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1ZCGYSY05700)

作品数:21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牛凯军张卿刘莉宋崑侍洪斌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北辰区科技计划项目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年人
  • 7篇成年人群
  • 5篇血清
  • 5篇脂肪
  • 5篇脂肪肝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酒精性脂肪肝
  • 4篇非酒精性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队列研究
  • 3篇血压
  • 3篇炎症
  • 3篇脂肪性
  • 3篇摄入

机构

  • 20篇天津医科大学
  • 20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市北辰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天津市北辰区...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军事科学院军...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牛凯军
  • 17篇张卿
  • 16篇刘莉
  • 9篇宋崑
  • 7篇侍洪斌
  • 6篇孟革
  • 5篇顾叶青
  • 3篇许海燕
  • 2篇吴红梅
  • 2篇郭晓燕
  • 2篇刘星
  • 2篇鲍雪
  • 1篇刘莉
  • 1篇王树英
  • 1篇葛珊珊
  • 1篇周明
  • 1篇孙绍梅
  • 1篇李春蕾
  • 1篇杜焕民
  • 1篇夏阳

传媒

  • 8篇中华健康管理...
  • 6篇营养学报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成年人群前期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抑郁症状以及前期糖尿病有关。但关于患有前期糖尿病和血清25(OH)D浓度较低的个体,其出现抑郁症状风险增加的相关证据有限。此外,尚未证实这种可能的关联是否发生在中国人群中。本研究旨在确定中国前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 本次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天津人群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与健康队列的成年人群为研究对象(n=4051)。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截断值SDS≥45)评估抑郁症状。血清25(OH)D浓度通过IDS 25(OH)D EIA试剂盒测量。血清25(OH)D浓度分为三个等级:等级1:<50nmol/L,等级2:50-75nmol/L,等级3:>75nmol/L。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标准将前期糖尿病定义为空腹血糖(IFG)受损、糖耐量(IGT)受损、糖化血红蛋白(IA1c)受损。在调整混杂因素后,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评估血清25(OH)D浓度水平与前期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结果 本研究总人群中,有14.2%的人群有抑郁症状(SDS≥45)。在对潜在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男性血清25(OH)D各水平的抑郁症状比值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3(0.77,1.36)和0.92(0.59,1.40)。女性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3 (0.57,1.39)和0.28(0.12,0.57)。结论 我们观察到中国女性前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这种低25(OH)D浓度与加重的抑郁症状间的关联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晚年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营养学报,2022,44(5):455-462]
葛珊珊郑晓晞顾叶青张卿刘莉郑运良牛凯军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抑郁症状
多种早期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指标的应用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3年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致残率,但是在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也因此而被人们忽视,一旦发病,如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这些疾病或导致猝死,或遗留严重的肢体残疾,对人的生命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型动脉硬化疾病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以无创性手段检测动脉结构与功能异常成为可能。这些检测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对于加强动脉硬化疾病早期筛查、提高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孙绍梅张卿
关键词:动脉硬化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基线甲状腺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队列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索甲状腺功能正常范围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识别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人群选自2013—2019年天津市慢性低度炎症与健康促进(TCLSIH)队列研究,该研究从2013年5月开始,对所有参与者进行详细的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包括身体活动、家庭收入、职业、教育水平等)及健康检查(血液指标检测、血管彩超检查等),对符合条件的参与者进行了1年1次的随访,随访内容为颈动脉超声检查,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4.2年。本研究选择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基线未患颈动脉粥样硬化者3 543人纳入分析。采用SAS 9.3软件进行协方差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经过多因素调整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FT3和FT4和TSH水平每变化1个单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风险比(HR)分别为1.12(95%CI:0.99~1.28)、1.01(95%CI:0.98~1.04)和0.97(95%CI:0.90~1.05)。FT3和FT4和TSH水平每变化1个标准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HR值分别为1.07(95%CI:0.99~1.15)、1.02(95%CI:0.95~1.09)和0.97(95%CI:0.91~1.04),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基线甲状腺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无关。本研究数据并不支持基线甲状腺功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产生影响的假说。
孟永霞顾叶青张庭婧张卿刘莉牛凯军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颈动脉粥样硬化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
在非高血压和糖尿病成年人群中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与免疫球蛋白M的关联被引量:2
2016年
肥胖在全球范围呈激增态势,是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慢性低水平炎症被认为是由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病理过程[1-3]。胰岛β细胞受损和胰岛素抵抗会引起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代谢紊乱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4-5]。
周明楚佳琪郭晓燕张卿牛凯军刘莉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M血清三酰甘油成年人群糖代谢紊乱慢性疾病
非高血压人群中基线血清尿酸浓度与血压长期变化趋势的关联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在非高血压成年人群中,评估基线血清尿酸是否能够预测血压的长期变化趋势。方法该研究资料来自2007—2013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的体检数据,随访时间的中位数是3.0年,该纵向研究对象均无高血压既往史。总研究人数为26 904例,其中男13 596例、女13 308例。血清尿酸浓度使用酶学分析法测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评估基线尿酸浓度五分位水平与随访期间血压变化的关系。结果控制混杂因素后,在男性人群中,血清尿酸5个水平组的收缩压(mmHg,1mm Hg=0.133 kPa)前后变化值分别为1.2(1.0,1.4)、1.3(1.0,1.5)、1.4(1.2,1.7)、1.5(1.3,1.8)和1.7(1.5,2.0);舒张压(mmHg)前后变化值分别为0.8(0.6,1.0)、1.0(0.8,1.1)、1.0(0.8,1.2)、1.2(1.0,1.4)和1.4(1.2,1.6),基线尿酸浓度与随访期间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变化均呈正相关(均P_(时间×组)<0.01)。然而,没有发现女性人群中有类似的关联(均P_(时间×组)>0.05)。结论在非高血压男性人群中,基线血清尿酸水平预测了长期的血压变化,类似的关联在女性中没有发现。
宋崑许海燕顾叶青侍洪斌张卿刘莉孟革牛凯军
关键词:尿酸血压性别因素前期高血压
在成年人群中补体C3与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的关联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补体C3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检出率之间的关联。 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2 799名健康体检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补体C3四分位浓度与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检出率之间的关联。 结果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的检出率分别为31.9%和11.0%。在调整混杂因素后,C3水平四分位组从低到高,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的OR(95%CI)分别为:单纯性脂肪肝,1.00(参考组)、2.15(1.55, 3.01),3.28(2.35, 4.6)和4.31(3.11,6.02)(P〈0.000 1);脂肪性肝炎,1.00(参考组)、4.54(1.68,15.91),7.81(3.02,26.67)和14.91(5.94, 50.14)(P〈0.000 1)。 结论在成年人群中,血清C3水平与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独立相关。
顾叶青李春蕾夏阳张卿牛凯军
关键词: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补体C3成年人群LOGISTIC回归模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成人血清铁蛋白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五分位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在不同性别成年人群之间的关联性。方法研究人群为TCLSIH队列于2007至2015年期间收集的19563例18岁及以上研究对象。血清铁蛋白浓度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MS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年制定的MS诊断标准予以诊断。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铁蛋白五分位水平与MS患病率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关联。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后,MS患病率随着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在男性及女性中观察到类似的结果。将不同性别研究对象按照血清铁蛋白水平分别分为5个亚组,以水平1组为对照,logistic回归显示,按男性及女性的血清铁蛋白五分位水平从低到高,MS患病率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1.142(0.998,1.307),1.382(1.210,1.579),1.680(1.472,1.917),2.085(1.827,2.380;趋势性P<0.01)和1.147(0.911,1.444),1.346(1.075,1.687),1.567(1.268,1.941),2.444(1.981,3.023;趋势性P<0.01)。结论在不同性别成年人群中,血清铁蛋白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正相关。
王树英高铭顾叶青杨慧君孟革张卿刘莉宋崑牛凯军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代谢综合征慢性炎症
缺失牙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成年人群中缺失牙的数量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之间的关联。方法对26983名来源于天津营养流行病学队列(TCLSIH研究)的成年人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缺失牙数(第三磨牙除外),分为0、1~、3~和≥6颗4组。NAFLD的诊断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和ALT测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成年人中缺失牙数与NAFLD之间的关系。结果NAFLD患病人数为7270人,至少有1颗牙缺失的人数为9667人。经调整混杂因素后,根据缺失牙数从少到多(0、1~、3~和≥6颗)各组中,人群NAFLD患病的OR值(95%CI)分别为:男性1.00、1.04(0.93~1.15)、1.08(0.93~1.26)和1.38(1.09~1.76)(趋势检验P=0.030);女性1.00、0.96(0.82~1.12)、1.11(0.91~1.35)和1.22(0.90~1.64)(趋势检验P=0.450)。结论男性缺失牙的数目≥6颗与NAFLD的高患病率相关,女性中无显著相关性。
付凯钰乔峰孟革张卿刘莉宋崑牛凯军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缺失牙牙周炎
蔬菜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022年
目的在中国成年人群中探讨蔬菜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间的关联。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天津市慢性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研究。参与者完成健康检查及食物频率问卷调查。采用协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参与者NAFLD发病情况及基线特征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蔬菜摄入量与NAFLD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共15673名参与者纳入本研究,中位随访年为3.00年,其中3890名发生NAFLD,发病率为75.84/1000人年。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与蔬菜摄入最低分位(Q1)相比Q2,Q3,Q4组发生NAFLD的HR值(95%CI)为0.92(0.84,1.01),0.84(0.76,0.93),0.88(0.79,0.98)(趋势性P<0.01)。结论蔬菜摄入量增加可显著降低NAFLD的发病风险,尤其是绿叶蔬菜,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樱樱李惠子宁保安郭长江刘颖牛凯军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蔬菜成人队列研究
乳制品摄入频次与绝经期女性握力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估绝经期女性乳制品摄入与握力的关系。方法研究数据来自天津市慢性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研究(TCLSIHealth),共纳入1930名女性。通过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收集乳制品摄入频次,协方差分析评估乳制品摄入频次与握力的关系。结果:在3类乳制品摄入频次中:<每周1次,=每周1次和≥每周2-3次,握力均值(95%置信区间)为24.139(20.639,27.640)、24.531(21.028,28.033)、24.986(21.490,28.482)(趋势性P=0.001)。调整体重后握力均值(95%置信区间)为0.390(0.335,0.446)、0.398(0.343,0.454)、0.401(0.345,0.456)(趋势性P=0.011)。体力活动分数小于27.2亚组的握力均值(95%置信区间)为23.858(21.092,26.623)、24.099(21.355,26.843)、24.829(22.062,27.596)(趋势性P=0.001),调整体重后握力均值(95%置信区间)为0.379(0.335,0.423)、0.384(0.340,0.427)、0.390(0.346,0.434)(趋势性P=0.016),体力活动分数大于等于27.2亚组的握力均值及调整体重后握力均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制品摄入与绝经期女性握力相关,对于中低体力活动水平女性,乳制品摄入频次与握力水平有显著关联。
岳熠吴红梅刘莉张卿孟革牛凯军
关键词:握力乳制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