的腭裂模型中腭突中间嵴上皮细胞(MEE)的变化及bcl-2基因表达,探讨MEE细胞凋亡与腭裂的关系。方法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11.5孕期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2.5、13.5、14.5、15.5、16.5孕期日(GD)处死,胎头石蜡包埋,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EE细胞的形态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12.5、13.5GDMEE细胞均为复层上皮,基底层细胞为立方形,表层覆以扁平细胞。对照组14.5GDMEE细胞在中线融合消失,实验组14.5~16.5GDMEE细胞继续生长变为多层,形成腭裂。免疫组化显示:12.5,13.5GD实验组和对照组MEE细胞的bcl-2表达无明显差别;实验组14.5GDMEE细胞bcl-2阳性信号明显强于对照组;15.5、16.5GD的阳性信号继续增强,而对照组MEE细胞消失。结论地塞米松可以通过影响bcl-2基因的表达,抑制MEE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腭裂。
刘杨王浩宇安峰吴靖芳任君旭李瑞平
关键词:地塞米松胎鼠腭裂BCL-2基因
地塞米松诱导胎鼠腭裂形成过程中鼻中隔软骨Bcl-2基因的表达
2009年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诱导的腭裂胎鼠鼻中隔软骨Bcl-2基因的表达及其对鼻中隔软骨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孕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11.5GD孕期(gestation day)鼠腹腔注射磷酸地塞米松(50mg/kg),对照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12.5、13.5、14.5、15.5、16.5GD处死孕鼠,取胎鼠头部石蜡包埋,切片厚5μm。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胎鼠鼻中隔软骨细胞中Bcl-2的表达。结果12.5、13.5GD几乎无Bcl-2蛋白表达;14.5、15.5、16.5GD鼻中隔软骨细胞中Bcl-2阳性信号强度和阳性细胞数密度依次递增,而同一时间点实验组阳性细胞数密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胎鼠鼻中隔软骨细胞形态和数量随胚胎发育而变化。结论地塞米松诱导的腭裂胎鼠鼻中隔软骨细胞Bcl-2的低表达使细胞过度凋亡,影响鼻中隔发育,参与了腭裂的形成过程。
安峰齐志丽薛刚吴靖芳任君旭
关键词:BCL-2基因胎鼠腭裂鼻中隔软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